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及其杂交高代的蛋白组分和加工品质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6 15:28
野生二粒小麦含有高蛋白质含量基因资源,尤其是贮藏蛋白,能有效丰富普通小麦品质遗传背景并提高其加工品质,在麦类作物优质育种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野生二粒小麦居群与普通小麦,以及野生二粒小麦D1和D97分别与高产弱筋普通小麦品种川农16(CN16)杂交高代(≥F8)的渐渗系,及其进一步与普通小麦杂交的衍生系,进行小麦蛋白各组分提取与含量测定、加工品质参数测定,成品品质评价,并对蛋白各组分含量与成品品质参数间(面包烘烤品质、面条蒸煮品质)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7份野生二粒小麦与5份普通小麦的籽粒蛋白含量及其各组分含量检测结果显示,野生二粒小麦的籽粒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均值分别为7.29%、2.52%、7.33%、5.45%,籽粒粗蛋白含量均值22.89%。野生二粒小麦的籽粒贮藏蛋白、贮藏蛋白/粗蛋白、醇谷比均值分别为12.79%、56.34%、135.61%。野生二粒小麦之间的籽粒蛋白各组分和籽粒粗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普通小麦。据此推测,野生二粒小麦对于改良普通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组成等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性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2.籽粒中...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品质
1.1.1 小麦加工品质的定义及内涵
1.1.2 小麦品质分类
1.1.3 小麦加工品质的评价指标
1.2 小麦蛋白质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1.2.1 小麦蛋白质含量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1.2.2 小麦蛋白各组分含量及其比例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1.3 野生二粒小麦高蛋白特性
1.4 立题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田间实验设计及农艺性状调查
2.2.2 品质指标测定
2.2.3 成品制作与评价
2.3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籽粒中蛋白各组分含量分析
3.1.1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的籽粒蛋白各组分含量情况
3.1.2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籽粒蛋白各组分含量情况
3.1.3 籽粒蛋白各组分间的关系
3.2 面粉中蛋白各组分含量分析
3.2.1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面粉蛋白各组分含量情况
3.2.2 面粉蛋白各组分间的关系
3.3 主要加工品质参数分析
3.3.1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流变学参数
3.3.2 流变学参数间的关系
3.3.3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主要品质性状表现
3.4 主要品质性状分级
3.4.1 籽粒粗蛋白含量
3.4.2 湿面筋含量
3.4.3 沉降值
3.4.4 吸水率
3.4.5 稳定时间
3.5 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3.5.1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主要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3.5.2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面粉蛋白各组分与主要品质性状的关系
3.6 面条品质
3.6.1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面条加工品质
3.6.2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面条蒸煮品质
3.6.3 面条品质评价指标与主要品质性状的关系
3.6.4 面条品质评价指标与面粉蛋白各组分间的关系
3.7 面包烘烤品质
3.7.1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面包烘烤品质
3.7.2 面包烘烤品质评价指标与主要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3.7.3 面包烘烤品质评价指标与面粉蛋白各组分间的关系
3.8 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3.8.1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的农艺性状表现
3.8.2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农艺性状表现
4 讨论
4.1 野生二粒小麦高蛋白含量及其蛋白组分特性对普通小麦籽粒蛋白质特性和加工品质特性的遗传改良价值
4.2 融合野生二粒小麦蛋白遗传物质的普通小麦加工品质特异性
4.3 野生二粒小麦优异蛋白特性对普通小麦面条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的改良效应
4.4 野生二粒小麦优异蛋白特性对普通小麦面包烘烤品质的改良效应
4.5 野生二粒小麦对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协同改良效应
参考文献
致谢
资助来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近十年小麦主栽品种的品质状况[J]. 李朝苏,吴晓丽,汤永禄,杨武云,吴元奇,吴春,马孝玲,李式昭. 作物学报. 2016(06)
[2]小麦高蛋白质含量基因GPC-B1的分子标记研究[J]. 胡云,徐如宏. 天津农业科学. 2014(09)
