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硫互作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27 21:04
为揭示水硫互作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17年夏玉米生育期间,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饮马泉试验站和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试验,对夏玉米的生长特性、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分析,本试验以郑单958为研究对象,设置S0(不施硫)、S1(施硫,60 kg/ha)两个硫供应水平和灌水次数分别为花期不灌水(W0)、花期灌1水(W1,灌溉总量为90 mm)、花后灌2水(开花期、花后15天,W2,灌溉总量为180 mm)、花后灌3水(开花期、花后15天、花后30天,W3,灌溉总量为270 mm)4个灌溉水平(每次灌溉量均为90 mm),共8个试验处理,本试验在防雨棚内的水分池内进行,可为夏玉米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硫互作对夏玉米生长动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随玉米花后生育期的进行,各个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呈下降趋势,以W0处理下降趋势最为显著。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叶面积指数的下降趋势减缓,增加灌水次数对叶面积指数有显著增加效果。在成熟期,S1处理可显著提高各灌溉处理下的叶面积指数,增加幅度为6.7%-10.2%,平均为8.1%,各处理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各处理的大小顺序为W...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干旱条件下硫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J]. 孙旭东,张慧,薛艳芳,温立玉,李宗新,刘开昌. 玉米科学. 2017(01)
[2]不同水分条件下硫肥对玉米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J]. 孙旭东,张慧,薛艳芳,温立玉,李宗新,刘开昌. 山东农业科学. 2016(11)
[3]氮肥与水分互作对黑龙江半干旱区玉米氮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张兴梅,周攒义,殷奎德,孙跃春,李佐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04)
[4]水氮互作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郭群善,贺玮. 节水灌溉. 2016(05)
[5]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及氮素平衡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刘敏,宋付朋,卢艳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2)
[6]灌水与氮硫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 刘超,张国钊,朱慧杰,朱云集. 河南农业科学. 2015(01)
[7]铜胁迫下硫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及MDA含量的影响[J]. 孔大为,贾蓉,周莉娜. 西北农业学报. 2013(05)
[8]施氮量和灌溉方式的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J]. 张自常,李鸿伟,曹转勤,王志琴,杨建昌. 作物学报. 2013(01)
[9]不同灌水条件下施硫对冬小麦碳、氮、硫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张辉,朱云集,田文仲,谢迎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04)
[10]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下的世界政治格局[J]. 姜冬梅,刘滨. 环境保护. 2011(Z1)
博士论文
[1]氮、钾、甜菜碱对提高作物抗旱性的效果及其生理机制[D]. 张立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水氮交互对滴灌玉米水分、养分利用及产量影响[D]. 郭丙玉.石河子大学 2015
[2]吉林半干旱地区玉米水肥耦合效应研究[D]. 王成双.吉林大学 2013
[3]硫营养对环境胁迫下作物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D]. 许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4]硫营养对作物生理抗旱性指标的影响[D]. 邵丽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5]灌溉对冬小麦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房全孝.山东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13085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干旱条件下硫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J]. 孙旭东,张慧,薛艳芳,温立玉,李宗新,刘开昌. 玉米科学. 2017(01)
[2]不同水分条件下硫肥对玉米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J]. 孙旭东,张慧,薛艳芳,温立玉,李宗新,刘开昌. 山东农业科学. 2016(11)
[3]氮肥与水分互作对黑龙江半干旱区玉米氮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张兴梅,周攒义,殷奎德,孙跃春,李佐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04)
[4]水氮互作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郭群善,贺玮. 节水灌溉. 2016(05)
[5]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及氮素平衡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刘敏,宋付朋,卢艳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2)
[6]灌水与氮硫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 刘超,张国钊,朱慧杰,朱云集. 河南农业科学. 2015(01)
[7]铜胁迫下硫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及MDA含量的影响[J]. 孔大为,贾蓉,周莉娜. 西北农业学报. 2013(05)
[8]施氮量和灌溉方式的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J]. 张自常,李鸿伟,曹转勤,王志琴,杨建昌. 作物学报. 2013(01)
[9]不同灌水条件下施硫对冬小麦碳、氮、硫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张辉,朱云集,田文仲,谢迎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04)
[10]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下的世界政治格局[J]. 姜冬梅,刘滨. 环境保护. 2011(Z1)
博士论文
[1]氮、钾、甜菜碱对提高作物抗旱性的效果及其生理机制[D]. 张立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水氮交互对滴灌玉米水分、养分利用及产量影响[D]. 郭丙玉.石河子大学 2015
[2]吉林半干旱地区玉米水肥耦合效应研究[D]. 王成双.吉林大学 2013
[3]硫营养对环境胁迫下作物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D]. 许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4]硫营养对作物生理抗旱性指标的影响[D]. 邵丽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5]灌溉对冬小麦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房全孝.山东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13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6130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