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份小麦品种(系)种子活力的鉴定与评价
发布时间:2021-01-15 06:09
种子生产者和种子使用者越来越关注种子质量,种子活力是衡量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活力的种子是作物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本试验以100份小麦品种(系)作为试验材料,采用标准发芽试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电导率测定3种方法,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幼苗干重、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浸出液的电导率等活力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各活力指标之间以及与籽粒性状、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明确不同小麦品种种子活力的差异,并筛选出高、低活力的小麦品种,为高活力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标准发芽试验下各活力指标的变异程度均不相同,活力指数变异系数最大(17.37%),发芽率的变异系数最小(3.17%);并且各活力指标(除发芽率外)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幼苗干重与活力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706,相关程度较高;按照标准发芽试验下各活力指标的综合表现将小麦品种分为Ⅳ类,第Ⅱ类占供试材料的61%(最多),发芽势为96.14%,发芽率为97.58%,幼苗干重为0.0150g,发芽指数为42.55,活力指数为0.64。(2)人工加速老化试验下各活力指标的变异系数均不相同,活力指数变异系数为82.75%...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种子活力概述
1.2 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
1.2.1 遗传因素
1.2.2 环境因素
1.3 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和评价方法
1.3.1 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
1.3.2 种子活力的评价方法
1.4 尚待解决的难点
1.5 未来展望
1.6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小麦种子的标准发芽试验
2.2.2 人工加速老化试验
2.2.3 小麦种子的电导率测定
2.2.4 小麦种子物理性状测定
2.2.5 小麦种子品质指标测定
2.2.6 数据分析与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测定方法下小麦种子活力的基因型差异
3.1.1 标准发芽试验下小麦种子活力的变化
3.1.2 人工加速老化试验下小麦种子活力的变化
3.1.3 电导率测定下小麦种子活力的变化
3.2 小麦籽粒性状与活力的相关性
3.2.1 不同小麦基因型下籽粒性状的变异情况
3.2.2 籽粒性状与活力性状的相关性
3.3 小麦种子品质指标与活力的相关性
3.3.1 不同小麦基因型下种子品质指标的变异情况
3.3.2 品质指标与活力性状的相关性
3.4 基于综合活力指标对小麦品种的活力评价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发芽试验下种子活力的变化
4.1.2 电导率测定下种子活力的变化
4.1.3 千粒重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4.1.4 种子的长、宽、长宽比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4.1.5 品质指标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麦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J]. 郑雅潞,薛小雁,仇永康,郑锦娟,张莉莉,王军卫,牛娜,张改生,马守才.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5)
[2]香椿不同种源种子性状及芽苗生长分析[J]. 章理运,张英姿,杨博,周宁宁,张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 2017(08)
[3]基因型和种子大小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J]. 朱建峰,陈春环,吉万全. 种子. 2016(05)
[4]不同成熟度小麦种子活力及其与生理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 张自阳,朱俊华,程媛,赵新亮,李淦,茹振钢,刘明久. 河南农业科学. 2014(12)
[5]电导法测定小麦种子活力[J]. 朱银,颜伟,杨欣,许大光,张仙义,周莉.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9)
[6]杂交水稻种子大小、粒重对其活力影响的初步分析[J]. 林梦倩,薛陶,胡帅栋,曹栋栋,纪昊,赵光武. 种子. 2014(09)
[7]不同大小玉米种子萌发及活力初步研究[J]. 江绪文,李贺勤,王建华. 种子. 2014(06)
[8]芝麻种子老化处理生理特性变化及种子活力适宜检测方法研究[J]. 梅鸿献,刘艳阳,武轲,杜振伟,郑永战. 华北农学报. 2013(05)
[9]不同分级粒型对玉米自交系种子活力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J]. 刘红保,张文明,高灿红,姚大年,张春庆,胡晋. 种子. 2013(03)
[10]电导率法测定玉米种子活力试验初报[J]. 杨青林,王艳芝,季志强,杨海江,袁文利,盖颜欣.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04)
硕士论文
[1]玉米种子理化性状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D]. 郝奇慧.沈阳农业大学 2018
[2]玉米种子理化性状与种子活力的关系[D]. 王晶.沈阳农业大学 2017
[3]常规粳稻种子化学成分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D]. 张倩霞.浙江农林大学 2017
[4]两系杂交籼稻种子物理特性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D]. 路秀娟.浙江农林大学 2017
