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六倍化过程中低氮耐性变异的生理机制研究
【图文】: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一、 不同倍性小麦在两种氮条件下表型的差异我们将 5mM 的 NO3-设定为正常施氮条件,将 0.1mM 设定为低氮条件。在正常氮培养条件下,不同倍性的小麦生长状态均良好,四倍体小麦、新合成六倍体小麦和天然六倍体小麦地上部分生物量相差不大,但新合成六倍体小麦的根系明显比四倍体小麦发达(图 1a,图 1b)。低氮胁迫 28 天后,新合成六倍体小麦地上部分叶片生长较好,衰老程度较低, 而四倍体小麦地上部分叶片明显出现衰老,叶片枯黄的现象(图 1)。尽管新合成六倍体小麦在低氮条件下长势良好,但其地上部分生物量明显低于四倍体亲本(图 1a,图 1b),并且有趣的是,新合成六倍体小麦根生物量和根/冠比都明显高于其四倍体亲本(图 1b)。
图 2. 低氮条件对不同倍性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gs-气孔导度;PN-净光合速率;Chl-叶绿素;Car-类胡萝卜素;E -蒸腾速率。计算值=平均值±标准误。不同小写字母代表不同倍性间的显著性差异(t 检验,P < 0.05)。对于同一倍性,,*表示正常条件和低氮条件的显著差异(t 检验,P < 0.05)。正常氮条件(5mM)与低氮条件(0.1mM)处理 31 天。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5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霞;庞劲松;亓宝;胡兰娟;袁慧;;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其亲本间淀粉酶活性的比较[J];中国种业;2009年12期
2 杨松杰;杨武云;;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检测[J];分子植物育种;2008年02期
3 杨松杰;屈国胜;杨武云;;人工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英文)[J];华北农学报;2008年05期
4 汤永禄;朱华忠;李朝苏;黄钢;余秀芳;陈放;杨武云;;利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育成的新品种“川麦42”的生态适应性及产量潜力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7年02期
5 陈国跃,李立会;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05年01期
6 M.R.Naidu;K.S.Gill;张桂英;;六倍体小黑麦的籽粒产量与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1988年02期
7 S.M.S.Tomar;刘爱华;;六倍体小麦无叶舌特征的遗传[J];麦类作物学报;1988年06期
8 张连全,刘登才,颜泽洪,兰秀锦,郑有良,周永红;在六倍体小麦的异源多倍化早期微卫星侧翼序列迅速发生了改变[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4年02期
9 史俊斌;张琳;;首个完整版六倍体小麦“中国春”基因组图谱完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年04期
10 ;世界首个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图谱完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国跃;李立会;;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生化指纹遗传多样性研究[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贺丹霞;李洪杰;徐世昌;段霞瑜;李立会;;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小麦以及粗山羊草抗病性鉴定[A];2005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一)[C];2005年
3 李洋;苗英杰;崔翠菊;姜泽群;汪越胜;杨广笑;何光源;;小麦铝毒害与耐铝机理及遗传改良的研究[A];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韩洁;张玮;孙丽静;苏倩男;樊小莉;崔法;纪军;李辉;李俊明;;TaPIP1-A在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研究[A];第六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论文集[C];2015年
5 陈祥彬;赵翔宇;王甲威;张宪省;;六倍体小麦TaTOC1-A、TaTOC1-B和TaTOC1-D基因的分离及功能鉴定[A];全国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6 佘茂云;王静;王新敏;殷桂香;王珂;杜丽璞;叶兴国;;精氨酸酶编码基因在六倍体小麦和其起源物种中的分子鉴定[A];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C];2017年
7 刘新伦;李志超;王亚娟;王长有;张宏;田增荣;吉万全;;小麦抗麦长管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A];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C];2013年
8 刘志勇;宋伟;华为;赵军;解超杰;孙其信;杨作民;;野生二粒小麦2B染色体抗白粉病基因微卫星标记定位[A];第二届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林宇;刘亚西;王际睿;魏育明;郑有良;;节节麦苗期抗旱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A];第六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通讯员 李晓春 王学锋 记者 张行勇;研究揭示六倍体小麦遗传多样性来源[N];中国科学报;2019年
2 记者 蒋建科 龚仕建;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图谱完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
3 柯继;小麦抗病关键生物技术研究获突破[N];中国食品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峰;六倍体小黑麦抗病基因和籽粒蛋白含量基因的发掘与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2 陈国跃;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抗条锈病新基因的发掘[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3 杨松杰;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衍生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D];四川大学;2007年
4 刘方方;小麦抗寒相关基因克隆及分子标记开发[D];安徽农业大学;2016年
5 罗江陶;小麦远缘杂种后代的遗传变异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6 赵蓉蓉;氮素供应及衰老对小麦铁锌转移及其在籽粒中累积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7 王建永;旱地小麦生理生态性状演化及产量形成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宗泽;小麦六倍化过程中低氮耐性变异的生理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忻晓霞;人工培育新型六倍体油菜染色体遗传及后代稳定性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7年
3 王萌;六倍体小麦全基因组SSR普查及分子标记的开发与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4 王秋云;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性状鉴定及其杂交利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5 祝冬勤;表达两个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六倍体小麦创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霞;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基因表达及三个酶活性变化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蒋云;硬粒小麦—节节麦合成六倍体小麦的抗穗发芽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8 武泽峰;计算预测六倍体小麦、乌拉尔图小麦和粗山羊草基因组中Helitron转座元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蒲小雪;表达一个HMW-GS亚基Dy12的六倍体小麦创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10 刘仙俊;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的分子进化[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11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11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