[3]四川丘陵旱地套作小麦免耕机播常见问题分析[J]. 陈溢,邹琳,廖功磊,樊高琼,陈立.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3(06)
[4]利用Aroona近等基因系研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面包加工品质的影响[J]. 金慧,何中虎,李根英,穆培源,樊哲儒,夏先春,张艳. 中国农业科学. 2013(06)
[5]2004—2011年中国主产省小麦蛋白质品质分析[J]. 齐琳娟,胡学旭,周桂英,王爽,李静梅,陆伟,吴丽娜,陆美斌,孙丽娟,杨秀兰,宋敬可,王步军. 中国农业科学. 2012(20)
[6]我国西南地区小麦产业发展特点、问题与政策建议[J]. 徐锐钊,张红玲,李雪. 农业展望. 2012(07)
[7]野生二粒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的多态性研究[J]. 张大乐,李黎,方圆,苏亚蕊,李玉阁,李锁平.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8]山东保存小麦种质资源面粉白度分析[J]. 樊庆琦,李玉莲,隋新霞,黄承彦,刘爱峰,高洁,程敦公,李根英,楚秀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03)
[9]黄淮冬麦区部分区域小麦品种构成及品质性状分析[J]. 关二旗,魏益民,张波,郭进考,张国权,刘彦军,罗勤贵,班进福. 中国农业科学. 2012(06)
[10]小麦蛋白质与面条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J]. 刘锐,魏益民,张波. 麦类作物学报. 2011(06)
博士论文
[1]野生二粒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及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的克隆与进化分析[D]. 张大乐.河南大学 2014
[2]长江流域小麦地方品种农艺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D]. 郑威.华中农业大学 2013
[3]关切小麦加工和营养品质的1Ay和NAM位点的种质资源鉴定及利用研究[D]. 胡喜贵.四川农业大学 2013
[4]栽培一粒和野生二粒小麦HMW-GS及其编码基因的特异性和在普通小麦中的可利用性研究[D]. 郭孝辉.四川农业大学 2013
[5]中国馒头分类及主食馒头品质评价研究[D]. 苏东民.中国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两种土壤盆栽对3个四川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D]. 王宇凡.四川农业大学 2017
[2]四川3个生态点小麦品种间贮藏蛋白组分及蛋白质含量的研究[D]. 谢依凌.四川农业大学 2017
[3]生态环境对西南麦区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D]. 乔媛媛.四川农业大学 2016
[4]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种高世代α-,γ-醇溶蛋白基因的分子鉴定[D]. 陈厚霖.四川农业大学 2016
[5]野生二粒小麦与川农16杂交高世代的加工品质特性分析[D]. 胡继良.四川农业大学 2015
[6]野生二粒小麦NAM-B1基因导入川农16后的表达情况及对品质的影响[D]. 王栋.四川农业大学 2015
[7]野生二粒小麦1By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D]. 王真真.四川农业大学 2013
[8]野生二粒小麦表达1Ay亚基分子克隆及其序列分析[D]. 毕哲光.四川农业大学 2012
[9]小麦蛋白特性对面条品质的影响[D]. 赵清宇.河南工业大学 2012
[10]气候因子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及贵州小麦品质区划[D]. 王博.贵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01352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品质
1.1.1 小麦加工品质的定义及内涵
1.1.2 小麦品质分类
1.1.3 小麦加工品质的评价指标
1.2 小麦蛋白质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1.2.1 小麦蛋白质含量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1.2.2 小麦蛋白各组分含量及其比例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1.3 野生二粒小麦高蛋白特性
1.4 立题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田间实验设计及农艺性状调查
2.2.2 品质指标测定
2.2.3 成品制作与评价
2.3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籽粒中蛋白各组分含量分析
3.1.1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的籽粒蛋白各组分含量情况
3.1.2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籽粒蛋白各组分含量情况
3.1.3 籽粒蛋白各组分间的关系
3.2 面粉中蛋白各组分含量分析
3.2.1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面粉蛋白各组分含量情况
3.2.2 面粉蛋白各组分间的关系
3.3 主要加工品质参数分析
3.3.1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流变学参数
3.3.2 流变学参数间的关系
3.3.3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主要品质性状表现
3.4 主要品质性状分级
3.4.1 籽粒粗蛋白含量
3.4.2 湿面筋含量
3.4.3 沉降值
3.4.4 吸水率
3.4.5 稳定时间
3.5 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3.5.1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主要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3.5.2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面粉蛋白各组分与主要品质性状的关系