[5]玉米种子理化性状与种子活力关系的研究[D]. 崔敏嘉.沈阳农业大学 2016
[6]不同粒重春小麦种子活力差异的研究[D]. 吴薇.新疆农业大学 2016
[7]杂交玉米种子活力及其测定方法的研究[D]. 张皖秋.安徽农业大学 2016
[8]小麦种子活力性状的QTL定位及遗传机理的研究[D]. 薛小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9]杂交籼稻稻米品质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D]. 李彬.浙江农林大学 2015
[10]人工老化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种子活力的多态性及生理变化的研究[D]. 余欣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78386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种子活力概述
1.2 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
1.2.1 遗传因素
1.2.2 环境因素
1.3 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和评价方法
1.3.1 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
1.3.2 种子活力的评价方法
1.4 尚待解决的难点
1.5 未来展望
1.6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小麦种子的标准发芽试验
2.2.2 人工加速老化试验
2.2.3 小麦种子的电导率测定
2.2.4 小麦种子物理性状测定
2.2.5 小麦种子品质指标测定
2.2.6 数据分析与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测定方法下小麦种子活力的基因型差异
3.1.1 标准发芽试验下小麦种子活力的变化
3.1.2 人工加速老化试验下小麦种子活力的变化
3.1.3 电导率测定下小麦种子活力的变化
3.2 小麦籽粒性状与活力的相关性
3.2.1 不同小麦基因型下籽粒性状的变异情况
3.2.2 籽粒性状与活力性状的相关性
3.3 小麦种子品质指标与活力的相关性
3.3.1 不同小麦基因型下种子品质指标的变异情况
3.3.2 品质指标与活力性状的相关性
3.4 基于综合活力指标对小麦品种的活力评价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发芽试验下种子活力的变化
4.1.2 电导率测定下种子活力的变化
4.1.3 千粒重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4.1.4 种子的长、宽、长宽比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4.1.5 品质指标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麦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J]. 郑雅潞,薛小雁,仇永康,郑锦娟,张莉莉,王军卫,牛娜,张改生,马守才.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5)
[2]香椿不同种源种子性状及芽苗生长分析[J]. 章理运,张英姿,杨博,周宁宁,张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 2017(08)
[3]基因型和种子大小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J]. 朱建峰,陈春环,吉万全. 种子. 2016(05)
[4]不同成熟度小麦种子活力及其与生理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 张自阳,朱俊华,程媛,赵新亮,李淦,茹振钢,刘明久. 河南农业科学. 2014(12)
[5]电导法测定小麦种子活力[J]. 朱银,颜伟,杨欣,许大光,张仙义,周莉.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9)
[6]杂交水稻种子大小、粒重对其活力影响的初步分析[J]. 林梦倩,薛陶,胡帅栋,曹栋栋,纪昊,赵光武. 种子. 2014(09)
[7]不同大小玉米种子萌发及活力初步研究[J]. 江绪文,李贺勤,王建华. 种子. 2014(06)
[8]芝麻种子老化处理生理特性变化及种子活力适宜检测方法研究[J]. 梅鸿献,刘艳阳,武轲,杜振伟,郑永战. 华北农学报. 2013(05)
[9]不同分级粒型对玉米自交系种子活力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J]. 刘红保,张文明,高灿红,姚大年,张春庆,胡晋. 种子. 2013(03)
[10]电导率法测定玉米种子活力试验初报[J]. 杨青林,王艳芝,季志强,杨海江,袁文利,盖颜欣.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04)
硕士论文
[1]玉米种子理化性状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D]. 郝奇慧.沈阳农业大学 2018
[2]玉米种子理化性状与种子活力的关系[D]. 王晶.沈阳农业大学 2017
[3]常规粳稻种子化学成分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D]. 张倩霞.浙江农林大学 2017
[4]两系杂交籼稻种子物理特性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D]. 路秀娟.浙江农林大学 2017
[5]玉米种子理化性状与种子活力关系的研究[D]. 崔敏嘉.沈阳农业大学 2016
[6]不同粒重春小麦种子活力差异的研究[D]. 吴薇.新疆农业大学 2016
[7]杂交玉米种子活力及其测定方法的研究[D]. 张皖秋.安徽农业大学 2016
[8]小麦种子活力性状的QTL定位及遗传机理的研究[D]. 薛小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9]杂交籼稻稻米品质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D]. 李彬.浙江农林大学 2015
[10]人工老化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种子活力的多态性及生理变化的研究[D]. 余欣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78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9783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