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水稻转录因子OsbHLH153及其同源因子功能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6 14:25
【摘要】:bHLH转录因子家族拥有众多的家族成员,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类不可或缺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的形态建成、生理代谢、细胞和组织形成以及对环境的逆境响应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水稻中,OsbHLH153具体的功能还未被鉴定,对转录因子OsbHLH153的同源性分析发现,OsbHLH153在水稻中具有两个同源性很高转录因子OsbHLH172和OsbHLH174。本课题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从反向遗传学的角度对该转录因子及其同源因子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目前我们得到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结果:(1)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了osbhlh153/osbhlh172/osbhlh174的三突突变体、osbhlh153/osbhlh172的双突突变体、osbhlh153/osbhlh174的双突突变体以及osbhlh153、osbhlh172、osbhlh174的单突突变体,其中三突突变体的表型表现为植株株高变矮,结实率降低,而双突突变体和单突突变体表型不明显;(2)对三个基因分别构建过表达载体,在遗传转化过程,发现三个基因超表达后在组培阶段就有很明显的表型,并且这三个基因超表达后的表型是一样的,具体表现为在分化阶段,大部分转化材料只增生愈伤而不分化茎叶,少数部分材料能分化出苗,这些苗子茎叶大多呈弯曲生长且根部伸长,同时产生许多不定根;(3)通过RiceXPro和HZAU CREP数据对三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发现三基因均在水稻的愈伤、根、茎、叶以及胚乳中有较高的表达。目前,构建了三个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载体pPLV4/Promoter:3xGFP和pPLV15/Promoter:GUS,以期能够进一步确定和分析三个基因在水稻中的表达模式;(4)通过酵母双杂交转化,我们初步筛选得到了与转录因子OsbHLH153、OsbHLH172以及OsbHLH174都能够与转录因子OsbHLH175和OsbHLH176有相互作用,并且转录因子OsbHLH153与OsbHLH172有相互作用,OsbHLH172与OsbHLH174也存在相互作用。以上结果初步说明,OsbHLH153、OsbHLH172和OsbHLH174三基因在功能上具有很强的功能冗余性,在水稻体内发挥的作用基本表现一致,主要表现为对水稻根、茎、叶的发育上影响,并且三个转录因子能够与其他转录因子形成聚合物,从而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Q943.2;S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丽霞,马有志,杨俊英;应答非生物胁迫的植物转录因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年05期

2 张维山,冷启新;转录因子假结合体的基因治疗作用[J];解剖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3 苏中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焦点:转录因子[J];世界科学;1995年08期

4 朱长保;徐辰峰;刘仁梅;林中正;成立瑞;;干旱胁迫下水稻转录因子表达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19年06期

5 周少燕;;转录因子网络与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分析[J];南方农业;2016年12期

6 李洁;植物转录因子与基因调控[J];生物学通报;2004年03期

7 吴乃虎,刁丰秋;植物转录因子与发育调控[J];科学通报;1998年20期

8 王传琦;孔稳稳;李晶;;植物转录因子最新研究方法[J];生物技术通讯;2013年01期

9 周晓斌;杨丽霞;;锌指样转录因子2与动脉粥样硬化[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年02期

10 李德,何国祥;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肆;;基于ELISA技术的转录因子检测方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3:新药发现——寻找维护人类健康的武器[C];2008年

2 卢志强;李根涛;张宥Pr;;基于转录因子的靶向基因组法在药物安全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毒理学大会暨第八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5年

3 易可可;吴忠长;周洁;吴运荣;吴平;;植物耐低磷转录因子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朱红文;;转录因子FosB在尼古丁成瘾中的作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姜智;邹士涛;管思琪;吴士良;;转录因子c-jun对β3GnT8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的初探[A];第七届全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第四届全国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学术研讨会暨医学生化分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魏海明;田志刚;;转录因子对Th1/Th2分化的调控作用[A];第七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赵存友;Jiyoung Park;Jae Bum Kim;唐宏;;一种新的抑制HIV转录因子的研究[A];首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邓静;Phoebe Lu;Yuhong Zhang;Heather Harding;Donalyn Scheuner;Randy Kaufman;Nahum Sonenberg David Ron;;蛋白质转译水平的调控影响转录因子NF-kappaB基因表达能力[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应明;陈波;田毅浩;商璇;孙晋华;程汉华;周荣家;;人类雄性特异转录因子DMRT1入核机制的研究[A];湖北省遗传学会、江西省遗传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刘树强;罗昊澍;崔胜;;LIM家族转录因子在垂体细胞系中的表达及相关功能的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张盖伦;植物应答干旱胁迫新路径揭示[N];科技日报;2017年

2 白毅;UXT蛋白可增强转录因子NF—κB活性[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记者 宋喜群 通讯员 刘晓倩 张发起;发现调控杨树抗病性关键转录因子[N];光明日报;2015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卜叶 程唯珈;为什么植物越冬后才开花[N];中国科学报;2019年

5 记者 崔雪芹;科学家揭示水稻转录因子高产抗病调控机制[N];中国科学报;2018年

6 仇逸;我国医学家发现胶质瘤中转录因子异常[N];大众科技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张佳星;“灵长类细胞解码计划”探寻生命真相[N];科技日报;2019年

8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 冯卫东;基因组中的“征服与被奴役”[N];科技日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梅;脂锚定转录因子MfNACsa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吴波;Desulfovibrio vulgaris Hildenborough的销酸盐适应机制及抗压全局转录因子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3 潘阳露;番茄转录因子SlbZIP38响应干旱和高盐胁迫的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4 赵盼盼;番茄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鉴定及SlMYB41和SlMYB64基因功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5 周泉;小鼠组织器官及NCI60癌症细胞系转录因子蛋白质组学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8年

6 何莉;转录因子CTCF的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7 王雪根;以转录因子为靶的抗肿瘤药物DECOY寡聚核苷酸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8 张洪博;ERF转录因子TSRF1的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于新凤;转录因子c-Jun/AP-1对食管鳞癌分化相关基因转录调控机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10 周洁;水稻低磷胁迫相关转录因子OsPHR1和OsPHR2的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卫;茄子花青素合成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2 金东昊;与大豆SGF14l相互作用的MYB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功能分析[D];吉林大学;2019年

3 徐佳妮;马铃薯转录因子StPti5表达载体构建及胁迫诱导表达特性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4 张弘甲;水稻转录因子GATA16的鉴定及低温胁迫下的功能分析[D];吉林大学;2019年

5 任旭洋;四个滨海耐盐油菜转录因子(BnNF-YA2/3/9/12)的耐逆功能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6 夏世涛;大肠杆菌全局转录因子Cra对琥珀酸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王平;产酶溶杆菌OH11中转录因子LetR调控次生代谢产物HSAF合成的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8 陈洪福;产酶溶杆菌中与全局性调控因子Clp蛋白互作的转录因子的鉴定与功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9 杨梦丹;丹参SmJAZ8蛋白互作转录因子的筛选及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10 袁焕娜;腺苷酸环化酶3基因肥胖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99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99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a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