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22 19:54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水稻生产面临劳动力短缺和生产成本过高等一系列挑战的重大转型时期,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收,有越来越多的农民采用节本栽培管理方式并用成本低的常规稻品种代替成本高的杂交稻品种来应对这些挑战。有研究表明在资源投入充足的高产栽培管理下,杂交稻一般比常规稻具有更高的产量。但是在节本栽培条件下,常规稻和杂交稻的产量及其他农学特性表现孰优孰劣,前人研究的较少。此外,关于我国水稻生产能量分析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常规稻和杂交稻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能量利用效率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于2014-2015年在湖北省武穴市以常规稻黄华占(HHZ)和杂交稻扬两优6号(YLY6)为供试材料,在移栽条件下,比较了在对照(当地农民习惯栽培)和五个节本栽培:减氮、节水、长秧龄、低密和综合低投入(包括全部四个单项节本栽培)处理中两个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氮素利用效率、能量平衡和经济效益。该试验旨在明确是常规稻还是杂交稻更适合于节本栽培管理,这一结果将为优化水稻生产布局,建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YLY6在6个栽培管理条件下的平均...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2014年和2015年水稻生长季节逐日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光照辐射和降雨量
黄华占(HHZ)和扬两优6号(YLY6)的稳产性分析
两个品种的生育期不同,并且同一品种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生育期也存在差异(表5),本研究进一步地比较了两个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日产量(图3)。平均来看,2015年常规稻HHZ(102.3 kg ha-1d-1)和杂交稻YLY6(96.7 kg ha-1d-1)的日产量分别比其2014年的水平高14.6%和12.3%。虽然YLY6的产量比HHZ高5.9-16.9%,但是其本田生育期比HHZ长13.1-22.4%,因此HHZ的日产量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YLY6显著高3.7%和5.8%(P≤0.05,图3)。由于减氮处理的产量显著低于对照,但减氮处理的生育期与对照没有差异,因此HHZ和YLY6在减氮处理中的日产量均低于对照,但仅在品种HHZ中差异显著(P≤0.05)。节水处理与对照之间的日产量差异在HHZ和YLY6中均不显著。与对照相比,长秧龄处理显著提高了HHZ的日产量(P≤0.05),但是对YLY6而言这一差异只在2015年显著(P≤0.05)。除了2014年HHZ在低密处理中的日产量显著低于对照之外(P≤0.05),低密处理和对照之间的日产量差异在其他品种-年份组合中均不显著。图3显示,综合低投入处理条件下的日产量仅在2014年显著低于对照(P≤0.05)。值得注意的是,2014和2015年的HHZ和2015年的YLY6在长秧龄处理中的日产量均超过了100 kg ha-1d-1。两年平均来看,HHZ(107.5 kg ha-1d-1)和YLY6(95.6 kg ha-1d-1)的最高日产量均出现在长秧龄处理,HHZ和YLY6的最低日产量分别出现在减氮(86.6 kg ha-1d-1)和综合低投入处理(87.5 kg ha-1d-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超级稻品种对移栽密度的反应特性研究[J]. 吴勇俊,郑海飘,杨小粉,方稳山,聂凌利,李翊君,张文,敖和军. 中国稻米. 2019(01)
[2]四十年中国农业发展改革和未来政策选择[J]. 黄季焜. 农业技术经济. 2018(03)
[3]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J]. 袁隆平. 农学学报. 2018(01)
[4]氮素穗肥运筹对两个杂交中籼稻叶片形态、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J]. 秦俭,杨志远,孙永健,徐徽,吕腾飞,代邹,郑家奎,蒋开锋,马均. 中国水稻科学. 2017(04)
[5]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褚光,展明飞,朱宽宇,王志琴,杨建昌. 作物学报. 2016(07)
[6]正确认识粮食安全和农业劳动力成本问题[J]. 钟甫宁. 农业经济问题. 2016(01)
[7]转型时期杂交水稻的困境与出路[J]. 彭少兵. 作物学报. 2016(03)
[8]Determination of optimum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based on rice yields and ecological security[J]. LI Yan,CHEN Yi,WU Chun-yan,TANG Xu,JI Xiao-ji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5(12)
[9]Review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rice production regions in China[J]. CHE Sheng-guo,ZHAO Bing-qiang,LI Yan-ting,YUAN Liang,LI Wei,LIN Zhi-an,HU Shu-wen,SHEN B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5(12)
[10]中国杂交水稻发展面临的挑战与策略[J]. 陈立云,雷东阳,唐文帮,邓化冰,肖应辉,张桂莲. 杂交水稻. 2015(05)
博士论文
[1]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D]. 黄礼英.华中农业大学 2018
[2]栽培模式、温光条件和土壤肥力对双季稻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王德鹏.华中农业大学 2016
[3]水稻氮效率评价系统的建立与氮高效形成机理的研究[D]. 曾建敏.华中农业大学 2006
