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高黄酮红麻品种的筛选及刈割方式对其饲用品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11 06:55
  红麻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许多文献均报道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疲劳等诸多功效。但目前对于红麻黄酮用于饲料化生产中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极大限制了红麻的应用。因此,本论文希望通过对红麻总黄酮提取优化以及不同刈割方式对红麻总黄酮含量影响来得到最佳刈割方式,为红麻饲用化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影响红麻总黄酮提取率的乙醇体积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料比4个因素进行研究。单因素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 h,液料比30∶1(mL/g)。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中:乙醇体积分数79.88%,反应温度80.21℃,反应时间2.03 h,液料比30.43∶1(mL/g),两者结果基本一致,为方便试验,选择:乙醇体积分数8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 h,液料比30∶1(mL/g)为提取工艺。在最佳提取工艺下进行三次验证试验,得到红麻中黄酮提取量分别为2.427 mg/g,2.516mg/g,2.431 mg/g,三次平行试验中平均值为2.458 mg/g,这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2.396 mg/g误差为2.52%,...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黄酮红麻品种的筛选及刈割方式对其饲用品质的影响


红麻Fig.1-1Kenaf

黄酮类化合物,异戊二烯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3伞形科,豆科,禾本科,芸香科,木犀科和玄参科等(AZEEZetal.,2016)。根据其化学结构,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分为几个亚类,其中异戊烯黄酮,异戊二烯基黄酮醇和异戊烯黄酮类为重要代表。通常,异戊二烯基查耳酮和类黄酮的区别在于一个或多个异戊二烯基。随着分子中结构中异戊二烯基数量的增加,其亲脂性、膜附着和跨膜转运也随之增加(SHENetal.,2012)。图1-2黄酮类化合物基本结构Fig.1-2Basicstructureofflavonoids目前黄酮化合物主要是按照母核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2-或3-位)的差异进行分类。将主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类。如表1-1所示。表1-1黄酮化合物的分类Table1-1Classificationofflavonoids化学名称基本母核代表化合物黄酮类黄岑素、黄岑苷黄酮醇类槲皮素、芦丁二氢黄酮类陈皮素、甘草苷二氢黄酮醇类水飞蓟素、异水飞蓟素

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总黄酮,红麻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红麻总黄酮提取方法优化12液料比:固定反应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反应时间2.0h,反应温度80℃。考察不同液料比(10∶1、20∶1、30∶1、40∶1、50∶1、60∶1、70∶1)(mL/g)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反应温度:固定反应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反应时间2.0h,液料比30∶1(mL/g)。考察不同反应温度(40、50、60、70、80、90、100℃)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2.2.5响应面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使用DesignExpert8.0软件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JAVANMARDIetal.,2003),以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为试验因素,红麻总黄酮提取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实验分析。响应面试验因素与水平见表2-3。表2-3响应面试验因素与水平Table2-3Factorsandlevelscodingtableoftheresponsesurfaceexperiments水平因素A液料比(mL/g)B乙醇体积分数/%C反应时间/hD反应温度/℃-120701.570030802.080140902.5902.3结果与分析2.3.1芦丁标准曲线红麻提取液中总黄酮提取量以芦丁为标准品,NaNO2-AlCl3比色法对红麻提取液中总黄酮进行测定,测得芦丁标准曲线如图2-1。图2-1芦丁标准曲线Fig.2-1Rutinstandardcurve根据芦丁标准曲线方程:y=0.0048x+0.0047,R2=0.998式(2-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藏药甘青虎耳草总黄酮对小鼠抗炎作用的研究[J]. 崔玮,曾巧英.  甘肃畜牧兽医. 2019(11)
[2]天山堇菜总黄酮抗菌、抗炎、解热、镇咳作用研究[J]. 王雪,史玉柱,司丽君,赵丽娟,马雪萍,黄华.  中国医药导报. 2019(29)
[3]黄酮类化合物抑菌作用研究进展[J]. 钟宜科,吴迪,花晓丹,赵彤,王永霞.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9(08)
[4]基于UPLC-ESI-HRMSn评价不同干燥方式对粗茎秦艽中环烯醚萜类及黄酮类成分的影响[J]. 徐燕,李爱暖,王玥,李燕芳,曾锐.  中草药. 2018(04)
[5]不同红麻品种产量和营养价值比较[J]. 唐慧娟,白杰,陈安国,李建军,黄思齐,李德芳.  安徽农业科学. 2018(04)
[6]天然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唐毓,李丽,周平和,王金莉.  现代畜牧兽医. 2016(05)
[7]刈割对五节芒化感作用及次生代谢物质的影响[J]. 舒骏,成向荣,虞木奎,张慧.  草地学报. 2016(01)
[8]刈割对NaCl胁迫下枸杞幼苗生物量、总黄酮及K+、Na+含量的影响[J]. 朱小梅,洪立洲,王茂文,刘兴华,丁海荣,刘冲,邢锦城,赵宝泉,董静.  水土保持学报. 2015(03)
[9]细胞内自由基的类型及产生机制[J]. 方帜,薛波,刘龙洲,杨烨.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5)
[10]γ-氨基丁酸受体同源模建及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对接[J]. 巨修练,钱程.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4(08)

博士论文
[1]苎麻种质资源评价及栽培模式对其饲用价值影响研究[D]. 王琴.华中农业大学 2019
[2]向天果和油茶花的功能成分研究[D]. 马雅倩.南昌大学 2019
[3]玉米籽粒性状测定方法及QTL定位与关联分析[D]. 白光红.新疆农业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红麻三维水土保持与植被培育用织物研究[D]. 肖鸽.西安工程大学 2016
[2]二氢槲皮素对H2O2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固体分散片的初步药代动力学研究[D]. 吕金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
[3]福建省黄红麻种业发展研究[D]. 林伟岭.福建农林大学 2011
[4]苦荞麸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 周一鸣.陕西师范大学 2008
[5]维生素E对鲤鱼肠上皮细胞生长发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D]. 郑婷.四川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77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277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b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