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生育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07 23:36
本试验于2016-2017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选用小麦品种济麦22、花生品种山花108为试验材料,设置5月15日、5月20日、5月25日、5月30日为4个麦套播期处理,同时设收麦后夏直播(6月11日)和夏播覆膜(6月13日)栽培,系统研究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生育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物候期的影响不同播期所处气象因子不同是造成花生物候期差异的主要原因。随播期推迟生育进程加快,出苗期、苗期、花针期生育期天数明显减少,全生育期天数逐渐缩短,最晚播期较最早播期减少21 d。气象因子中>10℃积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均随播期推迟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产量形成期(结荚期至成熟期)日照时数与>10℃积温随播期推迟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以5月25日播期处理最高。说明适期套种花生生育后期能获得较高的积温和日照时数,利于荚果发育成熟;套种过早,花生苗期温度较低导致生育进程延迟;夏直播与夏直播覆膜处理花针期前生育进程较麦套花生缩短1121 d,这是夏直播花生生育的优势,但产量形成期短,荚果饱满度差限制了夏花生产量的提高。2播期对...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播期对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的影响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生育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数可以看出,各处理叶面积指数(LAI)均随生育进程逐渐上升,到饱果期后迅速下降。除花针期外,不同时期各处理间差异显著。WPA3 播期 LAI长较快,峰值达 5.7,与 SPTC 相比增加 46.8%,且高于其他处理达极显著缓慢至成熟期仍显著高于其他播期。SPTC 由于播种晚,营养生长缓慢,I 均处于较低水平,后期下降速度快,不利于干物质积累。
图 4 播期对花生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Fig.2 Effect of sowing date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peanut3.1.5.2 干物质分配率由图 5 看出,播期对花生各生育时期各器官干物质分配率影响较小,分配规律基本一致。在花针期表现为叶>茎>根,结荚期表现为茎>叶>果>根,饱果期和成熟期均表现为果>茎>叶>根。说明生育前期花生营养器官生长较快,能产生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为花生后期生长奠定基础;生长发育中期,营养器官分配比例较大,有利于干物质转运;到饱果期,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分配比例均降低,荚果占比逐渐升高;至成熟期荚果分 配 率 达 到 最 大 , 平 均 为 48%~54% , 不 同 播 期 荚 果 分 配 率 大 小 表 现 为WPA3>WPA4>WPA2>SPFM>SPTC>WPA1。表明在 WPA3 播期处理下更有利于干物质向荚果转运,利于荚果充实饱满,为提高荚果产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积温和降水量对夏谷生长发育的影响[J]. 李国瑜,丛新军,陈二影,沈群,颜丽美,邹仁峰,李妮,管延安. 核农学报. 2018(01)
[2]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夏直播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张利民,康涛,李文金,陈建生,张艳艳,任志红,李海东. 花生学报. 2017(03)
[3]育苗方式对烤烟大田期抗氧化系统酶活性的影响[J]. 崔晓闯,瞿意,陈颐,张震,熊伟,杨虹琦. 作物研究. 2017(02)
[4]不同花生品种脂肪酸组成及其积累规律的研究[J]. 迟晓元,郝翠翠,潘丽娟,陈娜,陈明娜,王通,王冕,杨珍,梁成伟,禹山林. 花生学报. 2016(03)
[5]植物丙二醛含量测定试验设计方案[J]. 李子芳,吴锡冬. 天津农业科学. 2016(09)
[6]夏直播花生品种适宜播期和密度研究[J]. 王士红,李秋芝,尹会会,李海涛,李彤,张晗,商娜,杨中旭. 花生学报. 2016(02)
[7]花生间作套种研究进展[J]. 颜石,杨琨.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4)
[8]山东省麦后夏直播花生生产发展潜力与对策[J]. 孙秀山,王才斌,吴正锋. 山东农业科学. 2015(06)
[9]播期对不同类型机插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J]. 邢志鹏,曹伟伟,钱海军,胡雅杰,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刘国涛. 核农学报. 2015(03)
[10]不同播种期对花生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J]. 包汉堂,于立娜,陈桂花,王云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15(01)
博士论文
[1]播期与密度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D]. 于吉琳.沈阳农业大学 2013
[2]花生品种间耐湿涝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 李林.湖南农业大学 2004
