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对猪苓菌核形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12 02:07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ies]属多孔菌科真菌,为著名药用真菌,以其菌核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猪苓多糖具有提高免疫、抗肿瘤等作用。随着猪苓药用功效的深度开发,使得其用量急剧增加,人工栽培也应运而生。然而,多年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猪苓人工栽培的关键在于猪苓菌核的数量和质量,如何获得种性均一,数量庞大的种苓是猪苓人工栽培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袋料栽培法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并且便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故猪苓的袋料栽培技术研究尤为重要。本试验采取袋料栽培方式,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选用优良菌株,优化袋料培养条件,研究猪苓原产地土壤微生物对猪苓菌核形成的影响,以期为猪苓种苓工程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猪苓袋料培养的最适条件为:25℃,24 h黑暗培养,料水比为1:1.4 kg·L-1;人工袋料培养的最适培养配方为:木屑50%,棉籽壳30%,麸皮18%,石膏1%,生石灰0.4%,蔗糖0.5%,KH2PO4 0.1%。在此最适条件下,能获得大量种质均一,品质优良的菌核。2.从野生猪苓生长穴内采集土样,进行微生物分离纯...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猪苓生物学特性研究
1.1.1 猪苓的地理分布
1.1.2 猪苓的植物学特性
1.1.2.1 猪苓的形态特征
1.1.2.2 猪苓的显微结构
1.1.2.3 生活史
1.2 猪苓菌核形成的因素
1.2.1 环境因素
1.2.2 营养因素
1.2.3 机械损伤
1.2.4 栽培方式
1.2.5 基因调控
1.2.6 猪苓与蜜环菌、伴生菌的关系
1.3 猪苓人工培育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猪苓袋料培养条件筛选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1.1 菌株来源
2.2.1.2 培养基
2.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培养条件对猪苓袋料培养中菌丝生长的影响
2.3.1.1 不同温度处理对猪苓袋料培养中菌丝生长的影响
2.3.1.2 不同光照时间对猪苓袋料培养中菌丝生长的影响
2.3.1.3 不同水分处理对猪苓袋料培养中菌丝生长的影响
2.3.1.4 不同培养基对猪苓袋料培养中菌丝生长的影响
2.3.2 不同培养条件对猪苓菌丝形态及菌核形成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土壤微生物对猪苓菌核形成及发育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1.1 材料
3.2.1.2 培养基
3.2.2 方法
3.2.2.1 土壤微生物测定
3.2.2.2 土壤酶性的测定
3.2.2.3 猪苓菌种制备
3.2.2.4 土壤微生物分离
3.2.2.5 猪苓菌丝-土壤微生物共培养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3.3.2 土壤酶的活性
3.3.3 土壤微生物对猪苓菌丝球数量的影响
3.3.4 土壤微生物对猪苓菌丝球大小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猪苓菌核形成过程中发育解剖学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菌核显微结构特征
4.3.2 隔离腔显微结构特征
4.3.3 菌丝显微结构特征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吉林省辽源地区羊肚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J]. 阎威文,赵凤云,刘淑艳. 菌物研究. 2021(01)
本文编号:3182524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猪苓生物学特性研究
1.1.1 猪苓的地理分布
1.1.2 猪苓的植物学特性
1.1.2.1 猪苓的形态特征
1.1.2.2 猪苓的显微结构
1.1.2.3 生活史
1.2 猪苓菌核形成的因素
1.2.1 环境因素
1.2.2 营养因素
1.2.3 机械损伤
1.2.4 栽培方式
1.2.5 基因调控
1.2.6 猪苓与蜜环菌、伴生菌的关系
1.3 猪苓人工培育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猪苓袋料培养条件筛选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1.1 菌株来源
2.2.1.2 培养基
2.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培养条件对猪苓袋料培养中菌丝生长的影响
2.3.1.1 不同温度处理对猪苓袋料培养中菌丝生长的影响
2.3.1.2 不同光照时间对猪苓袋料培养中菌丝生长的影响
2.3.1.3 不同水分处理对猪苓袋料培养中菌丝生长的影响
2.3.1.4 不同培养基对猪苓袋料培养中菌丝生长的影响
2.3.2 不同培养条件对猪苓菌丝形态及菌核形成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土壤微生物对猪苓菌核形成及发育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1.1 材料
3.2.1.2 培养基
3.2.2 方法
3.2.2.1 土壤微生物测定
3.2.2.2 土壤酶性的测定
3.2.2.3 猪苓菌种制备
3.2.2.4 土壤微生物分离
3.2.2.5 猪苓菌丝-土壤微生物共培养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3.3.2 土壤酶的活性
3.3.3 土壤微生物对猪苓菌丝球数量的影响
3.3.4 土壤微生物对猪苓菌丝球大小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猪苓菌核形成过程中发育解剖学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菌核显微结构特征
4.3.2 隔离腔显微结构特征
4.3.3 菌丝显微结构特征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吉林省辽源地区羊肚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J]. 阎威文,赵凤云,刘淑艳. 菌物研究. 2021(01)
本文编号:3182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1825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