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发育的温度因子数学模型分析
本文关键词: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发育的温度因子数学模型分析
【摘要】:设置不同的温度对克氏原螯虾受精卵进行了孵化试验 ,研究了克氏原螯虾胚胎发育速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引用了王如松创立的数学模型 :V(T) =(k·T +c)·(1 -exp(- (T -TH) /rH) ) ;并以此模型求算了该种群受精卵发育的最适温度和最高临界温度分别为 30 .3℃和40 .3℃ ;利用莱奥姆法则 (Reaumur’sLaw)求得最低临界温度及平均临界温度分别为 4 .7℃和5.6℃ ;最低有效积温和平均有效积温分别为 731 (℃·d)和 765 (℃·d) ;还就最适温度、耐温上限比较了高能卵与均能卵在适温能力上的差异 ,最后讨论了这些参数在集约化养殖中的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温度 数学模型 孵化速率
【基金】: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十五”攻关项目 (BE2 0 0 13 79)
【分类号】:Q492.5;Q95-332
【正文快照】: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Girard)为甲壳纲(Crustacea) ,十足目(Decapoda) ,螯虾科(Cambaridae)的淡水虾类,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Robert,195 3) ,2 0世纪30年代末期引入我国.国外有关克氏原螯虾生物学方面研究较多,但多偏重于形态学、行为学等方面[1] ;国内主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晓鸣,朱松泉;克氏原螯虾幼体发育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报;1997年04期
2 黄诚,葛家春,孟文新,陈建秀,周婷;发头裸腹n炐菝呗逊⒂奈露纫蜃臃治鯷J];湖泊科学;1996年02期
3 王如松,兰仲雄,丁岩钦;昆虫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J];生态学报;198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乾营;张安盛;于毅;李丽莉;门兴元;;东亚小花蝽成虫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2 李林懋;叶保华;门兴元;于毅;张安盛;李丽莉;张思聪;周仙红;;龟纹瓢虫成虫对高粱蚜的捕食作用[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3 胡好远;;种群内禀增长率精确值的简便求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3期
4 黄慧章;黄乃秀;常明山;;油桐尺蠖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5 孙晓莉;宋爱颖;孟祥民;孙影;李敏;张亚;;麦田早熟禾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5期
6 谢立群;浦冠勤;;“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7期
7 胡长效,张艳秋,杨培;麦黑斑潜叶蝇幼虫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8 苏新林,胡长效;侧柏毒蛾幼虫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9 王胜永,胡长效;双条杉天牛初期幼虫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10 胡长效,朱静,张芋,王素真,杨永芬,沈大伟;梨瘿蚊幼虫空间分布型及二阶抽样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大荣;;滇西北虫草属种群结构与多样性研究[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四卷)[C];1996年
2 王晓灵;张帆;;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控制能力的生命表方法评价[A];“回眸六十年,,再创新局面”——北京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刊[C];2010年
3 王福莲;侯茂林;王香萍;李传仁;;三突花蛛和星豹蛛对涝渍菜田短额负蝗的捕食作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4 桂连友;税元林;;茶蓑蛾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A];华中昆虫研究(第一卷)[C];2002年
5 慕峰;吴旭干;成永旭;陆剑锋;;克氏原螯虾胚胎发育的形态学变化[A];2006年上海市动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闵水发;黄贤斌;赵飞;陈晓光;王满V
本文编号:8831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883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