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气相抽提作用机制探讨和基本数学模型建立
本文关键词:土壤气相抽提作用机制探讨和基本数学模型建立
更多相关文章: 土壤气相抽提 机制 数学模型 传质 连续介质理论
【摘要】:土壤气相抽提 (SVE)是全球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迫切需求下应用的新兴原位技术 ,其理论相对滞后 ,有必要进行系统研究。SVE涉及多学科交叉 ,土壤体系中包含了物质在气—液 (水 )—液 (油 )—固等多相间各种复杂的迁移、转化和物理化学行为 ,本文根据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理论和化工传递原理分析了气相抽提过程中污染物的迁移机制和多相传质关系 ,在近实际假设条件下提出了一套任意维数下SVE基本数学模型 ,严格导出了土壤体系中流体的运动方程、污染物质量方程和污染油的衰减方程等主要控制方程 ,研究结果可作为SVE理论分析和工程设计的基础。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关键词】: 土壤气相抽提 机制 数学模型 传质 连续介质理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批准号 :2 0 2 760 48)
【分类号】:X53
【正文快照】: 大宗石油产品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土壤的污染成为影响全球环境的重要问题之一。土壤气相抽提(Soilvaporextraction ,SVE)是十几年来全球清除土壤中石油组分污染的新兴技术,在美国等世界各国均有成功修复实例。SVE主要基于污染物的原位物理脱除,通过在包气带抽提气相来强迫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刚才,甘露,万国江;土壤有机物污染及其治理技术[J];重庆环境科学;2000年02期
2 黄国强,李鑫钢,姜斌,李凌,徐世民,干爱华;竖井SVE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数值模拟分析[J];化工学报;2003年08期
3 马海斌,夏新,李金惠,聂永丰,白庆中;油污染土壤气体抽排去污影响因素分析及机理模型[J];环境保护;2002年10期
4 李金惠,聂永丰,马海斌,夏新,梁夫艳,甄晓月;油污染土壤气体抽排去污模型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2002年01期
5 陈家军,王红旗,王金生;包气带可压缩气体流动数学模型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年02期
6 刘文波,李金惠;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蒸气抽排模型研究进展[J];土壤;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卫华;汽油污染土壤的SVE修复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铁孟,黄国强,李凌,李鑫钢;石油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技术[J];环境科学动态;2002年03期
2 黄国强,李鑫钢,姜斌,李凌,徐世民,干爱华;竖井SVE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数值模拟分析[J];化工学报;2003年08期
3 隋红,李鑫钢,黄国强,张英,高晓凡;土壤有机污染的原位修复技术[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年08期
4 段云霞,隋红,韩振为,李鑫钢;生物通风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科学;2003年06期
5 隋红,茹旭,黄国强,李鑫钢;土壤石油污染物生物通风修复的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3年02期
6 黄国强,李鑫钢,徐世民;土壤气相抽提作用机制探讨和基本数学模型建立[J];土壤学报;2004年03期
7 黄国强,姜斌,李鑫钢,徐世民;VOCs在土壤孔隙中扩散模型的适用性[J];天津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8 吴健,沈根祥,黄沈发;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工程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5年03期
9 隋红;李鑫钢;姜斌;黄国强;;生物通风修复多种有机污染物体系的模拟分析[J];化工学报;2007年04期
10 何炜;陈鸿汉;刘菲;朱春芳;明小贺;冯爱云;朱晓梅;;土壤气相抽提去除土壤中汽油烃污染物柱试验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国强;姜斌;李凌;沈铁孟;李鑫钢;徐世民;;挥发性有机物在土壤多孔介质中的有效扩散系数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传质与分离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沈铁孟;黄国强;李凌;李鑫钢;;SVE中土壤含水量对NAPL与气相非平衡传质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传质与分离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卫华;汽油污染土壤的SVE修复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乐巍;土壤气相抽提(SVE)现场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72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972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