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蜡质稀少突变体wax1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发布时间:2021-03-17 13:49
【目的】蜡质是植物表面的一种重要保护物质,筛选和鉴定水稻蜡质相关突变体有助于解析水稻蜡质形成的遗传机制。【方法】利用EMS诱变籼稻品种湘早籼6号,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一个蜡质稀少的突变体wax1,考查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利用突变体与02428杂交的F2群体定位目标基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野生型相比,wax1突变体具有叶片短小皱褶、叶表面蜡质晶体减少、穗长变短等形态特征;在农艺性状方面,突变体的株高、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但有效穗数显著高于野生型;遗传分析表明,wax1的突变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将WAX1基因定位在第10染色体上SSR标记RM5806与InDel标记P1之间,物理距离约为49.8 kb;定位区间内的测序结果表明,突变体中β-酮脂酰-CoA合酶的编码基因发生单碱基突变,导致催化活性中心的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WAX1基因的突变显著提高了同源异型盒基因OSH6的表达,同时引起部分IAA基因的差异表达。【结论】WAX1基因突变引起叶表面蜡质晶体的减少,同时通过影响茎尖分生组织和生长素的信号转导引起植株生长...
【文章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2020,34(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野生型和突变体叶片的扫描电镜图
水稻WAX1基因的精细定位及突变位点
水稻OSH6及IA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表皮蜡质生物合成及调控[J]. 杨贤鹏,王宙雅,高翔,李荣俊,吕世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6(09)
[2]植物表皮蜡质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 陈伟,刘德春,杨莉,刘山蓓,刘勇. 植物生理学报. 2016(08)
[3]植物超长链脂肪酸及角质层蜡质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研究现状[J]. 倪郁,郭彦军. 遗传. 2008(05)
本文编号:3087240
【文章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2020,34(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野生型和突变体叶片的扫描电镜图
水稻WAX1基因的精细定位及突变位点
水稻OSH6及IA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表皮蜡质生物合成及调控[J]. 杨贤鹏,王宙雅,高翔,李荣俊,吕世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6(09)
[2]植物表皮蜡质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 陈伟,刘德春,杨莉,刘山蓓,刘勇. 植物生理学报. 2016(08)
[3]植物超长链脂肪酸及角质层蜡质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研究现状[J]. 倪郁,郭彦军. 遗传. 2008(05)
本文编号:3087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0872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