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高密度及种植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和秸秆饲用品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2-30 16:57
  本论文旨在研究高密度及种植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和饲用秸秆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夏玉米高产栽培措施和秸秆高效利用提供依据。试验采用夏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设置4个种植密度(7.5万株/hm2、9.0万株/hm2、10.5万株/hm2、12.0万株/hm2)为主处理、2种种植方式(等行距、宽窄行)为副处理的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共16个处理,3次重复,进行2年重复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种植方式,分析评价不同处理下两个夏玉米品种光合特性、植株性状、产量和秸秆饲用品质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密度及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籽粒产量、品质的影响两个夏玉米品种产量变化对密度的响应一致,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单株产量显著降低,但群体产量随密度增大显著升高。等行距种植方式下,郑单958在10.5万株/hm2密度产量最高为14623.06 kg/hm2,先玉335在12.0万株/hm2密度产量最高为14845.43kg/hm2

【文章来源】:天津农学院天津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密度及种植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和秸秆饲用品质的影响


高密度及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叶面积系数的影响(2016)

曲线,种植方式,叶面积系数,夏玉米


测定日期图 3-1 高密度及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叶面积系数的影响(2016)Fig. 3-1 The effect of high density and planting methods on LAI of summer maize(2016):A:7.5 万株/hm2; B:9.0 万株/hm2; C: 10.5 万株/hm2; D: 12.0 万株/hm2,下同。2017 年试验结果如图 3-2 所示,叶面积指数随生育时期的变化成单峰曲线,植方式下,两个玉米品种在 8 月 15 日达到最大值,宽窄行种植方式下,先玉 3 15 日达到峰值,郑单 958 LAI 最大值出现时期不同,7.5-9.0 万株/hm2密度在

种植方式,夏玉米,高密度,宽窄行


间 LOV 值差异不显著。除 12.0 万株/hm2密度,郑单 958 宽窄行种植方式下 LOV著高于等行距种植方式,变化范围在 12.20%-37.25%之间,先玉 335 变现相反,除 1株/hm2密度,宽窄行种植方式低于等行距,但差异不显著。图 3-3 高密度及种植方式对夏玉米 LOV 值的影响(2016)Fig. 3-3 The effect of high density and planting methods on LOV of summer maize(2016)如图 3-4 所示,两个夏玉米品种 LOV 值对密度的响应不同。相同种植方式下郑8 LOV 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7.5 万株/hm2密度 LOV 值最大并显著高于 9.5、12.0 万株/hm2,等行距种植方式下分别高出 18.3%、19.4%、16.1%,宽窄行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施氮时期和R/FR比值对玉米生长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韦宝,宋朝玉,王圣健,桑素平,李凤涛,王珍珍,杨锦忠.  中国农学通报. 2018(03)
[2]25个夏玉米品种秸秆饲用品质评价[J]. 陈国强,金海燕,夏璐,王金龙,罗峰,孙守钧,臧凤艳,李子芳,吴锡冬.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7(02)
[3]宽行窄幅错位密播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王静静,贺洪军,张自坤,戴忠民,谭月强,常培培.  玉米科学. 2017(03)
[4]我国玉米生产的时空特征分析[J]. 郭焱,朱俊峰.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7(01)
[5]东北黑土区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玉米产量及养分累积特征[J]. 蔡红光,梁尧,闫孝贡,刘剑钊,袁静超,张洪喜,任军,王立春.  玉米科学. 2016(05)
[6]不同种植密度和空间布局方式对夏玉米灌浆速率和籽粒品质的影响[J]. 王萌,陈国强,金海燕,韩晨光,臧凤艳,李子芳,王金龙,吴锡冬.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5(04)
[7]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的研究[J]. 侯月,王冲,王鹏文.  天津农业科学. 2015(10)
[8]不同行距配置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群体抗性的影响[J]. 苌建峰,张海红,李鸿萍,董朋飞,李潮海.  作物学报. 2016(01)
[9]边际效应对玉米子粒商品品质的影响[J]. 徐艳荣,焦仁海,代秀云,仲义,侯宗运,孙发明,刘兴二.  吉林农业科学. 2015(03)
[10]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冯尚宗,王世伟,彭美祥,刘宁,赵桂涛.  江西农业学报. 2015(03)

博士论文
[1]玉米行间定点扎穴深施追肥机设计与研究[D]. 胡红.中国农业大学 2017
[2]高精度作物冠层结构模型的构建及应用[D]. 侯彤瑜.中国农业大学 2016
[3]品种、氮肥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D]. 邰书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4]栽培措施和生态环境条件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D]. 王鹏文.沈阳农业大学 1996
[5]玉米穗库发育同步性及其调控机理[D]. 关东明.中国农业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氮肥对玉米秸秆饲用品质与籽粒产量耦合规律影响的研究[D]. 陈国强.天津农学院 2017
[2]玉米秸秆收集打捆技术的分析与研究[D]. 王俊棋.吉林农业大学 2016
[3]灌水量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D]. 冯志波.山东农业大学 2014
[4]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粮饲兼用玉米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D]. 陈亮亮.甘肃农业大学 2013
[5]黄土塬区不同玉米品种间作的竞争力分析[D]. 王小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6]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及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D]. 刘伟.山东农业大学 2011
[7]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屈绳娟.南京农业大学 2009
[8]密度对不同类型饲用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路海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58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558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2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