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黑1号小麦致矮基因的发掘与定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5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隋炯明;梁国华;李欣;吴书俊;严松;赵祥强;张正球;顾铭洪;;籼稻多蘖矮半矮秆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J];作物学报;2006年06期
2 赵祥强,梁国华,周劲松,严长杰,曹小迎,顾铭洪;矮泰引-3中半矮秆基因的分子定位[J];遗传学报;2005年02期
3 郭保宏,宋春华,,贾继增;我国46个小麦品种的矮秆基因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1996年05期
4 李兴普;不同矮秆基因小麦农艺性状的遗传差异[J];华北农学报;1995年01期
5 梁国华,潘学彪,顾铭洪,嵇朝球;矮泰引-2中半矮秆基因的分离与鉴定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1995年03期
6 程治军,吕知敏;小麦的矮秆基因及其研究方法[J];作物杂志;1995年04期
7 田良才;矮兰麦矮秆基因的初步分析[J];作物品种资源;1987年04期
8 范庆霞;王琳清;;冬小麦矮秆突变系“原冬96”遗传分析[J];核农学报;1987年01期
9 林鸿宣,闵绍楷,熊振民,俞桂林,陈勇,杨素勋;四个云南矮秆稻种株高的遗传研究[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10 顾铭洪,潘学彪,李欣,董桂春;一种籼稻新矮源的分离和遗传鉴定[J];中国农业科学;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秋实;李倩倩;王超杰;蒋宏宝;耿皆飞;谢彦周;王成社;;小麦矮秆突变体的鉴定及基因定位[A];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C];2017年
2 杨森;朱泓静;张连全;甯顺腙;郝明;刘登才;袁中伟;;黑麦矮秆基因表型鉴定及在小麦背景中致矮效应研究[A];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C];2017年
3 李欣;隋炯明;梁国华;严长杰;严松;顾铭洪;;籼稻多蘖矮株高的遗传分析及其矮秆基因定位[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孙林鹤;单强强;王冬至;余慷;李亚飞;刘冬成;孙家柱;詹克慧;张爱民;阳文龙;;小麦赤霉素敏感型显性矮秆基因Rht12的精细定位[A];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5 张娜;樊小莉;崔法;赵春华;张玮;宋利强;纪军;李俊明;;小麦株高遗传解析[A];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C];2017年
6 隋炯明;周勇;王军;顾铭洪;梁国华;;水稻半矮秆基因sdg的克隆与功能分析[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杨丽;刘秉华;刘宏伟;朱光;王山荭;周阳;孟繁华;;小麦品种“轮选987”的选育与推广[A];中国作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胡静;周勇;刘军;梁国华;;水稻半矮秆基因sdt2的克隆研究[A];江苏省遗传学会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9 万建民;;水稻重要基因克隆和育种利用研究[A];2018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论文集[C];2018年
10 杨远柱;;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种利用[A];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约万年前人类已选出水稻高产基因[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李大庆;巨型稻能否承载稻穗的“未来希望”[N];科技日报;2017年
3 李峰 本报记者 吕兵兵;耿爱民和他的“蓝矮败”小麦[N];农民日报;2018年
4 本报驻陕记者 韩宏;“当代后稷”把丰收的种子撒在广袤大地[N];文汇报;2018年
5 记者 张晔 通讯员 许天颖 陈洁;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找到基因“门牌号”[N];科技日报;2015年
6 禾军;生态条件如何影响农产品贸易[N];科技日报;2003年
7 通讯员 许天颖 本报记者 张晔;让百姓“有得吃”“吃得饱”“吃得好”[N];科技日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科;中国小麦矮秆基因和春化基因分布及小麦品质相关性状多重PCR体系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2 姜涛;小麦矮秆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BAC源合池的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3 赵波;甘蓝型油菜矮秆基因定位、克隆及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4 张立国;水稻显性矮秆基因Epi-df的图位克隆、表观修饰特征分析及功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5 杨志远;矮秆基因Rht18对普通小麦农艺性状的效应及其对外源GA_3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6 贾巧君;大麦半矮秆基因sdw1/denso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7 唐娜;矮秆基因在小麦抗旱节水选育中的利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赵美丞;谷子半显性矮秆基因SiDw1的图位克隆及形成机制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9 王宇s
本文编号:2668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6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