[4]超级稻在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的营养、生理和生态特性研究[D]. 林贤青.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插秧密度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D]. 王静.东北农业大学 2019
[2]节水灌溉对不同水稻品种同化物分配与产量形成的影响[D]. 宋维周.华中农业大学 2018
[3]杂交稻秧龄耐性差异研究及耐长秧龄迟栽品种的筛选[D]. 余康宁.西南科技大学 2017
[4]中国水稻产业布局变迁的经济和生态分析[D]. 王紫露.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94378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2014年和2015年水稻生长季节逐日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光照辐射和降雨量
黄华占(HHZ)和扬两优6号(YLY6)的稳产性分析
两个品种的生育期不同,并且同一品种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生育期也存在差异(表5),本研究进一步地比较了两个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日产量(图3)。平均来看,2015年常规稻HHZ(102.3 kg ha-1d-1)和杂交稻YLY6(96.7 kg ha-1d-1)的日产量分别比其2014年的水平高14.6%和12.3%。虽然YLY6的产量比HHZ高5.9-16.9%,但是其本田生育期比HHZ长13.1-22.4%,因此HHZ的日产量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YLY6显著高3.7%和5.8%(P≤0.05,图3)。由于减氮处理的产量显著低于对照,但减氮处理的生育期与对照没有差异,因此HHZ和YLY6在减氮处理中的日产量均低于对照,但仅在品种HHZ中差异显著(P≤0.05)。节水处理与对照之间的日产量差异在HHZ和YLY6中均不显著。与对照相比,长秧龄处理显著提高了HHZ的日产量(P≤0.05),但是对YLY6而言这一差异只在2015年显著(P≤0.05)。除了2014年HHZ在低密处理中的日产量显著低于对照之外(P≤0.05),低密处理和对照之间的日产量差异在其他品种-年份组合中均不显著。图3显示,综合低投入处理条件下的日产量仅在2014年显著低于对照(P≤0.05)。值得注意的是,2014和2015年的HHZ和2015年的YLY6在长秧龄处理中的日产量均超过了100 kg ha-1d-1。两年平均来看,HHZ(107.5 kg ha-1d-1)和YLY6(95.6 kg ha-1d-1)的最高日产量均出现在长秧龄处理,HHZ和YLY6的最低日产量分别出现在减氮(86.6 kg ha-1d-1)和综合低投入处理(87.5 kg ha-1d-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超级稻品种对移栽密度的反应特性研究[J]. 吴勇俊,郑海飘,杨小粉,方稳山,聂凌利,李翊君,张文,敖和军. 中国稻米. 2019(01)
[2]四十年中国农业发展改革和未来政策选择[J]. 黄季焜. 农业技术经济. 2018(03)
[3]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J]. 袁隆平. 农学学报. 2018(01)
[4]氮素穗肥运筹对两个杂交中籼稻叶片形态、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J]. 秦俭,杨志远,孙永健,徐徽,吕腾飞,代邹,郑家奎,蒋开锋,马均. 中国水稻科学. 2017(04)
[5]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褚光,展明飞,朱宽宇,王志琴,杨建昌. 作物学报. 2016(07)
[6]正确认识粮食安全和农业劳动力成本问题[J]. 钟甫宁. 农业经济问题. 2016(01)
[7]转型时期杂交水稻的困境与出路[J]. 彭少兵. 作物学报. 2016(03)
[8]Determination of optimum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based on rice yields and ecological security[J]. LI Yan,CHEN Yi,WU Chun-yan,TANG Xu,JI Xiao-ji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5(12)
[9]Review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rice production regions in China[J]. CHE Sheng-guo,ZHAO Bing-qiang,LI Yan-ting,YUAN Liang,LI Wei,LIN Zhi-an,HU Shu-wen,SHEN B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5(12)
[10]中国杂交水稻发展面临的挑战与策略[J]. 陈立云,雷东阳,唐文帮,邓化冰,肖应辉,张桂莲. 杂交水稻. 2015(05)
博士论文
[1]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D]. 黄礼英.华中农业大学 2018
[2]栽培模式、温光条件和土壤肥力对双季稻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王德鹏.华中农业大学 2016
[3]水稻氮效率评价系统的建立与氮高效形成机理的研究[D]. 曾建敏.华中农业大学 2006
[4]超级稻在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的营养、生理和生态特性研究[D]. 林贤青.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插秧密度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D]. 王静.东北农业大学 2019
[2]节水灌溉对不同水稻品种同化物分配与产量形成的影响[D]. 宋维周.华中农业大学 2018
[3]杂交稻秧龄耐性差异研究及耐长秧龄迟栽品种的筛选[D]. 余康宁.西南科技大学 2017
[4]中国水稻产业布局变迁的经济和生态分析[D]. 王紫露.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94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0943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