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滨海盐渍土优势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小麦玉米生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9-27 08:01
   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土分布广且盐分含量高,造成土地利用率降低,荒地面积增多的状况,同时也加深了人多地少的矛盾。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上过量施用化学氮肥破坏了农田生态环境,导致土壤板结与次生盐渍化。田间氮素的流失与淋溶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与地下水污染,造成农产品硝酸盐含量超标,进而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固氮资源,减少化学氮肥施用量,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滨海盐渍土中筛选优势自生固氮菌,对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并探讨了菌BH-3(Variovorax paradoxus)和菌BH-4(Azospirillum zeae)对环境的适应特性,将不同菌株制成固氮菌剂研究其对小麦与玉米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从滨海盐渍土中筛选得到的6株自生固氮菌,编号分别为:BH-1~BH-6。经分析鉴定确定BH-1与BH-2为粘着剑菌(Ensifer adhaerens),菌株BH-3为争论贪噬菌(Variovorax paradoxus),菌株BH-4为玉米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zeae),BH-5为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BH-6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从购买的对照菌肥中筛选出的SP为河生肠杆菌(Enterobacter amnigenus)。筛选得到的菌株固氮酶活性为2.04~12.66μmol·(h·mL)~(-1),属于高效固氮菌株。2.菌BH-3和BH-4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表现较为复杂。菌BH-3分泌IAA与固氮最佳温度不同,分别为20℃与30℃;菌BH-4分泌IAA与固氮最适温度均为30℃。菌BH-3和BH-4对酸碱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当单一碳源为甘露醇时,菌BH-3分泌IAA能力最强,BH-4利用葡萄糖可以获得最佳IAA分泌量;当单一碳源为蔗糖时,2株菌都表现出最佳固氮效果。培养液高浓度的渗透压会抑制2株菌的IAA分泌能力,当NaCl浓度2%时,仍能维持较高IAA分泌量;2株菌在NaCl浓度高达1%时固氮能力仍较强。2株菌可以耐受环境中存在一定浓度的NH_4~+。3.盆栽试验条件下,筛选菌株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小麦幼苗的生长,提高地上部干重,促进根伸长发育,增加根冠比。小麦出苗80天后,菌剂处理增加了小麦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菌BH-6效果最好;菌BH-3和BH-4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地上部养分积累量;菌BH-3、BH-4、BH-6与SP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土壤中有效养分的转化,显著提高了脲酶活性。由于土壤环境等因素,菌BH-5对小麦的促生效果并不理想。4.添加菌剂BH-2可以促进小麦植株的生长,并且随着菌浓度增加,小麦SPAD、穗重、茎重、叶面积及株高相应增加,小麦籽粒中氮素和磷素积累量表现出增加趋势,小麦产量逐渐增加;处理T3(菌浓度为10~8 cfu·m L~(-1))与T4(菌浓度为10~100 cfu·m L~(-1))可以显著降低土壤pH与电导率,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增加有机碳含量,提高脲酶活性。但是当接种浓度超过10~8 cfu·mL~(-1)时,菌剂对小麦生长与土壤养分活化作用差异不显著。5.将自生固氮菌制成菌剂接种到玉米幼苗盆栽土壤中,结果表明:不同菌剂处理均可以显著增加玉米幼苗株高、茎粗与干鲜重,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并且菌BH-1和BH-2对玉米幼苗的促生效果优于对照菌株SP;接种菌剂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玉米幼苗对氮和磷的吸收,提高植株氮、磷含量,其中以菌BH-2效果最好;菌剂处理可以活化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增加土壤有效氮、有效磷与有效钾含量,保证玉米幼苗旺盛生长。但是菌株固氮酶活性与其固氮效应之间相关性较差,菌BH-2固氮酶活性是菌BH-1的2.73倍,然而2株菌对玉米盆栽的固氮效能差异并不显著。6.在田间试验条件下,添加自生固氮菌可以提高大口期和成熟期玉米干物质量,增加玉米根冠比,促进玉米对氮素的吸收,提高玉米叶、茎与籽粒中的氮素积累量,增加玉米产量,其中菌BH-5和菌BH-6效果最好。添加菌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滨海盐渍土的电导率,增加土壤中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提高脲酶活性,从而保证玉米高产。
【学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512.1;S513
【文章目录】: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生物固氮的研究进展
        1.1.1 生物固氮现状
        1.1.2 固氮微生物的多样性
        1.1.3 固氮菌的应用
    1.2 固氮酶活性测定技术
        1.2.1 凯氏定氮法
        1.2.2 乙炔还原法
15N同位素示踪法'>        1.2.3 15N同位素示踪法
        1.2.4 全氮差值法
    1.3 盐碱地相关固氮微生物的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土壤
        2.1.2 培养基
        2.1.3 载体与试剂
    2.2 自生固氮菌的分离与纯化
    2.3 自生固氮菌的鉴定
        2.3.1 固氮酶活性的测定
        2.3.2 形态学特征分析
        2.3.3 生理生化特征的测定
        2.3.4 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2.4 自生固氮菌BH-3和BH-4的环境适应性研究
    2.5 自生固氮菌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2.5.1 自生固氮菌对冬小麦幼苗生理特征与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2.5.2 菌剂BH-2不同接种浓度对小麦生理特征与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2.6 自生固氮菌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2.6.1 自生固氮菌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2.6.2 自生固氮菌对田间玉米生长的影响
    2.7 测定项目与方法
        2.7.1 菌体蛋白含量的测定
        2.7.2 菌液IAA含量的测定
        2.7.3 植株生长指标、养分积累量及产量的测定
        2.7.4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2.7.5 植株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2.7.6 土壤理化性质与脲酶活性的测定
    2.8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自生固氮菌的鉴定
        3.1.1 自生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
        3.1.2 自生固氮菌形态、生理生化测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3.2 自生固氮菌BH-3和BH-4的环境适应性研究
        3.2.1 温度对自生固氮菌IAA分泌量与菌体蛋白的影响
        3.2.2 pH对自生固氮菌IAA分泌量与菌体蛋白的影响
        3.2.3 碳源对自生固氮菌IAA分泌量与菌体蛋白的影响
        3.2.4 渗透压对自生固氮菌IAA分泌量与菌体蛋白的影响
4
+对自生固氮菌IAA分泌量与菌体蛋白的影响'>        3.2.5 外源NH4
+对自生固氮菌IAA分泌量与菌体蛋白的影响
    3.3 自生固氮菌对冬小麦幼苗生长与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3.3.1 自生固氮菌对冬小麦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3.3.2 自生固氮菌对冬小麦幼苗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3.3.3 自生固氮菌对冬小麦幼苗地上部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3.3.4 自生固氮菌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3.5 自生固氮菌对土壤有机碳与脲酶活性的影响
    3.4 菌剂BH-2不同接种浓度对小麦生长与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3.4.1 菌剂BH-2不同接种浓度对小麦生长指标的影响
        3.4.2 菌剂BH-2不同接种浓度对小麦不同器官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3.4.3 菌剂BH-2不同接种浓度对小麦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4.4 菌剂BH-2不同接种浓度对土壤pH与电导率的影响
        3.4.5 菌剂BH-2不同接种浓度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4.6 菌剂BH-2不同接种浓度对土壤有机碳与脲酶活性的影响
    3.5 自生固氮菌对玉米幼苗与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3.5.1 自生固氮菌对玉米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3.5.2 自生固氮菌对玉米幼苗养分含量的影响
        3.5.3 自生固氮菌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6 自生固氮菌对田间玉米生长与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3.6.1 自生固氮菌对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各器官干物质量的影响
        3.6.2 自生固氮菌对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养分含量的影响
        3.6.3 自生固氮菌对玉米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6.4 自生固氮菌对不同生育时期土壤pH与电导率的影响
        3.6.5 自生固氮菌对土壤养分含量与脲酶的影响
4 讨论
    4.1 自生固氮菌鉴定
    4.2 自生固氮菌BH-3和BH-4的环境适应性
    4.3 自生固氮菌对冬小麦幼苗生长与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4.4 菌剂BH-2不同接种浓度对小麦生长与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4.5 自生固氮菌对玉米幼苗与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4.6 自生固氮菌对田间玉米生长与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超群;刘帅;王晓璐;陈慧文;吴勇军;王志刚;;大豆根际高效自生固氮菌分离鉴定与特性研究[J];大豆科学;2015年05期

