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生长及产、质量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15 14:36
【摘要】:泽泻为常用大宗药材,随着建泽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川泽泻在全国泽泻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大。本研究以川泽泻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探索移栽期、排水晒田和采收期优化对川泽泻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建立各栽培技术与泽泻产、质量的回归方程;利用频数统计法,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和DTOPSIS法,综合评价泽泻各个指标,并得出最佳的栽培技术优化方案,为彭山泽泻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生长的影响栽培技术优化对泽泻各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同。泽泻株高受移栽期的影响较大,9月上旬移栽有利于提高泽泻株高。叶面积和叶片数受移栽期的影响较大,排水晒田对两者的影响排在其次,9月上旬移栽和43d至49d的排水晒田均有利于叶面积增大;31d至39d的排水晒田和12月中下旬采收,叶片较多。泽泻须根受移栽期的影响较大,较早或较迟移栽均有利于须根生长。块茎体积受移栽期和采收期影响较大,9月中下旬移栽和12月21日前后采收,泽泻块茎较大。2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栽培技术优化对泽泻各部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有一定影响。泽泻茎叶干物质积累受移栽期和排水期的影响较大,9月上旬移栽和43d至49d的排水晒田均有利于提高茎叶干重。移栽期、排水期和采收期对泽泻须根干重的影响均比较大,主要集中在块茎膨大期,9月20日前后移栽、49d左右的排水晒田和12月21日前后采收须根干重较大。在块茎膨大期,块茎干重主要受移栽期和排水期的影响,9月中旬移栽和35d至43d的排水晒田块茎干重较高。在整个生育期内,移栽期对泽泻根冠比的影响较大,9月中下旬移栽和27d至35d的排水晒田均有利于根冠比增大。3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产量的影响栽培技术优化可以提高泽泻产量。泽泻产量随着各因素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对产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移栽期采收期排水期,调节移栽期对对泽泻产量的影响较大。通过频数统计法获得最佳栽培技术优化方案为:移栽期9月11日至9月16日,排水晒田时间为41d至46d,采收期为12月11日至12月16日。4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质量的影响栽培技术对泽泻块茎质量指标的影响各不相同。总灰分和酸不溶灰分含量受移栽期和采收期的影响较大,对两者的贡献率大小均为采收期移栽期排水期,9月20日前后移栽、12月下旬采收和46d左右的排水晒田,块茎中总灰分和酸不溶灰分含量较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受移栽期的影响较大,对醇溶性浸出物的贡献率为移栽期排水期采收期,9月上旬移栽有利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增加,通过频数统计法获得最佳栽培技术优化方案为:移栽期9月6日至9月12日,排水晒田时间为34d至39d,采收期为12月15日至19日。淀粉含量受移栽期和采收期的影响较大,对淀粉的贡献率大小为采收期移栽期排水期,12月中下旬采收,块茎淀粉含量较高。可溶性糖含量受排水期的影响较大,对可溶性糖贡献率大小为排水期采收期移栽期,21d左右的排水晒田,块茎中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可溶性蛋白受采收期的影响较大,对其贡献率大小为采收期排水期移栽期,12月上旬采收,块茎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23-乙酰泽泻醇B含量受采收期和移栽期的影响较大,对其贡献率大小为采收期移栽期排水期,适当推迟采收,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较高,通过频数统计法获得最佳栽培技术优化方案为:移栽期9月2日至9月7日,排水晒田时间为32d至38d,采收期为12月10日至12月15日。24-乙酰泽泻醇A受移栽期和采收期影响较大,对其贡献率大小为移栽期采收期排水期,适当早栽有利于提高其含量,通过频数统计法获得最佳栽培技术优化方案为:移栽期9月3日至9月8日,排水晒田时间为32d至38d,采收期为12月12日至12月17日。总三萜主要受排水期和采收期影响较大,对其贡献率大小为排水期采收期移栽期,适当缩短排水晒田时间有利于提高总三萜含量。综上,栽培技术对川泽泻生长发育及产、质量有一定影响,结合频数统计法、灰色关联度与DTOPSIS法综合考虑泽泻样品各指标,获得川泽泻优质高产的最佳栽培技术方案为:移栽期为9月11日至9月17日,排水晒田时间为38d至43d,采收期为12月15日至12月19日。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67.239
【图文】:

因素水平,根长,晒田,移栽期


10152025-1.682 -1 0 1 1015202530-1.682 -1 0 B30CFiFibrousrootlnegth(mc)根长须ibrousrootlnegth(mc)根长须因素水平Level of factor因素水平Level of factor

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生长及产、质量影响


口巴素水平

晒田,干重,移栽期,须根


图 7 移栽期、排水晒田与采收期对须栽期对须根干重的影响;B.排水晒田对须根干重的影7 Effect of transplanting stage、drainage period and hafect of transplanting stage on the root dry weight; B. Efweight ; C. Effect of harvesting stage on t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块茎干物质积累泽泻块茎干重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以表 1 中的时期的块茎干重为因变量,建立块茎干重与移归方程:.25)=2.19863+0.28260X1-0.10992X2+0.20965X0179X1X2-0.00019X1X3-0.15099X2X3。得方程经 F 检验,FR=2.7633>F0.05(9,13)即 FR显著,FLf不显著,表明回归方程拟合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乾良;王贵森;;仲景应用泽泻浅议[J];江西中医药;1987年05期

2 姜达群;;慈菇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1987年05期

3 伦玉梅;;牡丹皮和泽泻共同存放可防止虫蛀[J];中医药信息;1988年02期

4 梁士楚,谢强;中国泽泻科植物数量分类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5 姚作五,周凌云,王徽勤,孙祥钟;鄂西南泽泻科植物的分布[J];武汉植物学研究;1989年03期

6 夏烈轩;;马站泽泻改种成功的要点和设想[J];现代应用药学;1989年05期

7 陈家宽;孙钟祥;王徽勤;;湖北泽泻科植物的区系特点和地理分布[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4期

8 陈家宽,孙祥钟,王微勤;湖北泽泻科植物[J];武汉植物学研究;1983年02期

9 金青浩;侯晋军;张建青;周晶;吴婉莹;果德安;;中药泽泻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与现存质量问题思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年05期

10 刘正钦;;泽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玉国;王青锋;陈家宽;施苏华;;泽泻科植物花器官发生的模式与进化[A];第七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廖月葵;何报作;朱意麟;黎理;周媛;袁正伟;;质疑:以有无叶脉自由末梢来区别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生药[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俞悦;泽泻肾毒性代谢组学与其特征成分泽泻醇A的药动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石峰;栽培技术优化对川泽泻生长及产、质量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2 周娟娟;泽泻鲨烯合酶原核表达及重金属对其品质影响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张振;两种常用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乐;泽泻科和花蔺科四种植物发育形态学研究(Alismataceae,Butomaceae)[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4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794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6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