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棉花毛状根转化体系的建立

发布时间:2020-05-19 13:50
【摘要】: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近年来环境条件日益恶化、耕地减少、水资源日渐匮乏,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产、优质、抗逆、抗病虫的转基因棉花品种将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的毛状根具有生长迅速、诱导周期短、无需添加激素、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高等特点,本试验对发根农杆菌K599诱导棉花毛状根的部分影响因素进行优化,为棉花毛状根的后续抗逆研究及棉花毛状根的大规模培养提供参考。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中24在K599的诱导下,三种不同的外植体中以带子叶节的下胚轴诱导效率最高,可以达到68%以上,更适合作为转化外植体,子叶次之,下胚轴诱导生根能力较差。2.在侵染时间的研究中发现,在侵染10min时,K599诱导外植体生根的效率最高。在侵染后共培养时间的优化试验中发现在28℃黑暗培养,共培养2d,带子叶节的下胚轴毛状根诱导率可高达66.8%,成功建立了棉花毛状根诱导体系,优化提高了K599对棉花品种中棉所24毛状根的转化效率。3.进一步对中棉所24的发根农杆菌转化进行激素诱导,结果发现中24以带子叶节下胚轴为外植体时,NAA(0.1mg/L)和2,4-D(0.1mg/L)激素组合对中24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其愈伤组织的形态为白色或绿色的紧致组织,并能继续诱导出大量毛状根。IAA(0.1mg/L)和6BA(1.0mg/L)激素组合条件下棉花愈伤组织长势快,但是不能诱导出毛状根。4.PCR检测和GΜS染色表明转基因毛状根扩增有目的条带,染色显著变蓝,为阳性毛状根。综合以上结果,本试验建立并优化了发根农杆菌K599介导的棉花遗传转化体系,成功获得阳性转基因毛状根,为棉花转基因研究的提升和改进提供方法和奠定基础。
【图文】:

双氧水,锥形瓶,光照,棉种


图 2-1 质粒检测胶图Fig. 2-1 Plasmid detection glμe map.养及其培养条件所 24 作为供试棉花品种。在将种子用饱满棉种,将其置于 250 mL 的锥形瓶%双氧水,将加双氧水的锥形瓶放在 2双氧水,再用无菌水冲洗 3~4 次,最后续在 28℃摇床上,黑暗条件下振荡至水冲洗 2 次,每次 1 min,,然后倒掉无璃培养皿中,用手挤掉种壳,将去掉中,每管 3 粒。将这些种植有棉花种子养,光照为 2000 Lx,光周期为 16 h 光照叶、茎秆上有无菌丝,然后选择无菌幼用于后续遗传转化。

毛状根,子叶,侵染,棉花


图 3-1 子叶诱导的毛状根图 3-2 带子叶节的下胚轴诱导的毛状根图 3-3 继代培养的毛状根分支Fig. 3-1 Hairy roots indμced by cotyledon. Fig. 3-2Hypocotyl - indμced hairy roots of cotyledons. Fig. 3-3hairy root branchesof the secondary cμltμre.表 3-1 棉花不同外植体的毛状根诱导率Table 3-1 The indμction rates of hairy roots from different explants in cotton诱导率/%外植体对照 子叶 对照 茎段 对照带子叶节下轴第一组 0 33 0 6 0 60第二组 0 36 0 5 0 51第三组 0 35 0 3 0 483. 3 不同侵染方法对棉花毛状根诱导的比较本试验在发根农杆菌 K599 的诱导试验中,分别采取静止浸泡和摇床中振荡两侵染方法对棉花外植体进行侵染处理,发现静止浸泡侵染诱导率最高,带子叶节下轴发根率达 66%;而温度 28℃转速为 250 r/min 摇床振荡的侵染方法不适合棉花转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明;勾雪娇;梁鹏;林华明;赵晋洁;胡向阳;;一种适用于批量筛选和鉴定拟南芥突变体的快速DNA提取方法[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2 孙晶;高珂;王玲;吴素瑞;杨洪一;隋春;;不同培养基、外源激素和真菌诱导子对北柴胡毛状根生长及柴胡皂苷含量的影响[J];生物技术通讯;2015年04期

3 王成龙;周美亮;邵继荣;吴燕民;;植物毛状根的诱导及应用[J];草业科学;2015年05期

4 杨致荣;王兴春;薛金爱;李润植;;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长春花高效转基因体系的建立[J];植物生理学报;2012年10期

5 徐大卫;王倩倩;王鹏飞;杨世海;;外源激素对圆叶牵牛毛状根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J];中国现代中药;2012年10期

6 施和平;王云灵;曾宝强;陈利华;;外源钙对镉胁迫下南美蟛蜞菊毛状根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镉吸收的缓解效应[J];生物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7 赵爽;郑妍研;谢晖;钱子刚;;金铁锁毛状根诱导的初步研究[J];中药材;2012年02期

8 李付广;袁有禄;;棉花分子育种进展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年05期

9 赵爽;潘少丽;;毛状根培养技术在中草药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06期

10 陈秀清;;发根农杆菌诱导毛状根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玲;林多多;袁生;周益军;;棉花叶斑病病原真菌的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萍;棉酚对人食管癌细胞系SEG-1细胞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和机制及其在裸鼠模型体内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汤在祥;核质互作QTL分析方法及其在强优势玉米杂交种苏玉16号遗传解析中的应用[D];扬州大学;2009年

3 金双侠;棉花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突变体的创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春玲;不同影响因子对水飞蓟毛状根生长及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2 施陆;三七毛状根悬浮培养及皂苷积累规律[D];大连工业大学;2016年

3 王倩倩;转基因苹果对微生物群落数量及植株花粉育性影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4 郭利军;农杆菌介导巨桉无性系Eg5遗传转化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5 王艳;发根农杆菌介导八宝景天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6 苏莹莹;豆科两种植物毛状根体系的建立[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70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70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f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