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氮栽培对滴灌小麦根系特征和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研究
【学位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512.1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结构图
节氮栽培对滴灌小麦根系特征和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研究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3.1 节氮栽培对滴灌春小麦对根系形态和生理的影响3.1.1 根系形态的变化3.1.1.1 根长密度的变化从图 3-1 可以看出,不同施氮量处理下滴灌春小麦根长密度,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新春 31 号和新春 6 号施氮处理根长密度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各处理中 60~80cm 土层内的根长密度最小,小麦根系在这个层面分布最少,0~20cm土层是各处理根长密度最大层,也是根系活动最为旺盛的区域。不同施氮量下新春 31号的平均根长密度表现为 N2>N1>N3>N4>N5,在开花期 N2(275 kg·hm-2)处理下平均根长密度达到最高为 3.539 cm·cm-3,分别比 N5、N4、N3、N1 处理分别高 77.83%、27.3%、16.99%、0.4%,且 N2 与 N1 之间差异不显著,与 N3、N4、N5 之间差异显著(P<0.05)。
节氮栽培对滴灌小麦根系特征和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研究81.311x2+1424.1x+2917,R2 = 0.97**)。3.1.1.2 根系体积的变化从图 3-2 可以看出,不同施氮量处理下滴灌春小麦根体积,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新春 31 号和新春 6 号施氮处理根系体积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各处理中 60~80cm 土层内的根体积最小,小麦根系在这个层面分布最少,0~20cm 土层是各处理根体积最大层,也是根系活动最为旺盛的区域。不同施氮量下新春 31 号的平均根体积表现为 N2>N1>N3>N4>N5,在开花期 N2(275kg·hm-2)处理下平均根系体积比 N5、N4、N3、N1 处理分别高 36.66%、15.09%、8.7%、0.06%,且 N2 与 N1 之间差异不显著,与 N3、N4、N5 之间差异显著(P<0.05),根系体积与产量在开花期呈显著相关(y= -525.92x2+8240.9x-25120,R2=0.99*)。不同施氮量下新春 6 号平均根体积为N3>N2>N1>N4>N5,在开花期 N3(250 kg·hm-2)处理下平均根体积分别比 N5、N4、N2、N1 高 34.53%、21.71%、3.34%、3.84%,且 N3 与 N1、N2 之间无显著差异,与N4 、 N5 之 间 差 异 显 著 ( P<0.05 ) , 根 系 体 积 与 产 量 呈 显 著 相 关 ( y= -448.64x2+8156.9x-29668,R2=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霞;张海军;蒋方山;吕连杰;陈军;巩素霞;崔丽艳;;氮肥用量对不同品种小麦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5年12期
2 张娜;仵妮平;徐文修;吴培杰;程雪峰;;不同施氮水平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33期
3 李东升;温明星;蔡金华;曲朝喜;陈爱大;;播期和密氮组合对镇麦10号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调控效应[J];麦类作物学报;2015年10期
4 熊淑萍;吴延鹏;王小纯;马新明;杜盼;吴懿鑫;;减氮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及氮素转运特性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5年08期
5 史力超;朱云;翟勇;侯振安;冶军;;施氮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5年06期
6 李朝苏;汤永禄;吴春;吴晓丽;黄钢;何刚;郭大明;;施氮量对四川盆地小麦生长及灌浆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年04期
7 尹宝重;甄文超;冯悦;;海河低平原深松播种对夏玉米根系生理的影响及其节水增产效应[J];作物学报;2015年04期
8 尹宝重;马燕会;郭丽果;冯悦;韩雅宁;甄文超;;冬小麦不同行距配置对麦田温度、根系分布和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02期
9 李鹏程;董合林;刘爱忠;刘敬然;李如义;孙淼;李亚兵;毛树春;;施氮量对棉花功能叶片生理特性、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年01期
10 卢百关;杜永;李筠;王宝祥;周振玲;孙中伟;杨波;秦德荣;徐大勇;;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鱼欢;施氮量、氮源及栽培模式对小麦、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宋海星;水、氮供应对作物根系生理特性及吸收养分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宗奎;水肥调控棉花根系生长提高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7年
2 张微微;减量施氮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及生理基础[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3 年力;水肥耦合对半冬性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效应[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贺天柱;低氮胁迫下菜豆种质资源的氮效率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42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842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