2 斯贵才;王光鹏;雷天柱;张更新;夏燕青;陈芳荣;;青藏高原东北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J];干旱区研究;2015年05期

3 林丽;张德罡;曹广民;欧阳经政;刘淑丽;张法伟;李以康;郭小伟;;微生物菌肥对高寒草甸土壤养分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15年04期

4 姜瑛;吴越;王国文;徐文思;张振;徐莉;胡锋;李辉信;;一株固氮解磷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花生的促生作用研究[J];土壤;2015年04期

5 孔涛;张德胜;徐慧;王力华;;盐碱地及其改良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研究进展[J];土壤;2014年04期

6 李文凤;房翠翠;霍英芝;;不同农作物根际自生固氮菌分离及固氮酶活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07期

7 王睿彤;陆兆华;孙景宽;何磊;郭彩红;荣戗戗;;土壤改良剂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土的改良效应[J];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04期

8 陈胜男;谷洁;付青霞;孙薇;钱勋;高华;秦清军;;接种自生固氮菌对玉米根际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年02期

9 蔡苗;彭方仁;陈隆升;陈永忠;;油茶根际高效联合固氮菌的初步鉴定[J];林业科技开发;2011年05期

10 刘剑君;王豹祥;张朝辉;席淑雅;刘天翔;曹育博;邱立友;;一株具有固氮功能的烟草根际微生物的鉴定及其初步效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晶;长期施氮对东北黑土微生物及主要氮循环菌群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2 陈胜男;自生固氮菌对玉米、小麦根际微生态调控机制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朱辉;根瘤菌共生信号在豆科植物百脉根中的传递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谢宝恩;巴西固氮螺菌与吲哚乙酸(IAA)合成有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莎莎;植物根际促生菌互作提高苜蓿抗盐碱能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2 张洪彬;甘蔗及其根际土壤固氮菌的分离和特性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3 麻爽;盐碱化羊草草地固氮微生物的特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雪娇;施用新型微生物肥料对土壤养分及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5 陈易;三株具紫色土亲和性PGPR的分离鉴定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管鹏;施用PGPR菌肥对不同土壤条件下的苜蓿生长及品质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

7 莫遥;接种固氮菌对四个甘蔗品种的光合特性和大量元素积累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3年

8 赵凯鹏;两株固氮性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9 罗欢;芽孢杆菌对植物的促生和耐盐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10 杨云云;高温纤维素降解菌及固氮菌的筛选和复合菌剂在草腐菌栽培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27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827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f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