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光合和氮素利用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26 07:40
20162017年,于山东省兖州区小孟镇史王村进行田间试验。小麦品种为济麦22(J22)和烟农1212(Y1212)。设置5个施氮处理,分别为施纯氮0 kg hm-2(N0)、180 kg hm-2(N1)、210 kg hm-2(N2)、240 kg hm-2(N3)、270 kg hm-2(N4)。采用微喷带方式进行测墒补灌,于拔节期和开花期040 cm土层相对含水量补灌至70%和70%。裂区设计,3次重复,品种为主区,施氮量为副区。研究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利用率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1不同小麦品种耗水特性的差异施氮处理拔节至开花期,阶段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及日耗水量为J22品种显著高于Y1212品种,但开花至成熟期Y1212品种阶段耗水量和耗水模系数显著高于J22品种。N2处理100160 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为Y1212显著高于J22品种。2不同小麦品种旗叶光合特性的差异N2、N3处理下,开花后...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目的意义
1.2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耗水特性的影响
1.3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碳代谢的影响
1.4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氮代谢的影响
1.5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旗叶衰老特性的影响
1.6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产量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小麦品种耗水特性的差异
3.1.1 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相对含水量
3.1.2 不同生育阶段耗水量、日耗水量及耗水模系数
3.1.3 全生育期0~200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
3.2 不同小麦品种旗叶光合特性的差异
3.2.1 净光合速率(Pn)
3.2.2 蒸腾速率(Tr)
3.2.3 气孔导度(Gs)
3.2.4 旗叶水分利用效率(WUE_L)
3.3 不同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
3.3.1 旗叶最大光化学效率
3.3.2 旗叶实际光化学效率
3.3.3 旗叶相对电子传递速率
3.3.4 旗叶光化学猝灭系数
3.4 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
3.5 不同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分配的差异
3.5.1 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
3.5.2 成熟期干物质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量
3.5.3 花后营养器官同化物分配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
3.6 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利用特性的差异
3.6.1 花后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及氮素向籽粒的转运
3.6.2 成熟期氮素在各器官中的分配
3.7 不同小麦品种旗叶衰老特性的差异
3.7.1 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
3.7.2 旗叶丙二醛含量(MDA)
3.7.3 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
3.8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及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
4 讨论
4.1 施氮量与不同小麦品种的耗水特性
4.2 施氮量与不同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
4.3 施氮量与不同小麦品种的光合特性
4.4 施氮量与不同小麦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分配
4.5 施氮量与不同小麦品种土壤硝态氮含量
4.6 施氮量与不同小麦品种的氮素积累与分配
4.7 施氮量与不同小麦品种旗叶的衰老特性
4.8 施氮量与不同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及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氮量及减灌对冬小麦旗叶生理参数和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刘志鹏,陈曦,杨梦雅,赵颖佳,肖凯. 麦类作物学报. 2018(02)
[2]减氮适墒对冬小麦土壤硝态氮分布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张嫚,周苏玫,杨习文,周燕,杨蕊,张珂珂,贺德先,尹钧. 中国农业科学. 2017(20)
[3]氮肥施用量对强筋和弱筋小麦干物质积累及灌浆速率的影响[J]. 牛巧龙,曹高燚,万鹏,方明,赖欣,张贵龙,李洁,向春阳.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7(03)
[4]黄土高原旱地夏季休闲期15N标记硝态氮的去向[J]. 夏梦洁,陈竹君,刘占军,周建斌. 土壤学报. 2017(05)
[5]夏闲期覆盖配施氮肥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任爱霞,孙敏,高志强,王培如,薛建福,薛玲珠,雷妙妙.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5)
[6]水氮耦合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运转规律的影响[J]. 张松超,陈慧,黄振江,张迪,石元强,王冀川. 安徽农业科学. 2017(19)
[7]滴灌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J]. 郭丽,王丽英,张彦才,史建硕,李若楠,王艳霞,任燕利. 华北农学报. 2017(03)
[8]不同水氮运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李晶晶,尹钧,李武超,李磊. 河南农业科学. 2017(05)
[9]栽培模式对冬小麦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及转运的影响[J]. 李帅,黄玉芳,安志超,叶优良. 麦类作物学报. 2017(05)
