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松原罗布麻硒分布特性及外源硒肥对其产量、品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07 05:49
【摘要】: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改良的先锋草种—松原罗布麻是一种具有食用、药用、纺织、环境保护和观赏于一身的多用途优良植物。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松原罗布麻具有开发成为富硒茶的潜力。硒元素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如果缺乏硒元素会造成疾病,例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因此,为了研究松原罗布麻硒素的含量、分布特性和外源硒肥对松原罗布麻产量、品质的影响,为富硒松原罗布麻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在吉林省西部地区进行野外调查实验,并设置不同硒肥浓度处理,在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取样。主要结论如下:(1)松原罗布麻属于富硒植物。在吉林省西部典型草甸草原取样取样,分析松原罗布麻及其伴生植物中硒素含量。实验表明,松原罗布麻的生长土壤属于缺硒地区土壤,其硒素含量为0.121mg/kg,松原罗布麻中的硒含量为土壤中硒含量的148%,同年生长在同一片试验地上的不同伴生植物中硒含量显著低于松原罗布麻中的硒含量。所以,松原罗布麻属于富硒植物。(2)松原罗布麻各器官硒含量随生育时期变化基本一致。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松原罗布麻各器官分别取样,分析松原罗布麻各器官中硒素含量变化。实验表明,随着生育时期,松原罗布麻各个器官中硒素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分别在不同生育时期达到峰值。叶片中硒素含量在盛花期时最大,为1.59mg/kg,符合国家规定富硒茶标准;茎中硒素含量在现蕾期最大,为0.96 mg/kg;花中的硒素含量在结荚期最大,为0.94 mg/kg;种子中硒素含量在果期最大,为0.30 mg/kg;全株中硒素含量在现蕾期最大,为1.16 mg/kg。(3)施硒显著提高了松原罗布麻不同器官中硒素含量和松原罗布麻的生物量(P0.05)。设置不同的硒素浓度处理,对松原罗布麻各器官进行取样,分析不同的硒素浓度对松原罗布麻各器官中硒素含量以及生物量影响。实验表明:随着施硒浓度的增加,松原罗布麻各器官硒含量先缓慢增长后快速增长,并没有出现抑制现象。硒含量在不同器官的分配规律由高到低:根叶茎花。从生物量相关性来看,松原罗布麻生物量与松原罗布麻各器官的硒含量显著相关,而松原罗布麻的各器官硒含量又与施硒量显著相关,所以,施硒处理会显著增加松原罗布麻的生物量。(4)施硒会显著提高收获期松原罗布麻的产量、农艺性状和品质(P0.05)。设置不同浓度硒处理,对不同收获期松原罗布麻取样。研究表明:随着施硒浓度升高,松原罗布麻中的硒素含量也会随之升高,并且在各个处理间产生显著性差异。在施硒30天后,也就是盛花期时,松原罗布麻的株高、产量和硒素含量提高比率最大,分别达到5.8%、21.3%、567%;茎叶比降低比率最高达到6.7%;影响的品质指标最多。所以,如果以获得高产、品质好的富硒罗布麻茶为目的,应该用2mg/kg浓度施硒处理,并在盛花期时进行取样。
【图文】:

分布情况,硒元素,缺硒,相关疾病


等人在新疆罗布泊地区进行实验,采摘的罗布麻茶作为样品,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对罗布麻的食用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的研究结果证明,罗布麻茶是一类安全、有效的保健茶产品,可以被广泛生产利用。1.2.2 微量元素硒的研究现状硒元素是由瑞典化学家 J.J. Berzelius,在工业硫磺中发现并分离得到的。早在 20 世纪七十年代时,科学家发现硒元素作为人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重要组成部分[33],可以在人体内发挥着抗氧化功能,免疫功能,繁殖功能以及生长发育的调节保护作用[34]。随后在 1973 年时,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硒元素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时的必需元素之一,但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表明,全球有四十多个国家以及地区的土壤属于低硒或缺硒土壤,中国更是一个缺硒大国,全国有 72%的地区处于低硒或缺硒状态(如图 1-1)。近些年来,人们不断对硒元素的营养学功能进行研究,发现其在许多方面,例如,农业、医疗、保健领域得到了更多的实践以及发展,,硒元素与人类、动物以及植物之间的关系逐渐被更多科学家重视,并做出了大量的研究。

地理位置,海拔,自然概况,吉林省


2 研究地点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研究地点自然概况.1 地理位置本次试验研究地是在东北师范大学松嫩草地研究站进行的(43°26′ 48°28′ N,°27′ 127°00′ E),地点在吉林省松原市的长岭县。东北松嫩平原是由于松花江和嫩江形成的平原,该平原大部分位于吉林省,面积约 240000 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150 200间。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56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佳乐;王海燕;范桂枝;张李香;;罗布麻资源利用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年07期

2 唐泽紫;许磊;张卫明;刘起棠;顾龚平;陆长梅;;新疆阿勒泰地区不同野生群落罗布麻茶品质比较[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3 王斐;韩吉春;李德芳;董正平;郑秋生;郝雯瑾;;罗布麻总黄酮提取物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机制[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8年01期

4 代光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布麻茶中槲皮素的含量[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05期

5 王慧竹;王肃樊;邓博文;张龙;陈帅;;罗布麻生物活性成分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8年11期

6 虞颖映;王海明;;罗布麻茶的饮用安全性评价[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5期

7 行者;;“塔克拉”罗布麻茶 楼兰发源地的野茶王[J];大众商务;2007年17期

8 黄英;肖海兵;陈培旭;侯旭杰;;罗布麻茯茶复合饮料的研制[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8年03期

9 虞颖映;邵健忠;王海明;;罗布麻茶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学效应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4期

10 麻浩;阿不都克玉木·米吉提;黄长福;罗艳丽;程志义;钱芳;马楠;王宗明;温新惠;粟建光;崔国贤;;罗布麻无性繁殖和育苗移栽技术[J];中国麻业科学;201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海明;陈小珍;;罗布麻茶饮用安全性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王海明;陈小珍;;罗布麻茶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学效应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李松;罗布麻打造新蓝海 戈宝茶成就好前景[N];中国食品报;2017年

2 ;新疆“原叶”罗布麻茶进军保健品市场[N];中国质量报;2004年

3 通讯员唐晓波;罗布麻茶一“泡”走红乌洽会[N];伊犁日报(汉);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梁林波;基于特异Smith-Purcell辐射的太赫兹源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郭英华;松原罗布麻硒分布特性及外源硒肥对其产量、品质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3 顾秦榕;罗布麻莫代尔腈纶混纺产品开发与服用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4 尹雪峰;X公司罗布麻茶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5 杜瑞雪;不同处理对松原罗布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及组织培养技术的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6 杨永涛;罗布麻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7 赵东洋;罗布麻系列多糖的提取、分离以及抑制半乳凝集素活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8 杨建昕;新疆产罗布麻与白麻的中药鉴别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年

9 虞颖映;罗布麻茶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安全性评价[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17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17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f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