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NaCl对不同抗性水稻氮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04 06:54
  为了探究盐胁迫下不同抗性水稻氮代谢的变化,以抗性品种东稻4号、盐敏感品种日本晴为材料,测定NaCl胁迫下水稻根和叶中氮含量、氮代谢相关酶活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0.3%的NaCl胁迫后水稻根和叶中NO-3含量、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依赖NADH的谷氨酸合酶(NADH-GOGA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NH+4含量、依赖Fd的谷氨酸合酶(Fd-GOGAT)、谷氨酸脱氢酶(G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均升高,东稻4号氮含量及氮代谢酶活性比日本晴稳定,根和叶中变化一致。检测氮转运及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发现,硝酸根转运蛋白基因OsNRT1;1、OsNRT1;5、OsNRT1;8、OsNRT2;1,铵转运蛋白基因OsAMT1;1、OsAMT1;2及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OsGS1;2、天冬氨酸转氨酶基因OsAS盐胁迫后在2个品种中均升高,在高表达部位升高显著;谷氨酸合酶基因OsFd-GOGAT在两品种叶中升高显著,根中稍有下降;谷氨酸合酶基因OsNADH-GOGAT和谷氨... 

【文章来源】:华北农学报. 2020,35(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NaCl对不同抗性水稻氮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NaCl胁迫下水稻根和叶中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变化

水稻,品种,谷氨酸,谷氨酰胺


谷氨酸合成酶循环是氨同化的主要途径,谷氨酰胺合成酶(GS)催化NH+4同化生成谷氨酰胺,再由谷氨酸合酶(GOGAT)催化谷氨酰胺与α-酮戊二酸合成2分子谷氨酸。由图3-A可知,东稻4号的GS活性高于日本晴,根和叶中差异不显著。NaCl胁迫后GS活性下降, 日本晴中下降较多。以NADH作为电子供体的NADH-GOGAT(图3-B)表现出与GS相似的趋势,而以Fd作为电子供体的Fd-GOGAT(以鲜质量计)(图3-C)在叶中的活性显著高于根部,在盐胁迫后升高,且东稻4号叶片活性的增加显著高于日本晴,这也增强了东稻4号对氨的同化能力。谷氨酸脱氢酶(GDH)是在氨基酸分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一种酶,在NH+4浓度较高时催化逆反应进行氨基酸的合成。由图3-D可知,NaCl胁迫后,根和叶中GDH酶活性升高,日本晴升高的幅度稍高于东稻4号,但品种间差异不大。这表明氨同化依赖GDH的途径增强,也可能氨基酸分解增强。NH+4离子在同化为谷氨酸后可以通过转氨作用生成新的氨基酸,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催化天冬氨酸的形成。图3-E显示,盐胁迫使AST酶活性均有升高,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盐胁迫下AST酶活性上升也许是对NH+4升高的一种反映。图3 NaCl胁迫下不同品种水稻根和叶中氨同化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水稻,品种,酶活性,抗性


NaCl胁迫下不同品种水稻根和叶中氨同化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菊花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对根系硝态氮吸收的影响[J]. 于媛媛,郭芸珲,温立柱,孙翠慧,樊红梅,孙宪芝,王文莉,孙霞,郑成淑.  植物生理学报. 2018(05)
[2]葡萄温度胁迫相关基因VvMIPS的克隆及功能分析[J]. 郭扬,侯丽霞,朱丹,刘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7(04)
[3]缺氮和复氮对菘蓝幼苗生长及氮代谢的影响[J]. 施晟璐,叶冰竹,张润枝,聂鹏卿,唐晓清,王康才.  西北植物学报. 2015(03)
[4]盐碱胁迫对甜菜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J]. 刘洋,李彩凤,洪鑫,徐颖,郭剑,陈明,于洋,王玉波,马凤鸣.  核农学报. 2015(02)
[5]渗透胁迫和盐胁迫对荞麦硝酸还原酶及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J]. 杨洪兵.  作物杂志. 2013(03)
[6]外源Spd对盐碱胁迫下番茄幼苗氮代谢及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J]. 张毅,石玉,胡晓辉,邹志荣,曹凯,张浩.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5)
[7]水稻灌浆期高温对天冬氨酸代谢酶活性及其家族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 梁成刚,张青,李敬,熊丹,许光利,汪燕,刘泉,黄鹏,李天.  中国水稻科学. 2013(01)
[8]氮素用量对水稻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J]. 刘丽,邹德堂.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10)
[9]高等植物中的谷氨酸脱氢酶及其生理作用[J]. 黄国存,田波.  植物学通报. 2001(04)
[10]不同逆境对玉米幼苗根系活力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J]. 斯琴巴特尔,吴红英.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1(02)

博士论文
[1]碱胁迫下水稻氮代谢调节机制[D]. 王欢.东北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甜菜谷氨酸合成酶(GOGAT)酶学特性及氮素对其酶活性的调控[D]. 滕祥勇.东北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62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062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7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