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茎秆强度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和相关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21 19:16
油菜抗倒伏育种受到高度重视,但是以茎秆强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报道极少,且茎秆的机械强度是十分重要的抗倒伏育种选择指标。油菜是杂种优势研究和利用较广泛的作物之一,要选育出能够在生产上广泛利用的强优势杂交组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亲本的配合力。因此,开展茎秆强度有关遗传特性研究是必要的。本研究选用了 10个茎秆强度不同的甘蓝型油菜自交系,在初花期、终花期、成熟期对6个茎秆强度相关性状(包括茎粗、壁厚、穿刺强度、抗折强度、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进行了观测,分析了不同发育时期茎秆强度相关性状的变化情况。以这10个甘蓝型油菜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双列杂交试验设计方法2配制成55个组合(10个亲本自交组合和45个正交组合)。将55个组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考察6个茎秆强度相关性状。对这些茎秆强度性状进行方差分析、杂种优势分析、配合力分析、相关分析、遗传力分析。主要的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发育时期茎秆强度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茎粗以初花期与成熟期的相关系数相对较高(r=0.96**),抗折强度以初花期与终花期的相关系数相对较高(r=0.90**)。茎秆强度相关性状在初花期、终花期...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三个生育时期的穿刺强度F饱3Puncturesiren砂hindNferentsta口es
三个生育时期的纤维我含里FigsCellulosecontentindifferentstases
三个生育时期的壁厚FigsStemwallthicknesstod峭陌rent鱿aae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发展[J]. 袁隆平. 科技导报. 2016(20)
[2]中国杂交水稻推广历程及现状分析[J]. 胡忠孝,田妍,徐秋生. 杂交水稻. 2016(02)
[3]甘蓝型油菜茎秆强度与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J]. 何红琼,郭世星,牛应泽. 西南农业学报. 2016(02)
[4]鲜食糯玉米穗部主要性状的遗传研究[J]. 苏盈盈,赵仁贵,张大瑜,张国立. 农业科技通讯. 2012(08)
[5]玉米茎皮抗穿刺强度与形态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间的相关分析[J].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张长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04)
[6]油菜倒伏问题研究进展[J]. 周晓彬,肖数数,王莹莹,冯星星,王德鹏,唐浩月,范玉刚,龚德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1(20)
[7]玉米秸秆力学参数与抗倒伏性能关系研究[J]. 陈艳军,吴科斌,张俊雄,农克俭,李建生,李伟. 农业机械学报. 2011(06)
[8]甘蓝型油菜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J]. 姜磊,陶诗顺,张敏,黄露,彭雅利. 西北农业学报. 2011(02)
[9]甘蓝型油菜抗倒伏性及农艺性状研究[J]. 马霓,李玲,徐军,李俊,余利平,李光明,张春雷. 作物杂志. 2010(06)
[10]玉米茎秆性状与倒伏性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丰光,景希强,李妍妍,王亮,黄长玲. 华北农学报. 2010(S1)
硕士论文
[1]油菜茎秆生化成分和倒伏相关性研究[D]. 吴莲蓉.华中农业大学 2015
[2]10个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合牧草产量及品质的优势分析[D]. 薛晓兰.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5
[3]甘蓝型油菜多主茎性状的杂种优势及QTL分析[D]. 张永晶.西南大学 2014
[4]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D]. 寇小培.华中农业大学 2012
[5]甘蓝型油菜株型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D]. 唐佳.四川农业大学 2012
[6]甘蓝型油菜抗倒伏指标的选取及其QTL定位[D]. 彭旭辉.西南大学 2012
[7]甘蓝型油菜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D]. 张文华.华中农业大学 2010
[8]木质素相关基因表达调控对油菜木质素合成及抗菌核病和抗倒伏性的影响[D]. 刘丹.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9]玉米抗倒性指标及其遗传研究[D]. 李得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295614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三个生育时期的穿刺强度F饱3Puncturesiren砂hindNferentsta口es
三个生育时期的纤维我含里FigsCellulosecontentindifferentstases
三个生育时期的壁厚FigsStemwallthicknesstod峭陌rent鱿aae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发展[J]. 袁隆平. 科技导报. 2016(20)
[2]中国杂交水稻推广历程及现状分析[J]. 胡忠孝,田妍,徐秋生. 杂交水稻. 2016(02)
[3]甘蓝型油菜茎秆强度与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J]. 何红琼,郭世星,牛应泽. 西南农业学报. 2016(02)
[4]鲜食糯玉米穗部主要性状的遗传研究[J]. 苏盈盈,赵仁贵,张大瑜,张国立. 农业科技通讯. 2012(08)
[5]玉米茎皮抗穿刺强度与形态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间的相关分析[J].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张长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04)
[6]油菜倒伏问题研究进展[J]. 周晓彬,肖数数,王莹莹,冯星星,王德鹏,唐浩月,范玉刚,龚德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1(20)
[7]玉米秸秆力学参数与抗倒伏性能关系研究[J]. 陈艳军,吴科斌,张俊雄,农克俭,李建生,李伟. 农业机械学报. 2011(06)
[8]甘蓝型油菜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J]. 姜磊,陶诗顺,张敏,黄露,彭雅利. 西北农业学报. 2011(02)
[9]甘蓝型油菜抗倒伏性及农艺性状研究[J]. 马霓,李玲,徐军,李俊,余利平,李光明,张春雷. 作物杂志. 2010(06)
[10]玉米茎秆性状与倒伏性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丰光,景希强,李妍妍,王亮,黄长玲. 华北农学报. 2010(S1)
硕士论文
[1]油菜茎秆生化成分和倒伏相关性研究[D]. 吴莲蓉.华中农业大学 2015
[2]10个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合牧草产量及品质的优势分析[D]. 薛晓兰.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5
[3]甘蓝型油菜多主茎性状的杂种优势及QTL分析[D]. 张永晶.西南大学 2014
[4]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D]. 寇小培.华中农业大学 2012
[5]甘蓝型油菜株型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D]. 唐佳.四川农业大学 2012
[6]甘蓝型油菜抗倒伏指标的选取及其QTL定位[D]. 彭旭辉.西南大学 2012
[7]甘蓝型油菜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D]. 张文华.华中农业大学 2010
[8]木质素相关基因表达调控对油菜木质素合成及抗菌核病和抗倒伏性的影响[D]. 刘丹.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9]玉米抗倒性指标及其遗传研究[D]. 李得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295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2956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