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叶面施硒对再生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9-01 15:19
   再生稻生育期短,日产量高,有省种省时、节约用水、调节劳动力、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随着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再生稻这种土地高效多熟的复种方式,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头季稻,再生稻存在产量偏低,加工过程中米粒易碎、易断,整精米率偏低等问题。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硒对再生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探讨硒对再生稻品质生理影响机理,为再生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依据。试验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地方法,以再生稻为对象,通过叶面喷施的形式,结合不同施用时期和施用量研究了施硒情况下再生稻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各品质指标、硒含量和灌浆至成熟期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变化,分析了叶面施硒对再生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影响因子,探讨了硒在再生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影响品质的生理机理。取得的主要结论有:(1)再生稻糙米率、精米率和垩白粒率是影响再生稻整精米率的主要品质指标,再生稻整精米率随着稻米糙米率和精米率的增加为增加,随着垩白粒率的增加而降低。(2)叶面施硒处理后的再生稻米硒含量与稻米整精米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垩白粒率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再生稻米硒含量的增加有助于再生稻整精米率提升和垩白粒率降低。始穗期和齐穗期施用11.25 g·hm~(-2) Na_2SeO_3均能显著提高再生稻整精米率,且齐穗期1%尿素与硒配施再生稻整精米率最高,增幅达到5.77%。(3)再生稻各组分蛋白与稻米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叶面施硒能促进水稻籽粒中蛋白质的合成,1%尿素与硒配施再生稻蛋白含量效果优于单施1%尿素或硒,配施再生稻米蛋白质增幅达到12.56%。(4)再生稻米蛋白质含量与灌浆期至成熟期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峰值呈显著正相关,稻米蛋白含量随GS酶活性的增加而增加,表明叶面施硒能提高再生稻稻米灌浆至成熟期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再生稻稻米蛋白含量。(5)再生稻穗粒数、实粒数和结实率是影响再生稻产量的主要产量构成因子,再生稻产量随着穗粒数、实粒数和结实率的增加而增加。(6)再生稻穗粒数、实粒数和结实率与稻米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叶面施硒提升再生稻产量,主要通过提升稻米硒含量,进而提高再生稻的结实率、实粒数和穗粒数,最终使产量得到提高。叶面施硒能提升再生稻产量,1%尿素与硒配施的增产效果优于单施硒,配施产量增幅达到8.17%。
【学位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利杰;刘春梅;李梅;尚海波;马建辉;高亚军;;施硒对水稻硒·氮·磷·钾含量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34期

2 王兆双;涂书新;熊双莲;郑威;;土壤硒水平和硒肥对水稻硒含量、抗氧化反应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5年12期

3 滕世辉;李晓霞;曹洪祥;刘世亮;李振玲;;叶面喷硒对稻米产量和含硒量影响研究初报[J];农学学报;2015年11期

4 刘成家;高家旭;陈丁;王文华;;中稻-再生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5年18期

5 贺梅;宋冬明;;环境因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北方水稻;2015年05期

6 徐富贤;熊洪;张林;朱永川;蒋鹏;郭晓艺;刘茂;;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与关键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09期

7 高贞攀;郭平毅;原向阳;宁娜;郭美俊;高虹;王斌强;冯雷;董淑琦;温银元;;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谷子籽粒含硒量及品质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8 姜超强;沈嘉;祖朝龙;;水稻对天然富硒土壤硒的吸收及转运[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3期

9 周鑫斌;于淑惠;赖凡;;水稻品种间吸收和转运硒特性差异机制研究[J];土壤学报;2014年03期

10 徐富贤;熊洪;张林;郭晓艺;朱永川;周兴兵;刘茂;;杂交中稻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米质的影响及其与头季稻米质的关系[J];中国稻米;201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天宇;叶面喷施不同硒肥对水稻含硒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2 虎芳芳;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形成及其生理机理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3 张国英;不同氮素水平处理对水稻碳氮代谢关键酶GS和GDH活性及表达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4 李佳;硒对寒地水稻产量和稻米安全品质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9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809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d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