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半干旱区垄沟结构和密度对土壤水热及春玉米产量的调控

发布时间:2020-09-08 09:33
   宁南山区为典型的半干旱农作区,垄覆膜沟种植的集雨保墒种植技术有效改善了该地区春玉米生产中旱寒气候条件的限制。为了探明集雨种植垄沟宽度和种植密度对土壤水热条件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于2017~2018年连续开展大田试验(2017年为干旱年,2018年为丰水年)。设置3种不同垄沟配置,垄宽:沟宽分别为80 cm:40 cm(R8F4)、60 cm:60 cm(R6F6)和50 cm:10 cm(R5F1),以传统裸地平作(CK)为对照,并设置3个种植密度67500株/hm~2(L)、82500株/hm~2(M)、97500株/hm~2(H),研究不同垄沟结构和种植密度对土壤水分、温度、玉米生长、群体冠层特征、产量及WUE的影响。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垄沟结构和密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垄沟结构直接影响集雨垄和种植沟的面积大小,进而影响集水效果和土壤贮水量。在玉米播后60 d(拔节期)内,2017年R8F4、R6F6、R5F1各处理0~200 cm土壤贮水量较CK处理分别提高4.7~13.0%、5.1~8.7%、12.9~15.0%;2018年提高2.6~12.3%、1.8~9.6%、7.6~14.7%。在玉米播后150 d(成熟期),2017年土壤贮水量在整个生育期中达到最大值且各种植方式的差异不显著;2018年不同垄沟集雨种植的土壤贮水量均显著高于CK。两年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呈现出一致规律:同一种植方式下,土壤贮水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同一密度条件下,土壤贮水量随着垄沟覆盖比的增大而增加。(2)垄沟结构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不同垄沟结构下,0~25 cm土层的土壤温度随着垄沟覆盖比的增大而升高,其中在玉米生育前期增温幅度较大且差异较明显,在生育后期差异不明显。垄沟集雨种植R8F4、R6F6、R5F1各处理玉米生育期内0~25 cm土层平均温度较CK分别提高了0.68℃、0.31℃、1.43℃,播后0~90 d较CK分别提高了1.42℃、0.93℃、2.76℃。三种垄沟种植方式垄下土壤温度较沟内分别提高了2.6℃、2.1℃、0.5℃。播后0~90d的耕层土壤温度较播后90~150 d显著高1.46~4.12℃。(3)垄沟结构和密度对春玉米生长及群体特征的影响同一密度下,春玉米株高大小顺序均为R5F1R8F4R6F6CK;在同一垄沟种植方式下,春玉米株高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生育期内,2017年R8F4、R6F6、R5F1各处理的叶面积指数(LAI)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98~120.5%、94.8~102.1%、106.6~125.2%;2018年分别增加了24.9~37%、15.7~27.7%、31.5~41.7%。同一垄沟种植方式下,LAI两年均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同一密度下,LAI随着垄沟覆盖比的增大而升高。R8F4、R6F6、R5F1各垄沟集雨处理2017年干物质积累量较CK处理分别增加102.3%、82.6%、110.3%,并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2018年各集雨处理较CK处理分别增加16.1%、10.7%、19.9%,且在M密度下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R8F4、R6F6、R5F1处理的透光率较CK分别减少了24.9%、38.7%、47.5%。群体底部和穗位部的透光率,R8F4垄行的较沟行的分别增加17.6%和27.2%(P0.05);R6F6处理垄行较沟行的分别减小14.1%和10.6%。密度之间,L、H较M透光率2017年分别减小20.2%、24.9%;2018年减小了24.2%、29.1%。(4)垄沟结构和密度对春玉米产量及WUE的影响垄沟集雨R8F4、R6F6、R5F1各处理的籽粒产量在2017年(干旱年)较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222.2%、131.0%、229.1%;2018年(丰水年)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23.9%、18.3%、25.9%(P0.05)。两年玉米的穗粒数和百粒重均为R5F1处理最高;籽粒产量均表现为MLH。2018年R5F1、R8F4、R6F6各垄沟集雨处理的WUE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23.2%、23.6%、13.2%,两年不同密度的WUE大小顺序均为MLH,其中在2018年M密度的WUE分别较L、H密度显著提高了6.4%和9.5%。综上,垄沟集雨处理较传统裸地平作可显著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并增产增效,根据垄沟结构和密度的分析结果,M密度条件下的R5F1和R8F4处理显著增加了干物质累积量并提高籽粒产量及WUE,推荐当地生产上采用。
【学位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513
【部分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垄沟,集雨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株距为 17.1 cm。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 12 个处理,6 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 60 m2(6 m×10 m)。垄沟集雨种植内不覆膜,垄的高度均为 15 cm。播种前 10 d 进行整地、起垄、覆膜等,播前将化肥(N:230 kg/hK2O:45 kg/hm2)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垄沟集雨种植在沟壤,裸地均匀撒施人工将肥翻进土壤。 播种采用鸭嘴播种器 5 cm,垄沟集雨方式均在膜侧播种,供试品种为大丰 30(山017 年 4 月 27 日播种,9 月 29 日收获;2018 年 4 月 29 日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蓉;韩宏;武贵平;;浅谈北方地区不同等级干旱对春玉米产量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7年24期

