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深松(耕)时期与方式对砂姜黑土耕层养分和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22 10:01
  在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轮作下,设置5个深松(耕)时期与方式结合处理,分别为秋季旋耕+夏季免耕(ART+SNT,对照)、秋季深松+夏季免耕(ASS+SNT)、秋季深耕+夏季免耕(ADMP+SNT)、秋季深耕+夏季下位深松(ADMP+SSSS)和秋季深耕+夏季侧位深松(ADMP+SSSL),研究深松(耕)时期与方式对砂姜黑土耕层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筛选砂姜黑土区适宜的土壤耕作制度,为提升砂姜黑土地力和作物持续增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深松(耕)能够增加15~40 cm土层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冬小麦、夏玉米产量,且深松(耕)对冬小麦季的影响大于夏玉米季。秋季深耕+夏季深松处理对土壤养分提升和作物增产的效果均高于单一秋季深松(耕)处理。与单一秋季深松(耕)处理相比,秋季深耕+夏季深松处理15~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0.5%、6.6%、12.3%和6.0%,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提高3.6%。5个处理中,以秋季深耕+夏季侧位深松处理对土壤养分的改良效果最佳,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最高。秋季深耕+夏季侧位... 

【文章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2020,49(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深松(耕)时期与方式对砂姜黑土耕层养分和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深松(耕)时期与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秸秆还田对酸性水稻土培肥增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研究[J]. 邬石根.  土壤与作物. 2017(04)
[2]深松对乌拉尔甘草根际土壤养分以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张志政,马淼,张旭龙.  生态学报. 2017(15)
[3]周年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农田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谢迎新,靳海洋,李梦达,翟羽雪,王永华,谢耀丽,李向东,夏来坤,王晨阳,郭天财,贺德先.  作物学报. 2016(10)
[4]深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对不同质地土壤肥力的影响[J]. 冀保毅,赵亚丽,郭海斌,李传保,穆心愿,李潮海.  玉米科学. 2015(04)
[5]深耕改善砂姜黑土理化性状提高小麦产量[J]. 谢迎新,靳海洋,孟庆阳,王永华,王晨阳,贺德先,郭天财.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0)
[6]豆麦轮作下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酶活性的影响[J]. 吕瑞珍,黄明,熊瑛,李友军,张均,孙华尊.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1)
[7]轮耕体系对黄土台塬麦玉轮作土壤生产性能的影响[J]. 王玉玲,李军,柏炜霞.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1)
[8]高量秸秆不同深度还田对黑土有机质组成和酶活性的影响[J]. 矫丽娜,李志洪,殷程程,王晓飞,辛士颖,于磊.  土壤学报. 2015(03)
[9]利于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耕作方式研究[J]. 王玉玲,李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05)
[10]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战秀梅,彭靖,李秀龙,李亭亭,韩晓日,宋涛,潘全良.  华北农学报. 2014(03)



本文编号:3639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639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7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