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壮素对不同氮肥水平下华北夏玉米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08 22:46
矮壮素(chlorocholine chloride,CCC)是一种季铵类植物生长延缓剂,具有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根系发育及调控作物养分代谢的功能。针对华北夏玉米施氮量高和氮肥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于2018和2019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河南省新乡试验站进行了矮壮素对不同氮肥水平下华北夏玉米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研究。以京农科728(JNK 728)和中单909(ZD 909)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矮壮素基施处理,副区为施氮处理,氮肥(纯氮)梯度分别设置N0、N1、N2、N3(0 kg hm-2、62.5 kg hm-2、125.0 kg hm-2、187.5 kg hm-2)4个水平。研究CCC基施处理对不同氮肥水平下夏玉米氮素吸收、同化、分配和积累的影响,揭示矮壮素对华北夏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CCC处理降低了夏玉米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且在同等施氮水平,CCC处理下,玉米...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018年-2019年玉米生长季内日降雨量、日平均温度
如图2-2所示,2018、2019年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两个品种玉米产量呈逐渐增加趋势,矮壮素(CCC)处理提高了两个品种玉米产量。JNK 728和ZD 909在N1、N2和N3水平下,CCC处理较常规氮肥两年产量平均分别增加了4.8%、10.5%、2.9%和2.2%、7.8%、1.3%。试验处理中,两个品种玉米均在CN2-CCC处理下产量达最高,JNK 728和ZD 909在2018年的最高产量分别为9977 kg hm-2和10330 kg hm-2,在2019年最高产量分别为12645 kg hm-2和12587 kg hm-2。相比常规氮肥处理中的N3处理,在CN2-CCC处理下,JNK 728和ZD 909两年产量平均分别增加了5.6%和0.4%,而施氮量均较N3施氮水平降低33.4%。图2-2矮壮素对不同氮肥水平下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矮壮素对不同氮肥水平下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稻化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 李丽楠,刘震宇,周明园,蔡泽洲,梁潘潘,徐景丽,陈源,张祥,陈德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6)
[2]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稻田土壤性质及晚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崔新卫,张杨珠,高菊生,高鹏,彭福元. 华北农学报. 2019(06)
[3]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氮素的影响[J]. 范震,田晓飞,翟胜,陈锦秀,丁新惠,张明慧,邓胜男.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4]不同夏玉米品种及其密度对子粒机收质量的影响[J]. 夏来坤,谷利敏,丁勇,张前进,齐建双,薛华政,李丽华,穆心愿,张凤启,张君,唐保军. 玉米科学. 2019(05)
[5]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沿淮平原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稻田氮素的影响[J]. 王静,王允青,张凤芝,吴萍萍,叶寅,万水霞,吕国安,郭熙盛.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5)
[6]晚播条件下施氮量对稻茬小麦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J]. 江东国,黄正来,张文静,马尚宇,樊永惠. 麦类作物学报. 2019(10)
[7]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红壤团聚体及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周芸,李永梅,范茂攀,王自林,徐智,张丹,赵吉霞. 作物杂志. 2019(04)
[8]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川麦冬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李思佳,杨正明,雷飞益,陈雨,张亚琴,周娟,刘志伟,钟佳妮,陈兴福.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04)
[9]施氮量对北疆滴灌春小麦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J]. 王亚,张换换,段燕燕,文雯,王江丽. 南方农业. 2019(22)
[10]冠菌素对玉米籽粒灌浆特性与淀粉合成的调控效应[J]. 鱼海跃,韩紫璇,张钰石,段留生,张明才,李召虎. 作物学报. 2019(10)
博士论文
[1]大豆根系时空分布及垄沟施肥可行性研究[D]. 张晓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1
[2]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优化氮肥管理—从田块到区域尺度[D]. 崔振岭.中国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不同处理对青花菜营养体状态和春化作用的影响[D]. 吴美璇.东北农业大学 2013
[2]密度对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D]. 王方瑞.南京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77421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018年-2019年玉米生长季内日降雨量、日平均温度
如图2-2所示,2018、2019年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两个品种玉米产量呈逐渐增加趋势,矮壮素(CCC)处理提高了两个品种玉米产量。JNK 728和ZD 909在N1、N2和N3水平下,CCC处理较常规氮肥两年产量平均分别增加了4.8%、10.5%、2.9%和2.2%、7.8%、1.3%。试验处理中,两个品种玉米均在CN2-CCC处理下产量达最高,JNK 728和ZD 909在2018年的最高产量分别为9977 kg hm-2和10330 kg hm-2,在2019年最高产量分别为12645 kg hm-2和12587 kg hm-2。相比常规氮肥处理中的N3处理,在CN2-CCC处理下,JNK 728和ZD 909两年产量平均分别增加了5.6%和0.4%,而施氮量均较N3施氮水平降低33.4%。图2-2矮壮素对不同氮肥水平下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矮壮素对不同氮肥水平下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稻化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 李丽楠,刘震宇,周明园,蔡泽洲,梁潘潘,徐景丽,陈源,张祥,陈德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6)
[2]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稻田土壤性质及晚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崔新卫,张杨珠,高菊生,高鹏,彭福元. 华北农学报. 2019(06)
[3]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氮素的影响[J]. 范震,田晓飞,翟胜,陈锦秀,丁新惠,张明慧,邓胜男.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4]不同夏玉米品种及其密度对子粒机收质量的影响[J]. 夏来坤,谷利敏,丁勇,张前进,齐建双,薛华政,李丽华,穆心愿,张凤启,张君,唐保军. 玉米科学. 2019(05)
[5]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沿淮平原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稻田氮素的影响[J]. 王静,王允青,张凤芝,吴萍萍,叶寅,万水霞,吕国安,郭熙盛.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5)
[6]晚播条件下施氮量对稻茬小麦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J]. 江东国,黄正来,张文静,马尚宇,樊永惠. 麦类作物学报. 2019(10)
[7]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红壤团聚体及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周芸,李永梅,范茂攀,王自林,徐智,张丹,赵吉霞. 作物杂志. 2019(04)
[8]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川麦冬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李思佳,杨正明,雷飞益,陈雨,张亚琴,周娟,刘志伟,钟佳妮,陈兴福.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04)
[9]施氮量对北疆滴灌春小麦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J]. 王亚,张换换,段燕燕,文雯,王江丽. 南方农业. 2019(22)
[10]冠菌素对玉米籽粒灌浆特性与淀粉合成的调控效应[J]. 鱼海跃,韩紫璇,张钰石,段留生,张明才,李召虎. 作物学报. 2019(10)
博士论文
[1]大豆根系时空分布及垄沟施肥可行性研究[D]. 张晓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1
[2]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优化氮肥管理—从田块到区域尺度[D]. 崔振岭.中国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不同处理对青花菜营养体状态和春化作用的影响[D]. 吴美璇.东北农业大学 2013
[2]密度对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D]. 王方瑞.南京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77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5774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