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一类预警可修系统的稳定性及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1 16:07

  本文关键词:一类预警可修系统的稳定性及应用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预警装置 多重延误休假 可修复系统 C_0半群理论 指数稳定性 最优控制 半离散化


【摘要】:近些年,可靠性理论已被广泛应用到众多领域,不仅在生产、生活方面,而且在军事、科研领域都有着重大作用.因此,对可靠性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无论从实际上还是从理论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可靠性理论中,对可修复系统的研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已经对各种可修复系统做了大量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做出了许多革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前,通过引入增补变量法,解决了维修分布服从一般分布的可修复硬件系统的可靠性问题.此后,利用半群理论,解决了可修系统解的存在唯一性、渐近性等相关问题.然而,对于可修复系统,指数稳定性方面的结论较少.另外,各种最优问题是可修复系统的另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并且关于系统的最优维修率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作为系统分析的一种有用工具,系统的离散化极大方便了可修复系统尤其是复杂可修复系统的研究和处理,对于可修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以一类修理工可休假且带预警装置的可修复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C0半群理论和泛函分析方法,讨论系统解的指数稳定性.利用Banach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最后利用半群理论和积分方程理论,探讨系统解的半离散化问题.全文共分六章,具体包含以下研究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分析可修复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介绍本文研究问题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以及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二章,给出本文所研究系统的具体模型,并利用概率分析的方法,将系统转化为一组积微分方程.第三章,介绍本文所需要的一些预备知识.它们是讨论系统的指数稳定性、最优化、及离散化问题的理论基础.第四章,讨论系统的指数稳定性问题.主要利用C0半群理论和泛函分析方法,证明系统算子生成一个正压缩C0半群,进而通过分析其拟紧性来讨论系统解的指数稳定性.第五章,利用Banach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系统在稳定状态下的两种最优问题,即最优稳态可用度,和使得系统可用度最大且系统花费最小的最优维修率.第六章,研究系统解的半离散化问题.通过将系统模型转化成Volterra积分方程,以及选取恰当阶梯函数逼近修复率的方法,得到系统的半离散化模型,进而利用半群理论和积分方程理论证明这种离散化方法的合理性.
【关键词】:预警装置 多重延误休假 可修复系统 C_0半群理论 指数稳定性 最优控制 半离散化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213.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2
  • 第二章 带预警装置修理工休假可修复系统模型12-14
  • 第三章 预备知识14-18
  • 第四章 系统解的指数稳定性18-28
  • 4.1 系统模型的抽象Cauchy问题18-19
  • 4.2 指数稳定性19-28
  • 第五章 系统的最优控制28-38
  • 5.1 系统的稳态解及基本结果Cauchy问题28-30
  • 5.2 最优问题30-38
  • 5.2.1 最优稳态可用度30-35
  • 5.2.2 稳态可用度与维修费用的最优平衡35-38
  • 第六章 系统的半离散化模型38-52
  • 6.1 系统模型的Volterra积分方程38-40
  • 6.2 系统的半离散化模型40-43
  • 6.3 离散化算法的合理性43-52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定华;计算可修系统在(0,t]中平均故障次数的新方法[J];应用数学学报;1985年01期

2 汪太鹏,毛惠良,张元林;相邻2/3(G或F)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3 张民悦,张力远;一类具有两个工作指标的可修系统的可靠性模型[J];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郭卫华,杨明增;两同型部件温贮备可修系统解的性质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5 薛云,曹晋华;可变环境下的离散时间串联可修系统[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3年02期

6 郭卫华;两部件并联可修系统解的存在惟一性[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7 王定江;;一类两相同部件并联可修系统的稳定性[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贾积身;王东升;段振辉;;退化可修系统最优更换数学模型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年04期

9 薛云;曹晋华;;可变环境下的离散时间单部件可修系统[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6年02期

10 冉伦;郑治华;崔利荣;;马尔可夫可修系统新类型故障时间分布研究[J];兵工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段秋实;张魁元;;修理情形不同的环形相邻2/3(G) 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祁洪娟;岳德权;李兰巧;曹静;;两个修理工N-策略休假的温贮备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A];第五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蒋仁言;郭杨;;两个简单的可修系统可靠性模型[A];2012年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第四次全体委员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王龙;彭锦;;不确定环境下几类不可修系统的可靠性指标[A];第十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十四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红霞;孟宪云;李宁;;n个部件和两个修理设备的温贮备可修系统[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仁彬;陈光蓉;;修理工可单重延误休假的N部件串联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元林;;维修有优先权的环形相邻k/n(F)可修系统分析[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卷)[C];2000年

8 陈志伟;王智;;飞机结构寿命与使用可靠性[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疏松桂;;计算机综合制造系统(CIMS)可靠性及生产率的预计[A];1989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中)[C];198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杜时佳;维修性建模与聚合随机过程分析[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仁彬;几类休假可修系统及其可靠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3 马利霞;有优先权的两部件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4 张澳夫;基于PHM的备件配置问题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5 刘颖;不确定环境下的系统可靠性理论[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urwidiyanto(子龙);线性相邻的k/n:F系统可靠性分析[D];南昌大学;2015年

2 张毛毛;一类带预警装置且具不同维修策略的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乔建芳;一类预警可修系统的稳定性及应用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李红霞;几个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D];燕山大学;2008年

5 李立亚;一并联可修系统的可靠性模型[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6 马丽琼;几个简单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仲彦军;冷备状态下具有两个状态的由两个相同部件并联的可修系统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8 朱振华;修理工不同情形下几类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D];燕山大学;2010年

9 李彦彦;有延迟修理的三状态贮备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D];燕山大学;2010年

10 张建龙;几类三状态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54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954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d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