[3]春夏玉米套作氮素竞争利用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D]. 宁堂原.山东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播期对夏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崔莎莎.山东农业大学 2015
[2]湖南花生高产栽培的气候生态与密度调控研究[D]. 卢山.湖南农业大学 2011
[3]麦套花生生育物点和水分利用特性研究[D]. 秦兴国.山东农业大学 2010
[4]不同间套作模式的小麦花生玉米间的互补竞争效应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D]. 王春丽.山东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04076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播期对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的影响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生育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数可以看出,各处理叶面积指数(LAI)均随生育进程逐渐上升,到饱果期后迅速下降。除花针期外,不同时期各处理间差异显著。WPA3 播期 LAI长较快,峰值达 5.7,与 SPTC 相比增加 46.8%,且高于其他处理达极显著缓慢至成熟期仍显著高于其他播期。SPTC 由于播种晚,营养生长缓慢,I 均处于较低水平,后期下降速度快,不利于干物质积累。
图 4 播期对花生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Fig.2 Effect of sowing date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peanut3.1.5.2 干物质分配率由图 5 看出,播期对花生各生育时期各器官干物质分配率影响较小,分配规律基本一致。在花针期表现为叶>茎>根,结荚期表现为茎>叶>果>根,饱果期和成熟期均表现为果>茎>叶>根。说明生育前期花生营养器官生长较快,能产生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为花生后期生长奠定基础;生长发育中期,营养器官分配比例较大,有利于干物质转运;到饱果期,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分配比例均降低,荚果占比逐渐升高;至成熟期荚果分 配 率 达 到 最 大 , 平 均 为 48%~54% , 不 同 播 期 荚 果 分 配 率 大 小 表 现 为WPA3>WPA4>WPA2>SPFM>SPTC>WPA1。表明在 WPA3 播期处理下更有利于干物质向荚果转运,利于荚果充实饱满,为提高荚果产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积温和降水量对夏谷生长发育的影响[J]. 李国瑜,丛新军,陈二影,沈群,颜丽美,邹仁峰,李妮,管延安. 核农学报. 2018(01)
[2]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夏直播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张利民,康涛,李文金,陈建生,张艳艳,任志红,李海东. 花生学报. 2017(03)
[3]育苗方式对烤烟大田期抗氧化系统酶活性的影响[J]. 崔晓闯,瞿意,陈颐,张震,熊伟,杨虹琦. 作物研究. 2017(02)
[4]不同花生品种脂肪酸组成及其积累规律的研究[J]. 迟晓元,郝翠翠,潘丽娟,陈娜,陈明娜,王通,王冕,杨珍,梁成伟,禹山林. 花生学报. 2016(03)
[5]植物丙二醛含量测定试验设计方案[J]. 李子芳,吴锡冬. 天津农业科学. 2016(09)
[6]夏直播花生品种适宜播期和密度研究[J]. 王士红,李秋芝,尹会会,李海涛,李彤,张晗,商娜,杨中旭. 花生学报. 2016(02)
[7]花生间作套种研究进展[J]. 颜石,杨琨.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4)
[8]山东省麦后夏直播花生生产发展潜力与对策[J]. 孙秀山,王才斌,吴正锋. 山东农业科学. 2015(06)
[9]播期对不同类型机插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J]. 邢志鹏,曹伟伟,钱海军,胡雅杰,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刘国涛. 核农学报. 2015(03)
[10]不同播种期对花生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J]. 包汉堂,于立娜,陈桂花,王云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15(01)
博士论文
[1]播期与密度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D]. 于吉琳.沈阳农业大学 2013
[2]花生品种间耐湿涝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 李林.湖南农业大学 2004
[3]春夏玉米套作氮素竞争利用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D]. 宁堂原.山东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播期对夏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崔莎莎.山东农业大学 2015
[2]湖南花生高产栽培的气候生态与密度调控研究[D]. 卢山.湖南农业大学 2011
[3]麦套花生生育物点和水分利用特性研究[D]. 秦兴国.山东农业大学 2010
[4]不同间套作模式的小麦花生玉米间的互补竞争效应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D]. 王春丽.山东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04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9040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