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高秆野生稻内生固氮细菌多样性

发布时间:2022-01-27 09:06
  高秆野生稻(Oryza alta)是一种重要的种质资源,其组织内也蕴藏着非常宝贵的功能微生物资源。本实验采用无氮培养基,从高秆野生稻中分离到43株内生固氮菌,结合乙炔还原法测定其固氮酶活性。经固氮酶基因(nifH)的PCR扩增检测,43株内生固氮菌代表菌株均能扩增出固氮酶基因片段。利用IS-PCR DNA指纹图谱和SDS-PAGE全细胞蛋白电泳图谱将获得的菌株聚类为6个类群(I、II、III、IV、V、VI)。对各个类群的代表菌株(ZF3,ZF8,ZF13,ZF15,ZF24,ZF43)进行16S r RNA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类群I属于土生拉乌尔菌(Raoultella terrigena),类群II属于类肺炎克雷伯氏菌类肺炎亚种(Klebsiella quasipnmoniae subsp.quasipneumoniae),类群III属于越南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类群IV的菌株代表肠秆菌属的一个类群(Enterobacter sp.),类群V的菌株属于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类群VI归属于固氮植物... 

【文章来源】:生物多样性. 2020,28(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高秆野生稻内生固氮细菌多样性


高秆野生稻43株内生固氮菌(菌株编号及特征见表1)的IS-PCR指纹图谱聚类(UPGMA)

序列,野生稻,菌株,固氮菌


图1 高秆野生稻43株内生固氮菌(菌株编号及特征见表1)的IS-PCR指纹图谱聚类(UPGMA)图3 高秆野生稻代表菌株碳源利用测定结果的UPGMA聚类分析

序列,野生稻,菌株,聚类分析


图2 基于16S r RNA基因序列的高秆野生稻各类群代表菌株的Neighbor-joining树(分支数字代表自展支持率,标尺代表核苷酸碱基差异为2%,随机抽样计算次数为1,000)2.5 碳源利用(Biolog板)测定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蔗内生菌分离鉴定及功能多样性研究[J]. 刘鲁峰,寸海春,何鹏飞,狄义宁,吴毅歆,何丽莲,李富生,何月秋.  热带作物学报. 2019(06)
[2]一株高效甘蔗内生固氮菌NN08200的鉴定及其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J]. 史国英,曾泉,农泽梅,叶雪莲,岑贞陆,李杨瑞,胡春锦.  微生物学通报. 2019(06)
[3]野生稻内生固氮菌多样性研究进展[J]. 刘丽辉,蒋慧敏,王佩旋,唐小钰,彭桂香,谭志远.  生物技术进展. 2017(06)
[4]藤县药用野生稻内生固氮菌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J]. 胡文哲,谭泽文,王勇,徐羡微,谭志远.  生物技术通报. 2016(06)
[5]越南伯克霍尔德氏菌B418杀线虫活性产物的分离鉴定[J]. 王贻莲,陈凯,李哲,吴远征,郭凯,李纪顺,杨合同.  植物保护. 2014(04)
[6]门多萨假单胞菌DS04-T对PHBV降解性能研究[J]. 高佳,姜虎生,王战勇.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3(03)
[7]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 P10脂肪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酵母中的表达[J]. 王建荣,陈丽芝,罗长财,钟开新,聂金梅,李阳源.  食品工业科技. 2013(12)
[8]细菌聚类新方法:ddT聚类技术分析香根草联合固氮菌多样性[J]. 赵现伟,彭桂香,张志英,邱永雄,张泽民,张桂权,谭志远.  科学通报. 2010(07)
[9]越南伯克霍尔德氏工程菌株B418-37的温室防病增产效果[J]. 陈凯,李纪顺,杨合同,魏艳丽,黄玉杰,周红姿.  山东农业科学. 2008(07)
[10]禾本科草坪草固氮菌株筛选及部分特性初步研究[J]. 田宏,张德罡,姚拓,席琳乔.  中国草地. 2005(05)

硕士论文
[1]生物修复作用菌的竞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D]. 王晓熙.中国海洋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12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612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a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