[10]不同施氮量对花后高温春小麦叶绿素含量及荧光特性的影响[J]. 朱荣,慕宇,康建宏,赵晶晶,吴宏亮.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4)
硕士论文
[1]减量施氮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及生理基础[D]. 张微微.南京农业大学 2013
[2]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水氮高效利用栽培技术研究[D]. 宁东峰.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459120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目的意义
1.2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耗水特性的影响
1.3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碳代谢的影响
1.4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氮代谢的影响
1.5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旗叶衰老特性的影响
1.6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产量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小麦品种耗水特性的差异
3.1.1 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相对含水量
3.1.2 不同生育阶段耗水量、日耗水量及耗水模系数
3.1.3 全生育期0~200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
3.2 不同小麦品种旗叶光合特性的差异
3.2.1 净光合速率(Pn)
3.2.2 蒸腾速率(Tr)
3.2.3 气孔导度(Gs)
3.2.4 旗叶水分利用效率(WUE_L)
3.3 不同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
3.3.1 旗叶最大光化学效率
3.3.2 旗叶实际光化学效率
3.3.3 旗叶相对电子传递速率
3.3.4 旗叶光化学猝灭系数
3.4 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
3.5 不同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分配的差异
3.5.1 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
3.5.2 成熟期干物质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量
3.5.3 花后营养器官同化物分配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
3.6 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利用特性的差异
3.6.1 花后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及氮素向籽粒的转运
3.6.2 成熟期氮素在各器官中的分配
3.7 不同小麦品种旗叶衰老特性的差异
3.7.1 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
3.7.2 旗叶丙二醛含量(MDA)
3.7.3 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
3.8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及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
4 讨论
4.1 施氮量与不同小麦品种的耗水特性
4.2 施氮量与不同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
4.3 施氮量与不同小麦品种的光合特性
4.4 施氮量与不同小麦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分配
4.5 施氮量与不同小麦品种土壤硝态氮含量
4.6 施氮量与不同小麦品种的氮素积累与分配
4.7 施氮量与不同小麦品种旗叶的衰老特性
4.8 施氮量与不同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及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氮量及减灌对冬小麦旗叶生理参数和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刘志鹏,陈曦,杨梦雅,赵颖佳,肖凯. 麦类作物学报. 2018(02)
[2]减氮适墒对冬小麦土壤硝态氮分布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张嫚,周苏玫,杨习文,周燕,杨蕊,张珂珂,贺德先,尹钧. 中国农业科学. 2017(20)
[3]氮肥施用量对强筋和弱筋小麦干物质积累及灌浆速率的影响[J]. 牛巧龙,曹高燚,万鹏,方明,赖欣,张贵龙,李洁,向春阳.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7(03)
[4]黄土高原旱地夏季休闲期15N标记硝态氮的去向[J]. 夏梦洁,陈竹君,刘占军,周建斌. 土壤学报. 2017(05)
[5]夏闲期覆盖配施氮肥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任爱霞,孙敏,高志强,王培如,薛建福,薛玲珠,雷妙妙.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5)
[6]水氮耦合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运转规律的影响[J]. 张松超,陈慧,黄振江,张迪,石元强,王冀川. 安徽农业科学. 2017(19)
[7]滴灌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J]. 郭丽,王丽英,张彦才,史建硕,李若楠,王艳霞,任燕利. 华北农学报. 2017(03)
[8]不同水氮运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李晶晶,尹钧,李武超,李磊. 河南农业科学. 2017(05)
[9]栽培模式对冬小麦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及转运的影响[J]. 李帅,黄玉芳,安志超,叶优良. 麦类作物学报. 2017(05)
[10]不同施氮量对花后高温春小麦叶绿素含量及荧光特性的影响[J]. 朱荣,慕宇,康建宏,赵晶晶,吴宏亮.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4)
硕士论文
[1]减量施氮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及生理基础[D]. 张微微.南京农业大学 2013
[2]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水氮高效利用栽培技术研究[D]. 宁东峰.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459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4591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