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重庆市不同地貌区甘薯施肥效果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13:15
   甘薯是重庆市第三大粮食作物,目前已成为重庆市特色优势农业之一,是影响重庆市农业经济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产业。然而,作物的生产往往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影响甘薯增产的因素主要包括施肥、品种、土壤养分等,施肥能够有效增产,但是不合理的施肥也会造成病害蔓延、亩产降低及质量下降等危害性后果。过去的研究中往往以其中某一方面的因素对甘薯增产进行研究,而重庆市地形地貌复杂,甘薯施肥效果的好坏必然受到地形、土壤养分、气候等的变化。因此,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研究影响甘薯增产的主要因子,对重庆市甘薯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重庆不同地形种植区甘薯增产与影响因子的关系,可以有效解决乱施肥、施错肥的问题,同时也可有效增加甘薯产量。本文根据重庆市地形地貌的不同,把重庆市分为渝东南、渝东北山地甘薯种植区和渝西、渝中丘陵甘薯种植区,并收集了重庆市2007-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田间数据,包括甘薯产量、氮磷钾施肥量、以及各个试验点土壤养分数据,并且以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出各个试验点的海拔数据,结合重庆市34个气象站点的气候数据,初步分析地形、气候、土壤养分、施肥对甘薯增产的影响,且制作各个地貌区的甘薯施肥增产率、增产量的频率分布图,确定甘薯施肥效果的分布规律;并且利用CART模型(建立自变量和回归变量之间关系的分类回归树模型)分析影响甘薯增产率的重要因子;最终比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CART模型的预测精度,找出最优模型,确定影响甘薯增产率的最重要的因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由频率统计分布图可以看出,山地甘薯种植区试验点主要分部在渝东南、渝东北地区,海拔大部分处于400-800m之间;而丘陵甘薯种植区试验点主要分布在渝中、渝西地区,海拔大多数处于200-400m范围内。(2)丘陵甘薯种植区增产量平均值为10560kg/ha,增产率大约为71%左右,山地甘薯种植区增产量为10202kg/ha,增产率仅为53%;丘陵甘薯肥料贡献率基本上超过20%,达到了总试验点的98%,平均值为39.2%,而山地甘薯肥料贡献率大多数处于30-40%之间,且大部分试验点处于40%以下;丘陵区肥料农学利用率有大约32%左右处于20-40%之间,而山地肥料农学利用率大都处于60%以下,占据了约98%的试验点。可见,不同地貌区甘薯的增产率、肥料利用率、肥料农学利用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另外,丘陵和山地甘薯种植区施肥产量与不施肥产量之间的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6284和0.4032,这说明有62.8%和40.3%的变异来自于土壤,其他变异则来源于环境因子(地形、气候等),而且回归方程的斜率分别为1.1357和0.6306,表明丘陵区甘薯施肥产量对土壤基础地力和环境的依赖程度较大。(3)研究区甘薯增产率影响因子中,高程处于224-1299m之间,属于中等变异;土壤养分变量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均值分别为14.9g/kg,96.4mg/kg,13.6mg/kg,81.1mg/kg,均属于中等变异;气候因子中,变异系数大小为降雨日照最低温平均温最高温,且都属于低等变异;施肥因子(N、P_2O_5、K_2O)都属于中等变异。而单独讨论每个地貌区的影响因子时可以发现,山地甘薯种植区的高程、降雨、P_2O_5含量明显高于丘陵甘薯种植区,而平均温、最高温、最低温明显低于丘陵区。(4)研究区甘薯增产率与影响因子有明显的相关性。在丘陵甘薯种植区,增产率与高程、碱解氮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N、P_2O_5、K_2O、日照、平均温、最高温、最低温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山地甘薯增产率与地形、土壤养分、气候、施肥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另外,地形因子(高程)与碱解氮、有效磷、降雨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与平均温、最高温、最低温这些温度指标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决定系数高达0.85以上。(5)利用CART回归模型预测不同生态区甘薯增产率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影响丘陵甘薯增产率的因子排序为日照最高温平均温最低温速效钾有机质P_2O_5碱解氮N有效磷K_2O降雨高程。其中,日照、最高温、平均温、最低温、速效钾、有机质和P_2O_5的相对重要性达到60%以上,日照、最高温、平均温成为最重要的三个因子;而影响山地甘薯增产率的因子中,最高温、平均温、降雨、速效钾、K_2O、高程的相对重要性达到60%以上,最高温、平均温、降雨成为最重要的三个因子。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531
【部分图文】:

点分布,气象站,地理位置,采样点


12图 3-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采样点、气象站点分布Fig.3-1 Location of study area and distribution of sampling points an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3.1.2 地形地貌重庆市地貌特征是山多河多,地势沿山脉、河流起伏,南北高、中间低,构成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表形态,中山、低山面积达 24136km2,占全市总面积的 75.9%,丘陵面积为10426km2,占 17%,平原面积仅 1971km2,占 2.39%。重庆地貌类型多样,有中山、低山、高丘陵、中丘陵、低丘陵、缓丘陵、台地和平坝等 8 个大类。在背斜条形山地中发育了渝东地区特有的喀斯特槽谷景观。在东部和东南的喀斯特山区则分布着典型的石林、峰林、洼地、残丘、落水洞、溶洞、暗河、峡谷等喀斯特景观。中山主要分布于重庆市的东北部和东南部,是由巴山、旗杆山、帽含山、天子山、墨紫山、龙池山、磨盘山、天池山等组成大巴山地,

保护行,随机区组试验,小区设计,虚线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据源于 2007-2010 年在重庆市执行的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共1)。每个小区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为保证实验的精重复,尽量保证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一致,而区组间m2,周围设有四个保护行(图 2)。重庆甘薯大约 6 月份不均匀性,因此避开田边 2 米。待甘薯成熟后,收获完对计算采用三个重复的平均值,产量差用施肥产量减去不产量高于无肥区产量。试验品种主要包括 60 天、豫薯王

数字高程模型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4 地形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 DEM,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面地形的数字化模拟。根据 DEM 图,可以提取区域内各种地形因子,包括高程、坡度、坡向等。经过初步的分析发现,其他地形因子与甘薯产量没有明显的关系,因此本研究只利用重庆市数字高程模型(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国际科学数据镜像网站http://www.gscloud.cn,分辨率为 30m×30m),根据各试验点的经度、纬度,提取试验点的海拔数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乐谈;詹生华;赵琳;石江;应武;;甘薯新品系引进筛选试验[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7年02期

2 王荫墀;山东省老科协、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鲜食甘薯品种开发"课题组;;优质鲜食甘薯品种与栽培要点[J];山东蔬菜;2002年01期

3 张嘉欣;张嘉琪;李育军;黎仲恒;陈景益;植石灿;;甘薯营养与加工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19年02期

4 李锐;;甜糯甘薯里的良苦用心[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8年10期

5 刘本福;;新品种、新技术,让甘薯成了“香饽饽”——访国家甘薯体系南昌综合试验站站长、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吴问胜[J];农村百事通;2019年16期

6 ;新品种新技术破解甘薯病毒病[J];种业导刊;2017年11期

7 蔡玉虎;吕钊钦;;履带式小型甘薯秧蔓处理机的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8年03期

8 王海岗;吕建珍;陈凌;王君杰;;不同甘薯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比较[J];农业科技通讯;2017年02期

9 林亮亮;俞祖兴;陈云善;吴绍勇;俞兆师;林民洙;;福清市9个甘薯品种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7年05期

10 郭小丁;谢一芝;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禹阳;;紫心甘薯品种宁紫薯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2017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黄立飞;我国甘薯新病害—茎腐病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6年

2 史春余;番茄、甘薯专用有机—无机缓释肥研制及其生物学效应[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3 柳哲胜;甘薯茎线虫病抗性的分子标记及相关基因片段的克隆[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张勇为;甘薯淀粉酶组织特异性及基因克隆和表达[D];四川大学;2006年

5 陈观水;甘薯抗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6 李育明;中国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高淀粉轮回选择群体改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7 罗红蓉;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的EST-SSR分子标记和遗传转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程瑞锋;水培甘薯连续生产系统构建及根系功能分离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张超凡;湖南甘薯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哲鸿;甘薯内生细菌的分离及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2 林彩玲;不同N肥水平对甘薯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3 孙钟毓;杭州甘薯病毒检测和脱毒健康种苗培育[D];浙江大学;2019年

4 吴郭杰;甘薯IbHMGR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5 高闰飞;利用形态学和SSR标记分析中国紫心甘薯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6 崔强旺;菜用甘薯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抗寒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7 覃华勇;菜用甘薯水培品种与营养液配方筛选及水培与土培的对比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8 向卓亚;甘薯粉丝品质特性及其干燥新工艺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9 张碧莹;甘薯鲜榨汁工艺及品质特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10 雷雅雲;甘薯病毒病害SPVD抗性鉴定方法比较及品种筛选[D];西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70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870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b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