2 阮荣周;;微生物菌剂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年09期

3 任兵;;氮磷钾配比对春玉米产量的效应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年05期

4 黄超;;兴安盟地区气候变化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J];科学中国人;2017年02期

5 刘占军;李书田;周卫;谢佳贵;张宽;王秀芳;侯云鹏;;不同施氮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2年03期

6 郭红梅;王宏庭;王斌;赵萍萍;;氮肥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7 文振德;;百色地区春玉米产量与降水量关系的分析[J];广西农业科学;1988年02期

8 焦晓光;王晓军;徐欣;周珂;谢洪宝;高洪生;;秸秆覆盖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土壤与作物;2018年02期

9 程晓媛;李俊玲;盛建东;;高密度滴灌覆膜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J];农村科技;2017年10期

10 王激清;韩宝文;刘社平;;施氮量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和土体硝态氮累积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晓;郝明德;王缠军;;不同覆盖措施对春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2 葛均筑;展茗;赵明;曹凑贵;李建鸽;李淑娅;;覆膜和施氮量对长江中游早春玉米产量及其性能参数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张哲;孙占祥;郑家明;冯良山;白伟;冯晨;;东北风沙半干旱地区长期秸秆还田减施氮肥提高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A];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4 陈涛;李冬梅;宋振伟;郭华;齐华;张卫建;;不同耕作深度对春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A];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5 白伟;孙占祥;郑家明;安景文;蔡倩;牛世伟;;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春玉米产量和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A];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6 檀艳静;张佳华;;基于过程模型的东北春玉米产量研究[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7应对气候变化与农业气象防灾减灾[C];2013年

7 魏育国;;灌溉方式和播期对地膜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4 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保障农业丰产增效[C];2016年

8 朴琳;李从锋;齐华;任红;赵明;;综合栽培措施对北方春玉米产量调控的互作效应[A];2016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9 隋鹏祥;梅楠;田平;王英俨;孟广鑫;马梓淇;齐华;;秸秆还田方式及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氮储量的影响[A];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0 白帆;杨晓光;王晓煜;高继卿;刘志娟;孙爽;何斌;;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播期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张跃明;我省春玉米产量有望再创新高[N];四川科技报;2013年

2 付大冶邋本报记者 何威;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N];吉林日报;2008年

3 孟海鹰;希望可在“80后”?[N];人民日报;2008年

4 实习生 齐海英邋记者 孙春艳;打好科技组合拳[N];吉林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彭楠 通讯员 赵永昌;玉米瓜菜巧妙种 经济效益成倍增[N];河南科技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牛兴奎;春玉米产量提升过程中产量性能与群体结构的变化[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2 罗瑞林;气候变化对内蒙古春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3 吕硕;气候变化对吉林梨树县春玉米的影响及品种适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4 徐杰;覆膜与滴灌对东北春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林川;半干旱区垄沟结构和密度对土壤水热及春玉米产量的调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王泽林;覆膜和施氮量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3 杨哲;栽培措施对春玉米产量差和效率差的贡献及其调控机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

4 阎晓光;施肥和深松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状况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5 李亭亭;不同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养分吸收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6 李莎;春玉米产量年际变化影响因素及施肥对策[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孙平阳;保护性耕作对旱作农田土壤水肥调控效应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磊;沟垄集雨种植下氮肥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9 张超;不同材料秋覆盖对土壤水分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10 谢孟林;垄作与覆膜对川中丘区土壤理化性状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14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814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8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