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双季稻绿色丰产增效种植模式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1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双喜;双季稻寒害避抗措施浅议[J];江西农业科技;1988年02期
2 周懋元;湖南省稻田耕作制度的改革及发展前景[J];作物研究;1988年02期
3 桑润生;近代江南地区水稻选、育工作概况[J];中国农史;1989年03期
4 朱启东;鲁艳红;廖育林;聂军;周兴;聂鑫;程会丹;;施氮量对双季稻产量及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年02期
5 张帆;;冬季作物-双季稻轮作种植模式氮、磷、钾养分循环与产量可持续性特征[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年05期
6 刘木华;胡淑芬;肖丽萍;;南方双季稻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南方农机;2015年10期
7 席建民;;湖南双季稻区杂交中稻最佳播期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02期
8 朱坚;彭华;李尝君;蔡佳佩;纪雄辉;;长期不同施肥显著影响双季稻产量及养分吸收[J];湖南农业科学;2018年05期
9 吕晓敏;周广胜;;双季稻主要气象灾害研究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18年04期
10 辛良杰;李秀彬;;近年来我国南方双季稻区复种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唐杉;王允青;万水霞;吴文革;胡润;张智;;安徽省双季稻生产现状及研究展望[A];安徽水稻与稻作技术论文汇编[C];2017年
2 廖成喜;;双季稻区杂交水稻再生制种技术初探[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3 李祖章;谢金水;刘光荣;孙刚;袁福生;刘增兵;唐先干;;双季稻防早衰技术[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侯方舟;屠乃美;何康;王靖渊;付小红;杨旭初;张清壮;;南方双季稻区冬种绿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A];作物多熟种植与国家粮油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5年
5 唐海明;肖小平;逢焕成;聂泽民;李玉义;汤文光;于天一;杨光立;;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A];2014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吴青香;曾勇军;程慧煌;成臣;石庆华;潘晓华;;双季稻机插技术在江西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推广对策[A];全国第十七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17年
7 叶厚专;李艳大;沈显华;古新序;药林桃;舒时富;万鹏;江向荣;王水发;尹国庆;;不同机插行距对水稻产量的影响[A];全国丘陵山地农机化技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谢淑玲;符明龙;陈辉珍;林敏;林以良;;浙南双季稻区福寿螺发生消长规律研究[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晓宇;齐心协力 打赢双季稻机插秧这场硬仗[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7年
2 记者 王晓宇;双季稻“补短板促机插”集中示范活动在湘启动[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李亚新;双季稻机插,还需撸起袖子加把劲[N];农民日报;2017年
4 记者 俞慧友 通讯员 李游 李苗 喻诚;湖南启动双季稻绿色丰产技术攻关[N];科技日报;2017年
5 记者 左丹 通讯员 喻诚;我省攻关绿色丰产节本增效关键技术[N];湖南日报;2017年
6 ;探讨工程模式 提高双季稻区机械化水平[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3年
7 通讯员 刘晶;双季稻区掀起“双抢”机械化作业高潮[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2年
8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白人朴;大力推进双季稻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3年
9 梁宝忠;“中嘉早17”力助双季稻区高产稳产[N];粮油市场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史力 田婷;水稻调减之后种点啥[N];安徽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Mohamed Lamine SAMOURA;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2 魏甲彬;双季稻田碳交换及其对稻田冬季利用的响应[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3 陈佳娜;“早晚兼用型”机插双季稻产量形成机理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4 曾勇军;双季稻高产群体株型指标及调控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08年
5 陈波;江西双季晚稻不同类型品种综合生产力及其形成特征[D];扬州大学;2017年
6 江敏;基于自适应调整的福建省水稻生产气候变化影响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7 方福平;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因素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8 孙雯;气候变暖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玉媛;长沙县双季稻绿色丰产增效种植模式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2 陈志峰;直播双季稻氮肥运筹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3 吴青香;江西双季稻机插栽培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8年
4 方至萍;硅对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化肥农药协同增效减施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5 李波;播期与秧龄对单本密植机插三熟制双季稻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6 周玲红;冬季种养结合对南方双季稻田温室气体、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7 顾敏京;秸秆全量还田双季稻氮肥管理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7年
8 周建群;湖南双季稻区超级稻栽培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9 贺志远;双季稻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构建及氮素诊断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10 张锋;江西省乐平市稻水象甲发生规律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34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734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