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江苏省常规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抗病性演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25 12:29
【摘要】:水稻是中国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水稻高产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选育高产水稻新品种,全面分析其主要产量性状和抗性特征,能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也能为育种工作者选育水稻新品种提供科学的依据。本研究从2008年-2017年这10年间江苏省审定通过的91个常规粳稻品种中提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包括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特征,分析结果如下:1.中熟晚粳稻品种的产量水平逐步提高,产量与结实率之间的正相关显著,结实率提高是关键因素,如何提高实粒数,有效穗和千粒重是中晚熟粳稻新品种育种的主攻方向。2.早熟晚粳稻品种的产量水平逐步提高,产量与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之间的正相关显著,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增加是主要因素;如何提高每穗实粒数是早熟晚粳稻品种选育的主攻方向。3.迟熟中粳稻品种的产量水平逐步提高,产量与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之间的都为正相关显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增加时关键因素,如何增加有效穗是迟熟中粳稻品种选育的发展方向。4.中熟中粳稻品种的产量水平逐步提高,产量与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之间呈正相关,与实粒数呈负相关,如何增加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是中熟中粳稻品种选育的发展方向。5.中熟晚粳稻品种产量、株高、生育期两两之间的呈正相关;早熟晚粳稻品种产量与株高和生育期的相关系数都是呈负相关,株高与生育期之间呈正相关;迟熟中粳稻品种产量、株高、生育期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呈负相关;中熟中粳稻品种产量与株高和生育期呈负相关,株高与生育期之间呈正相关。6.江苏审定通过的91个常规粳稻品种中有16个抗稻瘟病的品种,占17.6%;有15个抗白叶枯病品种,占16.5%;有20个抗纹枯病品种,占22%;但在这91个品种中双抗或多抗的品种只有6个,只占6.6%。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江苏省审定的粳稻新品种综合抗病性不理想,在抗性上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511.22
【图文】:

均值,生产试验,产量


不同时间段中熟晚粳稻区域试验产量的均值

生产试验,产量,均值,时间段


图 3.2 不同时间段中熟晚粳稻生产试验产量的均值差分析显示不同时间段审定通过的中熟晚粳稻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有2.556,P=0.002),邓肯氏多重比较显示这 4 个时间段内审定通过的中熟区域试验产量具有显著差异,2008-2011 年这两个时间段没有显著015 年这两个时间段没有显著差异,但 2012-2015 年这两个时间段比 2

有效穗,品种,均值,主要农艺性状


江苏省常规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抗病性演化分析0-2011 年为 26.10g,2012-2013 年为 26.27g,2014-2015 年为 27.25g。2008-四个时间段结实率都是上升的,但上升的趋势都比较缓(图 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德元;葛道林;;优质常规粳稻南粳5055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15期

2 王佳;;辽宁省2011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J];中国稻米;2012年03期

3 袁志章;胡祝祥;华荣;;常规粳稻繁育中自生稻的产生与防除[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7期

4 徐春奎,李霞银;常规粳稻种子的安全贮藏与保管[J];中国种业;2005年05期

5 李宏杨;汪德锋;袁经天;任红;;七个常规粳稻品种在三亚市的适应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7年10期

6 苏京平;孙林静;马忠友;王春敏;范俊山;闫双勇;孙s

本文编号:2803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803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4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