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中国东北及安徽省紫花苜蓿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6 04:36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东北、东部地区开始大面积种植紫花苜蓿。本文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安徽五省13个县市采集分离到的114株紫花苜蓿根瘤菌进行多样性研究,并分析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以揭示这些地区苜蓿根瘤菌的种群结构及主要影响因子,为筛选高效的苜蓿根瘤菌菌剂以及根瘤菌进化机制的研究奠定科学基础。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最佳灭活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70℃高温处理6天的苜蓿种子在无菌基质上种植后,其根部不结瘤或结少量无效根瘤。该方法为根瘤菌土壤捕捉实验、根瘤菌回接试验提供技术保障。IGS rRNA基因PCR-RFLP分析表明,114株苜蓿根瘤菌分属于12种IGS型,具有较高的IGS型多样性。进行不同IGS型代表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在66%水平上,可以将安徽特有的IGS型(IGS2,3,4)与其它IGS型分开,说明东北地区与东部安徽地区IGS类群存在分化现象。本研究中112株根瘤菌属于Sinorhizobiummeliloti,为优势种,其余2株菌株属于Rhizobium属,分别为R.alkalisoli和R.galclium,该种根瘤菌首次在中国苜蓿根瘤中获...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东北及安徽省紫花苜蓿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图1-1根毛的识别与侵染线的发育[13]??NFR1和NFR5:结瘤因子受体蛋白,NORK和DMI1:受体复合体??

根瘤,苜蓿,种子,种子带菌


?中国东北及安徽省紫花苜蓿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宄???对于农牧806紫花苜蓿种子,70°C高温处理和-20°C低温处理能将种子带菌率降??低至对照组的一半以下,高温6天的处理能够将种子带菌率降至最低,为3.0%。但是??乙醇-次氯酸钠消毒方法只能将种子带菌率减少到11.5%,与对照组14%差别不大。从??种子平均结瘤数数据上来看,70°C处理6天的种子种植后不结根瘤或无效根瘤。乙醇??-次氯酸钠处理未降低结瘤数(表3-2)。??K??A?B??图3-1对照组苜蓿种子长出的有效根瘤(A)及70°C处理6d后苜蓿种子不结根瘤(B)??Fig.?3-1?The?effect?nodule?from?ck?(A)??and?the?root?from?the?seed?after?high?temperature?(B)??3.2中国东北及安徽地区苜蓿根瘤菌遗传多样性??3.2.1菌株分离结果??2014年到2016年,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安徽五省进行紫花苜蓿根??瘤及土壤采集。从苜蓿的新鲜根瘤中分离根瘤菌,2-7天后可在YMA培养基生长。根??瘤菌在YMA-刚果红培养基上呈现出不吸收或微吸收刚果红的状态(图3-2)。??34??

菌落形态,根瘤菌,刚果,菌落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纖??图3-2?YMA-刚果红培养基上的根瘤菌菌落形态??左侧白色菌落不吸收刚果红,为根瘤菌;右侧紫红色菌落吸收刚果红则不是根瘤菌??Fig.3-2?The?colony?shape?feature?of?rhizobia?isolates??On?the?left,?white?bacterial?colony?is?rhizobia?while?red?bacterial?colony?is?not?rhizobia?on?the?right??、:f?33%??:黑龙n??",6%??8%??图3-3各省份根瘤菌占比图??Fig.?3-3?The?proportion?of?rhizobia?from?each?province?of?rhizobia??分离得到114株根瘤菌(表3-5)。各省份分离得的根瘤菌占比如图3-3所示,从??吉林盛安徽盛辽宁省分离得的根瘤菌占总根瘤菌的比例分别为34%、33%、19%。??3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波处理构建不感染内生真菌德兰臭草种群的方法探讨[J]. 施宠,张蕊思,黄长福,邢圆通,安沙舟.  草地学报. 2016(05)
[2]氮循环与中国农业氮管理[J]. 王敬国,林杉,李保国.  中国农业科学. 2016(03)
[3]根瘤菌系统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陈文峰.  微生物学通报. 2016(05)
[4]生物固氮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张武,杨琳,王紫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5(05)
[5]花生根瘤菌剂的肥料效应研究[J]. 王永长,杨庆锋,张亚平,杜迎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15(06)
[6]长期施肥对黑土大豆根瘤菌群体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J]. 关大伟,李力,姜昕,马鸣超,曹凤明,周宝库,李俊.  生物多样性. 2015(01)
[7]充分利用生物固氮 减少氮肥用量[J]. 陈文新.  中国农资. 2014(08)
[8]不同磷水平对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和根瘤固氮特性的影响[J]. 齐敏兴,刘晓静,张晓磊,刘艳楠.  草地学报. 2013(03)
[9]论苜蓿的起源与传播[J]. 李平,孙杰,邢建军.  内蒙古草业. 2012(01)
[10]根瘤菌菌剂的研究与开发现状[J]. 管凤贞,邱宏端,陈济琛,林新坚.  生态学杂志. 2012(03)

博士论文
[1]新疆鹰嘴豆根瘤菌的生物学特征研究[D]. 张俊杰.中国农业大学 2013
[2]甘肃寒旱区苜蓿根瘤菌促生能力影响因子分析及高效促生菌株筛选研究[D]. 师尚礼.甘肃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山东花生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及高效共生固氮菌株的筛选[D]. 吴海龙.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6
[2]川西高寒地区苜蓿和无翅山黧豆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地位研究[D]. 葛勇.四川农业大学 2013
[3]西北地区天蓝苜蓿根瘤菌系统发育研究[D]. 冯春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4]甘肃不同生态区域苜蓿根瘤菌筛选菌株常规鉴定与分子鉴定[D]. 张小甫.甘肃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27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627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9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