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水稻Wx mp 背景下SSⅡa和SSⅢa等位变异及其互作对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8-04 10:19
  为了明确Wxmp基因背景下不同半糯粳稻品质差异的原因,以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SSⅢa表现多态性而其他淀粉合成相关基因无多态性的武粳13和关东194 (Milky Princess)杂交后代衍生的64个半糯品系为材料,分析了Wxmp基因背景下, SSⅡa和SSⅢa基因等位变异对直链淀粉含量(amylose content, AC)、胶稠度(gel consistency, GC)、糊化温度(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GT)及RVA谱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SSⅡa和SSⅢa等位变异对AC、GC、GT和RVA谱特征值都有显著影响,且2个基因间存在互作效应。SSⅡa2和SSⅢa2 (2表示该基因来源于非半糯亲本武粳13)有使AC增高的趋势,分别使AC提高1.87%和1.23%, 2年结果基本接近。单个SSⅡa和SSⅢa等位变异对GT无显著影响,而基因型SSⅡa1SSⅢa1(1表示该基因来源于半糯亲本关东194)的GT比SSⅡa2SSⅢa2高1.34℃,达显著水平,表明2个基因的互作对GT有显著影响。GC在不同基因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SSⅡa2和SSⅢa1可...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材料的种植与试验设计
    1.3 基因型检测
    1.4 稻米理化性状的测定
    1.5 稻米RVA谱特征值的测定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材料的基因型检测结果
        2.1.1 Wxmp基因型的检测
        2.1.2 SSIIa和SSIIIa基因型的检测
    2.2 Wxmp背景下不同SSIIa和SSIIIa基因型蒸煮食味品质的变异
        2.2.1 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糊化温度的变异
        2.2.2 RVA谱特征值的变异
    2.3 SSIIa和SSIIIa不同等位基因蒸煮食味品质的效应分析
        2.3.1 直链淀粉含量
        2.3.2 糊化温度与胶稠度
3 讨论
    3.1 SSIIa和SSIIIa的遗传效应
    3.2 SSIIa与SSIIIa间的互作效应
    3.3 本研究结果在优良食味粳稻品质改良中的应用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Wxmp基因背景下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去分支酶基因PUL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J]. 姚姝,张亚东,刘燕清,赵春芳,周丽慧,陈涛,赵庆勇,朱镇,Balakrishna PILLAY,王才林.  中国水稻科学. 2020(03)
[2]近40年我国水稻育成品种分析[J]. 鄂志国,程本义,孙红伟,汪玉军,朱练峰,林海,王磊,童汉华,陈红旗.  中国水稻科学. 2019(06)
[3]优良食味抗病高产晚粳稻新品种南粳3908的选育和栽培技术[J]. 陈涛,张亚东,赵庆勇,朱镇,姚姝,周丽慧,赵凌,赵春芳,王波,王才林.  江苏农业科学. 2019(19)
[4]南粳系列水稻品种的食味品质与稻米理化特性[J]. 赵春芳,岳红亮,黄双杰,周丽慧,赵凌,张亚东,陈涛,朱镇,赵庆勇,姚姝,梁文化,路凯,王才林.  中国农业科学. 2019(05)
[5]“南粳272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J]. 吴俊生,蔡锋,王才林.  上海农业科技. 2019(01)
[6]Wx基因与SSⅢ-2基因互作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J]. 杨博文,向珣朝,许顺菊,许亮,王茜.  西北植物学报. 2017(05)
[7]氮肥用量和播期对优良食味粳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J]. 姚姝,于新,周丽慧,陈涛,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春芳,赵凌,王才林.  中国水稻科学. 2016(05)
[8]水稻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分子标记的筛选与利用[J]. 刘燕清,强新涛,赵春芳,于新,姚姝,周丽慧,陈涛,赵庆勇,朱镇,张亚东,王才林.  江苏农业学报. 2015(03)
[9]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9108的选育与利用[J]. 王才林,张亚东,朱镇,姚姝,赵庆勇,陈涛,周丽慧,赵凌.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9)
[10]利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技术检测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mq[J]. 陈涛,骆名瑞,张亚东,朱镇,赵凌,赵庆勇,周丽慧,姚姝,于新,王才林.  中国水稻科学. 2013(05)

硕士论文
[1]水稻淀粉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应用[D]. 万映秀.四川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69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669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c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