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基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大豆干旱/NaCl胁迫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16 05:45
  近年来,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凭借其快速、无损检测植物光合信息的优势得到了植物检测领域各科研机构的青睐。本研究基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原理,分析对比了干旱、NaCl胁迫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对叶绿素荧光图像进行处理与建模,并设计叶绿素荧光自动检测装置,实现了大豆荧光信息的自动检测和大豆受胁迫状态的自动识别。(1)本研究分析了土壤干旱胁迫对苗期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在试验中,选取3个品种的大豆在苗期进行3个梯度的干旱胁迫处理,通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绿素荧光等信息对大豆受干旱胁迫反应与抗干旱胁迫机制进行综合分析。其中,大豆苗期土壤胁迫会显著降低大豆的光合作用[,,,]等,影响产量。而各品种在受到严重的胁迫下,其光合系统各个器官的功能受损,光合总体能力下降,的图像及参数可以作为评判品种抗胁迫能力的基础,图像的识别可以判断植物在干旱胁迫下是否遭受不可逆光损伤。(2)本研究分析了NaCl胁迫对苗期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在NaCl胁迫对大豆影响的试验中,设计温室基质土壤试验,对2个品种大豆进行4个梯度NaCl胁迫处理,分析胁迫下生物量,生长指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酶活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图像...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基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大豆干旱/NaCl胁迫影响分析


世界大豆产量地图(2013)

过程图,过程,叶绿体基质,绪论


第一章 绪论两个反应阶段,即光反映阶段与暗反应阶段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吸收光能,输出光合磷酸段,即利用叶绿体基质将光合磷酸化(ATP)有机物、糖分等)(Allen J.,2002;许大全,

状态图,光能,植物,状态


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荧光动力学,亦称叶绿素荧光诱导技术,是以叶绿素荧光为探针,检光信息、光合信息,判断植物的健康状态和分析植物抗胁迫能力的一. H. K.和 Weis E., 1991)。叶绿素荧光动力学以其无损、快速的特点,于植物生理检测、海洋生态检测、遥感检测等领域(Maxwell K.和 Jo张永江等,200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年代大豆品种产量与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关系[J]. 刘国宁,李大勇,崔菁菁,郑洪兵,刘冰,白子裕,张治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09)
[2]水分胁迫及复水对绿洲膜下滴灌辣椒动态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 王世杰,张恒嘉,杨晓婷,王玉才,薛道信.  华北农学报. 2017(04)
[3]2016年以来大豆市场分析与后市展望[J]. 殷瑞锋,徐雪高,冯学静.  农业展望. 2017(06)
[4]基于负压灌溉系统的温室番茄蒸发蒸腾量自动检测[J]. 李银坤,薛绪掌,赵倩,郭文忠,孙维拓,陈晓丽,陈红.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0)
[5]2016年国内外大豆市场回顾及2017年展望[J]. 罗进,曹智.  中国畜牧杂志. 2017(04)
[6]沙枣幼苗根尖离子流对NaCl胁迫的响应[J]. 杨升,张华新,陈秋夏,杨秀艳.  植物生态学报. 2017(04)
[7]基于叶绿素荧光图像的辣椒叶片氮含量的预测[J]. 杨一璐,汪小旵,李成光,赵博,白如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8]初期稻叶瘟病害的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J]. 周丽娜,程树朝,于海业,张蕾.  农业机械学报. 2017(02)
[9]结合图像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植物水分胁迫探测方法[J]. 周春艳,华灯鑫,乐静,闫庆,毛建东,景敏.  农业机械学报. 2017(01)
[10]引流式双扣漏斗加速排盐并抑制返盐试验研究[J]. 校亮,徐青,衣华鹏,董志成,熊东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01)

博士论文
[1]番茄叶绿素荧光参数动态检测及LED光环境调控系统研究[D]. 李征明.沈阳农业大学 2016
[2]植物高通量基因型和表型数据计算分析及工具开发[D]. Zeeshan Gillani.浙江大学 2016
[3]基于视觉与图像的植物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D]. 张卫正.浙江大学 2016
[4]20种湿地植物的叶绿素荧光特性[D]. 韩志国.暨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利用石油污染海水培养小球藻和盐藻的条件优化[D]. 王彤.辽宁师范大学 2015
[2]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昆虫图像分割技术研究[D]. 王璇.江西理工大学 2014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个人住房贷款还款信用评估[D]. 胡月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4]绿化植物花色素苷与光合机构关系研究[D]. 田野.东北林业大学 2014
[5]土壤水分条件对丹参生长和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机制及其应用基础[D]. 王微.复旦大学 2014
[6]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水生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的研究[D]. 李凤.广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80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980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f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