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基于云模型的不确定性理论与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01:41

  本文关键词:基于云模型的不确定性理论与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云模型 模糊集 随机集 “青年人”模糊概念 模糊统计实验


【摘要】:不确定性的研究早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主题,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描述随机不确定性规律的概率论已成为了描述微观物质世界的工具,描述模糊不确定性规律的模糊数学已成为人工智能计算的有力工具。由李德毅院士提出的云模型理论是在随机性和模糊性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从定性到定量的可相互转化的新方法,得到了许多应用,但它为什么成立,有没有客观实验依据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是想从实验角度对云模型理论给出一个客观的证明,从而说明云模型与概率中的随机实验、模糊性中的隶属度实验一样有客观实验基础,它是建立在模糊的模糊、随机的模糊和模糊的随机现象的客观存在性基础之上的一种理论。本论文以典型的模糊概念青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新的统计方法,从实验中得到了“青年人”概念的云模型分布,证明了云模型的客观存在性,并进而得到一些以前未曾给出的有意义的结论。通过问卷调查,对于来自不同年龄段的一千三百多人员进行“青年人”年龄区间的数据采集,然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计算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另外研究了它未来的可能应用领域。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实验模型上,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全面覆盖。调查了从幼儿园大班,一年级,二年级…到本科生、研究生和老年大学等的学生,共13个班级1306人次,年龄结构比较全面,调查人数较多。实验的调查问卷表格的设计采用了两个版本的从1到64的随机序列表格,这一方法有两大优点:第一,两个不同的版本交替发放,可以防止被调查的小年龄人员,比如幼儿园、一年级的小朋友不负责任地抄袭彼此的问卷,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第二,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个人对于每一个年龄数值的判断及其在某些年龄段的模糊程度。2.统计发现“青年人”概念的隶属度函数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有一个区间上的漂移,这种漂移和云模型理论正好吻合,从而证明了云模型是有着坚实的实验基础的。3.实验表明,“青年人”这个模糊概念,对人而言,不是生来就有的,幼儿园阶段(4-8岁左右),没有正确完整的青年人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慢慢地确立下来。4.发现“青年人”概念的云模型具有左边分布密集右边分布松散的不对称结构。5.给出了从实验数据得到概念云模型的正向云发生器和逆向云发生器的参数,并将它们应用于实际,例如:可应用模糊控制中对隶属度函数的确定。论文的研究填补了不同年龄段对模糊性概念差异实验研究的空白,证明了云模型有客观实验基础,提出了应用中隶属度函数选择的实验标准,为今后在该方向上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基础。
【关键词】:云模型 模糊集 随机集 “青年人”模糊概念 模糊统计实验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18;O15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云理论产生的背景及意义10-11
  • 1.2 云模型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3 模糊理论的研究状况12-14
  • 1.4 本文实验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14-15
  • 1.5 本文主要内容15
  • 1.6 本课题所需的软硬件环境15-16
  • 第二章 模糊统计16-24
  • 2.1 概述16
  • 2.2 模糊概念16-18
  • 2.2.1 经典集合与模糊集合16-17
  • 2.2.2 隶属函数17-18
  • 2.3 模糊统计18-23
  • 2.3.1 随机现象和模糊现象19
  • 2.3.2 概率统计19-20
  • 2.3.3 模糊统计实验20-21
  • 2.3.4 随机落影理论21-22
  • 2.3.5 二阶模糊22-23
  • 2.4 本章小结23-24
  • 第三章 云模型理论24-32
  • 3.1 概论24-25
  • 3.1.1 云模型理论的形成24
  • 3.1.2 此“云”非彼“云”24-25
  • 3.2 云模型基本理论概述25-31
  • 3.2.1 云滴分布的统计分析27-28
  • 3.2.2 云滴确定度的统计分析28-30
  • 3.2.3 正态云的期望曲线30-31
  • 3.3 本章小结31-32
  • 第四章 模糊概念的相关理论及其实验研究32-60
  • 4.1 概述32
  • 4.2 历史上对“青年人”概念的相关研究32-37
  • 4.2.1 张南纶等人的实验研究32-35
  • 4.2.2“中年人”概念的隶属度函数实验研究35-37
  • 4.3 本次实验研究分析37-58
  • 4.3.1 本次实验研究的过程简介37-41
  • 4.3.2 模糊概念的相关理及其量化的方法41-46
  • 4.3.3 本次实验中“青年人”概念的隶属度的研究46-51
  • 4.3.4 本次实验研究结合云模型的分析51-58
  • 4.4 本次实验与历史上几次类似实验的对比分析58-59
  • 4.5 本章小结59-60
  • 第五章 云模型理论的重要应用60-63
  • 5.1 概述60
  • 5.2 基于云模型的一另个模糊概念“民主”的量化应用举例60-61
  • 5.2.1 概念的量化及其举例60
  • 5.2.4 基于云模型的“民主”概念分析60-61
  • 5.3 云模型理论的广泛应用61-62
  • 5.4 本章小结62-63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63-65
  • 6.1 总结本文63
  • 6.2 展望未来63-65
  • 参考文献65-68
  • 附录68-7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0-71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部分项目71-72
  • 致谢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毅,刘常昱;论正态云模型的普适性[J];中国工程科学;2004年08期

2 尹星露;肖先勇;孙晓璐;;基于预测有效度和马尔科夫-云模型的母线负荷预测模型筛选与变权重组合预测[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年03期

3 李德毅,孟海军,史雪梅;隶属云和隶属云发生器[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5年06期

4 刘常昱,李德毅,潘莉莉;基于云模型的不确定性知识表示[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02期

5 吕辉军,王晔,李德毅,刘常昱;逆向云在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计算机学报;2003年08期

6 王伟;牛卫红;;基于粒计算Rough集模型的逻辑推理应用研究[J];河南科学;2012年07期

7 魏光辉;马亮;;基于正态云模型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节水灌溉;2015年01期

8 李辰颖;张岩;刘红霞;;基于云模型的CEO声誉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5年01期

9 王国民;邱恺;路广勋;;基于云模型的通信对抗力量构建逼真度评价[J];通信技术;2015年02期

10 邹江平;张彼德;凌骁洲;邓钧;张强;何,

本文编号:860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860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4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