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筛选和鉴定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5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沛良,刘大钧;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BC_1和F_2的细胞遗传学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2 刘翠云,李璋,魏小平,阎正录;普通小麦×栽培大麦杂种体细胞无性繁殖系建立[J];西北植物学报;1988年04期
3 司智海,刘植义;普通小麦线粒体的制备及其蛋白质SDS—PAGE分析[J];华北农学报;1989年S1期
4 陈朱希昭,许建新;硬粒小麦×普通小麦杂种发育的胚胎学观察[J];中国农业科学;1989年02期
5 王洪刚,赵吉平,姜丽君,张娟;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特点[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6 王凤宝;;诱导培养普遍小麦多倍体、黑麦草多倍体的研究[J];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7 杨喜翠;任明见;李鲁华;何方;徐如宏;;普通小麦贵紫麦1号染色体的FISH核型分析[J];种子;2018年12期
8 相志国;赵献林;康明辉;赵永英;王爱玲;;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正反杂交差异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3年09期
9 王琳清;施巾帼;陶舜华;范庆霞;安道昌;张建伟;洪吉松;胡小元;;普通小麦细胞质突变雄性不育系85EA和89AR研究初报[J];核农学通报;1993年06期
10 赵鹏宇;吉万全;;普通小麦新种质N0324白粉病抗性基因的染色体定位[J];陕西农业科学;201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武云;陆春明;卢宝荣;王宇;胡晓蓉;余毅;张楻;;源于节节麦的高抗条锈小麦新材料的醇溶蛋白带谱分析[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岳向文;王宪泽;;小麦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同工酶基因型与酶活性及淀粉含量的关系[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张敬原;赵茂林;葛荣朝;宋丽;;普通小麦-多枝赖草耐盐易位系的鉴定[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张香粉;高曼霞;王沙沙;陈锋;崔党群;;一个导致小麦提前开花新春化基因型的发现[A];第六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论文集[C];2015年
5 白建荣;宋彦霞;朱银峰;刘坤凡;贾旭;;一粒系小麦中的微卫星位点:检测与遗传分析[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倪中福;孙其信;崔国惠;李元清;于美玲;;小麦杂种优势群研究Ⅵ.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种间杂交配合力分析[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7 王林生;;普通小麦-大赖草相互易位染色体系的分子细胞学研究[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8 陈红新;韩海明;宋利强;杨欣明;刘伟华;李立会;;普通小麦背景下多条P染色体的检测及遗传分析[A];第六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论文集[C];2015年
9 王德胜;马永清;左胜鹏;;黄土高原旱作小麦化感表达在根际土中的时空异质性研究[A];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孙敏;杨珍平;苗果园;;小黑麦、黑麦与普通小麦粮、饲用价值差异的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岭岭;普通小麦2D染色体株高和穗长QTL的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D];中国农业大学;2019年
2 Awais Rasheed;[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3 陈锋;中国和CIMMYT普通小麦puroindoline基因分子基础研究及其对加工品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4 孙霞;西尔斯山羊草和双角山羊草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的分子克隆[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5 张福彦;普通小麦脂肪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6 杨晓菲;普通小麦—滨麦衍生后代的创制及其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7 郑威;长江流域小麦地方品种农艺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8 殷贵鸿;小麦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9 陈璨;普通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分子定位[D];安徽农业大学;2016年
10 唐娜;矮秆基因在小麦抗旱节水选育中的利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德时;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筛选和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李婕筠;普通小麦维生素B含量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3 金芬芬;普通小麦春化基因VRN3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4 杨朝柱;普通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初步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
5 曹雪;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和优化[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6 张宝娜;小麦春化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6年
7 孙玲;荆州黑麦染色体及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王乐;山融3号小麦耐盐相关过氧化物酶基因及植物抗砷基因工程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张海;中国小麦品种毕麦16中抗叶锈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作图[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康厚扬;华山新麦草与普通小麦属间杂种的产生及其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17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1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