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回交导入系耐旱性评价及其指标的鉴选
【图文】:
124.03mg/kg,速效磷含量 5.22mg/kg,速效钾含量 143.93mg/kg,PH 值为 7.9,,生育期内总降雨量为 334.6mm,≥10℃活动积温为 3312.0℃ d,太阳辐射总量为 3976.3MJ·m-2。两年中玉米的全生育期内降雨量、日均温度、日辐射量分布如图 2。
Hsiao[73]曾将干旱胁迫划分成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三种类型,它们的辨别标准分别是土壤含水量降低 8%~10%、10%~20%和 20以上。本试验于吐丝期分别测得 2016 年和 2017 年试验地正常灌溉和干旱胁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图 3),2016 和 2017 年试验干旱胁迫处理分别较正常灌条件下的土壤含水量降低 17.70%和 12.49%,均属于中度干旱胁迫。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艺文;李亮;王楠;王振萍;姜立雁;郝转芳;王振华;;作物耐旱基因的表达特性及遗传工程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5年02期
2 陈春梅;高聚林;苏治军;于晓芳;胡树平;赵晓亮;;玉米自交系吐丝期叶片光合参数与其耐旱性的关系[J];作物学报;2014年09期
3 韩登旭;石书兵;梁晓玲;阿布来提·阿布拉;杨杰;邵红雨;李铭东;;中晚熟玉米杂交组合耐旱性鉴定与评价[J];新疆农业科学;2014年04期
4 韩登旭;杨杰;邵红雨;梁晓玲;阿布来提·阿布拉;李铭东;程慧金;;新疆干旱条件下常用玉米自交系耐旱性鉴定研究[J];玉米科学;2012年04期
5 朱春燕;黄丹枫;蔡保松;俞晨玺;邓浩宣;卓俊义;;甜瓜品种资源萌发期耐盐性及其指标评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路贵和;任冬莲;王小强;武建凯;赵铭森;;我国玉米杂交种耐旱性评价与分析[J];玉米科学;2010年03期
7 乔善宝;王玉花;杨克诚;荣廷昭;潘光堂;高世斌;;不同供体及不同回交次数对玉米自交系R08的改良效应[J];作物学报;2009年12期
8 雷东阳;谢放鸣;陈立云;;利用高代回交导入系定位稻米外观品质性状QTL[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李永祥;刘成;石云素;申海兵;宋燕春;王天宇;黎裕;;玉米花期耐旱导入系群体的构建与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年03期
10 陈勋基;阿不来提;郑军;葛峰;王冬梅;危晓薇;梁晓玲;黄全生;;玉米不同自交系抗旱性综合评价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路贵和;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及其遗传基础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肖炎农;玉米耐旱QTL定位和遗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春梅;玉米耐旱相关性状的鉴选及其与耐旱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2 齐伟;不同玉米品种耐旱性差异及生理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郭晋杰;玉米自交系农系531导入系群体的构建及遗传改良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4 曹国辉;玉米抗灰斑病种质鉴定与QTL定位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马克军;10个玉米群体的杂种优势及作为自交系改良供体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6 魏秀俭;玉米种质苗期耐旱性鉴定及其生理生化机制的探讨[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18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18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