3.6 面条品质
3.6.1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面条加工品质
3.6.2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面条蒸煮品质
3.6.3 面条品质评价指标与主要品质性状的关系
3.6.4 面条品质评价指标与面粉蛋白各组分间的关系
3.7 面包烘烤品质
3.7.1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面包烘烤品质
3.7.2 面包烘烤品质评价指标与主要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3.7.3 面包烘烤品质评价指标与面粉蛋白各组分间的关系
3.8 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3.8.1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的农艺性状表现
3.8.2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农艺性状表现
4 讨论
4.1 野生二粒小麦高蛋白含量及其蛋白组分特性对普通小麦籽粒蛋白质特性和加工品质特性的遗传改良价值
4.2 融合野生二粒小麦蛋白遗传物质的普通小麦加工品质特异性
4.3 野生二粒小麦优异蛋白特性对普通小麦面条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的改良效应
4.4 野生二粒小麦优异蛋白特性对普通小麦面包烘烤品质的改良效应
4.5 野生二粒小麦对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协同改良效应
参考文献
致谢
资助来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近十年小麦主栽品种的品质状况[J]. 李朝苏,吴晓丽,汤永禄,杨武云,吴元奇,吴春,马孝玲,李式昭. 作物学报. 2016(06)
[2]小麦高蛋白质含量基因GPC-B1的分子标记研究[J]. 胡云,徐如宏. 天津农业科学. 2014(09)
[3]四川丘陵旱地套作小麦免耕机播常见问题分析[J]. 陈溢,邹琳,廖功磊,樊高琼,陈立.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3(06)
[4]利用Aroona近等基因系研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面包加工品质的影响[J]. 金慧,何中虎,李根英,穆培源,樊哲儒,夏先春,张艳. 中国农业科学. 2013(06)
[5]2004—2011年中国主产省小麦蛋白质品质分析[J]. 齐琳娟,胡学旭,周桂英,王爽,李静梅,陆伟,吴丽娜,陆美斌,孙丽娟,杨秀兰,宋敬可,王步军. 中国农业科学. 2012(20)
[6]我国西南地区小麦产业发展特点、问题与政策建议[J]. 徐锐钊,张红玲,李雪. 农业展望. 2012(07)
[7]野生二粒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的多态性研究[J]. 张大乐,李黎,方圆,苏亚蕊,李玉阁,李锁平.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8]山东保存小麦种质资源面粉白度分析[J]. 樊庆琦,李玉莲,隋新霞,黄承彦,刘爱峰,高洁,程敦公,李根英,楚秀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03)
[9]黄淮冬麦区部分区域小麦品种构成及品质性状分析[J]. 关二旗,魏益民,张波,郭进考,张国权,刘彦军,罗勤贵,班进福. 中国农业科学. 2012(06)
[10]小麦蛋白质与面条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J]. 刘锐,魏益民,张波. 麦类作物学报. 2011(06)
博士论文
[1]野生二粒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及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的克隆与进化分析[D]. 张大乐.河南大学 2014
[2]长江流域小麦地方品种农艺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D]. 郑威.华中农业大学 2013
[3]关切小麦加工和营养品质的1Ay和NAM位点的种质资源鉴定及利用研究[D]. 胡喜贵.四川农业大学 2013
[4]栽培一粒和野生二粒小麦HMW-GS及其编码基因的特异性和在普通小麦中的可利用性研究[D]. 郭孝辉.四川农业大学 2013
[5]中国馒头分类及主食馒头品质评价研究[D]. 苏东民.中国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两种土壤盆栽对3个四川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D]. 王宇凡.四川农业大学 2017
[2]四川3个生态点小麦品种间贮藏蛋白组分及蛋白质含量的研究[D]. 谢依凌.四川农业大学 2017
[3]生态环境对西南麦区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D]. 乔媛媛.四川农业大学 2016
[4]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种高世代α-,γ-醇溶蛋白基因的分子鉴定[D]. 陈厚霖.四川农业大学 2016
[5]野生二粒小麦与川农16杂交高世代的加工品质特性分析[D]. 胡继良.四川农业大学 2015
[6]野生二粒小麦NAM-B1基因导入川农16后的表达情况及对品质的影响[D]. 王栋.四川农业大学 2015
[7]野生二粒小麦1By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D]. 王真真.四川农业大学 2013
[8]野生二粒小麦表达1Ay亚基分子克隆及其序列分析[D]. 毕哲光.四川农业大学 2012
[9]小麦蛋白特性对面条品质的影响[D]. 赵清宇.河南工业大学 2012
[10]气候因子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及贵州小麦品质区划[D]. 王博.贵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01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0013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