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频率对新疆膜下滴灌高产(≥15000 kg/hm 2 )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效应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1 08:18
【目的】:研究灌溉频率对新疆膜下滴灌高产(≥15000 kg/hm2)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水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玉米的植株性状、叶面积生长、物质生产特征及产量形成对不同灌溉频率的响应。明确在最佳灌溉量(5400 m3/hm2)条件下,高产春玉米最适宜的灌溉频率,为进一步提高干旱地区玉米产量和水生产效率提供依据,并且为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于2016-2017年在新疆奇台农场,采用膜下滴灌技术,以当地大田生产灌溉频率作为对照(CK,9天),灌溉定额为5400 m3/hm2。2016年采用两个品种:郑单958(ZD958)和先玉335(XY335),3个灌溉频率处理:6天(6D)、9天(9D)、12天(12D);2017年设5个灌溉频率处理:3天(3D)、6天(6D)、9天(9D)12(12D)和15天(15D)。供试品种采用先玉335(XY335)。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宽行(70cm),窄行(40cm)。种植密度为12万株/hm2。分析了灌溉频率对15000...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灌溉量不足以维持长周期玉米的生长,因而会造成轻微的水分胁迫,因而影响到玉米的茎节生长。图3-1 不同灌溉频率处理的单节茎杆节间长度Fig.3-1 Stem internode length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frequency
灌溉频率对新疆膜下滴灌高产(≥15000 kg/hm2)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效应的影响研究3.3 叶面积积累3.3.1 单株叶面积动态变化灌溉频率对玉米单株叶片的生长有影响。随着播种后天数的增加,玉米单株叶面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单株叶面积最大值出现在播种后84天左右(图3-2)。2016年试验灌溉频率增大,单株最大叶面积增大,与6D处理相比较,9D和12D处理的最大单株叶积减少了3.66%-4.31%和9.11%-18.26%。吐丝后,单株叶面积呈现线性下降趋势,且的下降幅度小于9D和12D处理。成熟期,6D处理下的单株绿叶面积比9D和12D分别14.22%-32.94%和37.09%-83.1%。2017年的试验中(图3-3),全生育期玉米单株叶面积化趋势和2016年趋势相同。在吐丝后6D的单株叶面积显著的高于其它处理,在开花6D比3D、9D、12D和15D分别高2.66%、3.70%、6.44%、9.71%;成熟期,6D的单株叶积比3D、9D、12D和15D分别高16.87%、6.83%、33.61%、43.19%。综合两年的试验明,6D有利于玉米叶片的生长并且可以延长玉米叶片后期的持绿性,延缓玉米早衰,效的提高了玉米的光合面积和光能利用率,能够延长玉米籽粒灌浆时间,有利于玉米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覆膜、沟垄作对旱作农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叠加效应[J]. 谢军红,李玲玲,张仁陟,柴强. 作物学报. 2018(02)
[2]中国玉米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少昆,赵久然,董树亭,赵明,李潮海,崔彦宏,刘永红,高聚林,薛吉全,王立春,王璞,陆卫平,王俊河,杨祁峰,王子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1)
[3]耕作与施肥对旱地玉米田土壤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王浩,王淑兰,徐宗贵,李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6)
[4]不同频率膜下滴灌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王新燕,龚照龙,郑巨云,王俊铎,梁亚军. 棉花科学. 2017(03)
[5]半干旱地区膜下滴灌对土壤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 高盼,徐莹莹,杨慧莹,刘玉涛,王宇先,王俊河.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05)
[6]干旱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J]. 刘玉成. 新农业. 2017(07)
[7]垄作沟灌条件下不同灌溉制度对土壤水分及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J]. 师学珍,王增丽,温广贵. 节水灌溉. 2017(01)
[8]膜下滴灌水肥耦合对半干旱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徐泰森,孙扬,刘彦萱,孙云云,高玉山,刘方明,窦金刚,侯中华,刘慧涛. 玉米科学. 2016(05)
[9]绿洲灌区小麦免耕秸秆还田对后作玉米产量性能指标的影响[J]. 郭瑶,柴强,殷文,冯福学,赵财,于爱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1)
[10]大兴安岭东部近30年气候变化及对玉米、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J]. 王彦平,阴秀霞,候琼,曲学斌,唐红艳,陈素华.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4)
本文编号:3277715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灌溉量不足以维持长周期玉米的生长,因而会造成轻微的水分胁迫,因而影响到玉米的茎节生长。图3-1 不同灌溉频率处理的单节茎杆节间长度Fig.3-1 Stem internode length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frequency
灌溉频率对新疆膜下滴灌高产(≥15000 kg/hm2)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效应的影响研究3.3 叶面积积累3.3.1 单株叶面积动态变化灌溉频率对玉米单株叶片的生长有影响。随着播种后天数的增加,玉米单株叶面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单株叶面积最大值出现在播种后84天左右(图3-2)。2016年试验灌溉频率增大,单株最大叶面积增大,与6D处理相比较,9D和12D处理的最大单株叶积减少了3.66%-4.31%和9.11%-18.26%。吐丝后,单株叶面积呈现线性下降趋势,且的下降幅度小于9D和12D处理。成熟期,6D处理下的单株绿叶面积比9D和12D分别14.22%-32.94%和37.09%-83.1%。2017年的试验中(图3-3),全生育期玉米单株叶面积化趋势和2016年趋势相同。在吐丝后6D的单株叶面积显著的高于其它处理,在开花6D比3D、9D、12D和15D分别高2.66%、3.70%、6.44%、9.71%;成熟期,6D的单株叶积比3D、9D、12D和15D分别高16.87%、6.83%、33.61%、43.19%。综合两年的试验明,6D有利于玉米叶片的生长并且可以延长玉米叶片后期的持绿性,延缓玉米早衰,效的提高了玉米的光合面积和光能利用率,能够延长玉米籽粒灌浆时间,有利于玉米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覆膜、沟垄作对旱作农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叠加效应[J]. 谢军红,李玲玲,张仁陟,柴强. 作物学报. 2018(02)
[2]中国玉米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少昆,赵久然,董树亭,赵明,李潮海,崔彦宏,刘永红,高聚林,薛吉全,王立春,王璞,陆卫平,王俊河,杨祁峰,王子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1)
[3]耕作与施肥对旱地玉米田土壤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王浩,王淑兰,徐宗贵,李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6)
[4]不同频率膜下滴灌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王新燕,龚照龙,郑巨云,王俊铎,梁亚军. 棉花科学. 2017(03)
[5]半干旱地区膜下滴灌对土壤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 高盼,徐莹莹,杨慧莹,刘玉涛,王宇先,王俊河.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05)
[6]干旱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J]. 刘玉成. 新农业. 2017(07)
[7]垄作沟灌条件下不同灌溉制度对土壤水分及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J]. 师学珍,王增丽,温广贵. 节水灌溉. 2017(01)
[8]膜下滴灌水肥耦合对半干旱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徐泰森,孙扬,刘彦萱,孙云云,高玉山,刘方明,窦金刚,侯中华,刘慧涛. 玉米科学. 2016(05)
[9]绿洲灌区小麦免耕秸秆还田对后作玉米产量性能指标的影响[J]. 郭瑶,柴强,殷文,冯福学,赵财,于爱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1)
[10]大兴安岭东部近30年气候变化及对玉米、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J]. 王彦平,阴秀霞,候琼,曲学斌,唐红艳,陈素华.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4)
本文编号:3277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2777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