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重表型分析的高粱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比较研究
【学位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514
【部分图文】:
图 2-1 不同 PEG 浓度的干旱胁迫对高粱种子萌发的影响ct of drought stress with different PEG concentration on germinatseedsC、D 分别代表 D03、D08、D23 和 D57 高粱材料在不同 PEG 浓:第 2 天;4d:第 4 天;6d:第 6 天;8d:第 8 天;10d:第 10 * 代表 P<0.05 水平差异显著,** 代表 P<0.01 水平差异显著。and D represent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D03, D08, D23, and D57 sorghdifferent PEG concentrations. 2nd day; 4d: The 4th day; 6d: The 6th day; 8d: The 8th day; 10d: The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at P<0.05 level ** represents the differenceP<0.01 level.73 份高粱材料萌发期抗旱性鉴定期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萌发抗旱指数采用公式(2函数值,并由公式(2-3)得到平均隶属函数值(ASFV)由此根据平均隶属函数值将 73 份高粱材料进行排序,得38 号的平均隶属函数值较大,相对抗旱。从图 3 可以看出了 D07 高粱材料的生长,但是并不影响存活。D47 号及其
粱材料萌发期的抗旱指标隶属函数值及苗期 function value of drought resistance index g stage wilting index level of different sorghR:相对发芽率;PI:萌发抗旱指数;ASF1-苗期萎蔫指数等级赋值。nation potential;RGR:Relative germinationtive function value;1-WI: 1- seedling stage w
2-2 不同高粱材料萌发期的抗旱指标隶属函数值及苗期萎蔫指数subordinate function value of drought resistance index at the germthe seedling stage wilting index level of different sorghum accessio发芽势;RGR:相对发芽率;PI:萌发抗旱指数;ASFV:平均隶1-苗期萎蔫指数等级赋值。lative germination potential;RGR:Relative germination rate;PI:e subordinative function value;1-WI: 1- seedling stage wilting index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学媛;;莜麦苗期抗旱性的初步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1989年04期
2 王传旗;苗彦军;王建林;梁莎;次旺卓玛;赵玉红;徐雅梅;;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苗期抗旱性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17年04期
3 王贺正;李艳;马均;张荣萍;李旭毅;汪仁全;;水稻苗期抗旱性指标的筛选[J];作物学报;2007年09期
4 徐明慧,关义新,马兴林,张宝石;玉米芽苗期抗旱性研究进展综述[J];玉米科学;2002年04期
5 王金艳,李刚;玉米种苗期抗旱机理简述[J];杂粮作物;2003年02期
6 郑成忠;;关于转基因玉米苗期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及综合评价的研究[J];福建农业;2015年03期
7 付学琴;贺浩华;罗向东;文飘;谢建坤;;东乡野生稻渗入系苗期抗旱遗传及生理机制初步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8 于艳敏;武洪涛;张书利;闫平;牟凤臣;徐振华;杨忠良;;水稻品种苗期抗旱性筛选与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03期
9 祁娟;徐柱;王海清;马玉宝;李临杭;;披碱草与老芒麦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J];草地学报;2009年01期
10 于卓,史绣华,孙祥;四种植物种子萌发及苗期抗旱性差异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山君;玉米苗期抗旱品种筛选及抗旱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笑笑;基于多重表型分析的高粱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比较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年
2 胡雯媚;西南地区小麦品种苗期抗旱性筛选及乙烯利浸种对干旱胁迫下小麦根系的转录组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3 王巧玲;小麦苗期抗旱相关性状关联分析及种质资源的筛选[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4 马宇;向日葵苗期抗旱性评价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
5 毕经伟;向日葵芽苗期抗旱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6 赵德华;四份无芒雀麦在高寒地区生产性能评价及苗期抗旱性研究[D];青海大学;2012年
7 黄冰雪;旱地春小麦不同基因型苗期抗旱性及RAPD分析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8 刘亚娟;玉米芽苗期抗旱性QTL定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慧;节节麦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10 焦中夏;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胡枝子苗期抗旱性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47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847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