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追氮时期及次数对膜下滴灌马铃薯生长及土壤氮素运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1-09 11:24
   针对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在马铃薯生产上不合理的施肥措施造成的氮肥利用率低下,以及硝态氮淋失导致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现状,本试验在膜下滴灌栽培模式下,以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在总氮量315kg/hm2的条件下,统一基施43%氮肥的基础上设置了不同追氮时期组合(1、2、3、4)及次数(A、B、C)共13个处理,系统研究了膜下滴灌马铃薯的生长、光合特性、产量形成、氮素利用和经济效益,以及0-80cm 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时空变化,以期探明最佳追氮时期组合及次数,为膜下滴灌马铃薯生产的氮肥运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块茎形成期至膨大中期分次追施氮肥,有利于株高、茎粗、LAI增大及生育后期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维持相对较高水平,保证有足够强的源支持库的充实。(2)膜下滴灌马铃薯于块茎形成期至块茎膨大末期,分次追施氮肥有利于块茎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收获期1、2、3次追氮处理块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CK提高107.14%-146.23%、146.71%-182.48%、155.5%-171.87%,2、3 追氮分别较 1 次追氮提高16.71%、15.97%,其中以B3处理最高,C3处理次之。(3)马铃薯块茎形成期至膨大末期,分次追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块茎氮素积累量。收获时,1、2、3次追氮处理块茎氮积累量分别较CK提高136.83%-185.96%、156%-214.35%、184.25%-213.75%,2、3 次追氮较 1 次追氮提高 18.53%和 22.82%。分次追氮的氮肥利用效率显著高于1次追氮处理,氮肥回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均以B3处理最高,分别为51.32%、149.14kg·kg-1和76.57kg·kg-1。(4)推迟追氮时期增加了 0-80cm 土层中硝态氮积累,但各土层硝态氮残留量随施氮次数增加而降低。硝态氮积累深度随施氮肥时期推迟而增加,分3次追氮处理60-80cm 土层硝态氮积累量显著低于1、2次追氮处理。(5)氮肥适时、分次追施是获得高产的关键。1、2、3次追氮处理平均产量分别为35.59t/hm2、42.98t/hm2和41.93t/hm2,2、3次追氮处理分别较1次追氮处理增产20.75%和17.8%,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1、2、3次追氮处理中以A3、B3、C3时期组合处理为最高,分别为38.5t/hm2、46.98t/hm2、44.55t/hm2。本试验条件下,膜下滴灌马铃薯氮肥管理以基施43%氮素基础上,剩余氮素于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中期分2次追施效果最好。
【学位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532
【部分图文】:

追氮时期及次数对膜下滴灌马铃薯生长及土壤氮素运移的影响


图7不同追氮时期及次数对马铃薯氮素吸收积累量的影响??Fig.7?FJTects??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翔;毛家伟;司贤宗;李亮;李国平;;施氮时期对夏花生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5年06期

2 陈萌山;王小虎;;中国马铃薯主食产业化发展与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12期

3 韦剑锋;韦巧云;梁振华;宋书会;韦冬萍;梁和;;供氮水平对冬马铃薯氮肥利用效率及氮素去向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5年06期

4 杨丽娟;蒋志凯;盛坤;李晓航;赵宗武;;氮肥追施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和面粉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06期

5 樊明寿;聂向荣;李秀华;李立;秦永林;刘艳春;陈俊辉;井涛;陈杨;贾立国;郑红丽;张子义;李婓;;基于叶绿素仪诊断的马铃薯氮肥管理[J];中国马铃薯;2014年06期

6 王弘;孙磊;梁杰;李功义;石瑛;毕诗婷;李明月;;氮肥基追比例及追施时期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24期

7 范香全;张胜;蒙美莲;王丽丽;宋文喆;王立秋;张志芳;;施氮量及密度对膜下滴灌马铃薯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4期

8 孙磊;王弘;李明月;刘向梅;毕诗婷;韩丽萍;罗盛国;;氮磷钾肥施用量及施用时期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4年01期

9 雷武生;王永平;;不同氮肥运筹对丘陵地区春播马铃薯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21期

10 孙磊;王弘;李明月;毕诗婷;田静儇;;马铃薯生产的氮肥管理策略[J];中国马铃薯;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文婷;马铃薯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及水氮对其的调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年

2 井涛;膜下滴灌马铃薯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水氮的响应[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3 胡博;河套灌区含有马铃薯的复种体系建立及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4 吕双庆;滴灌施肥条件下玉米(Zea mays L.)氮素运筹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哲;河套灌区滴灌施肥对玉米生长及氮素利用效率影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

2 李红梅;减量分期施氮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3 焦婉如;肥料运筹对滴灌施肥马铃薯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4 王弘;氮肥追施时期与比例对马铃薯养分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5 刘向梅;氮磷钾施用量及施用时期对马铃薯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分配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6 张加路;不同氮肥基追比例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76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876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e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