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蹄层孔菌和斑褐孔菌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5 19:08
木蹄层孔菌(Fomes fomentarius)是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层孔菌属(Fomes)真菌,斑褐孔菌[Fuscoporia punctata(Fr.)Curnn]属于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褐孔菌属(Fuscoporia)。木蹄层孔菌与斑褐孔菌都是生长在阔叶树上,且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大型药用真菌。木蹄层孔菌的药用部位子实体在民间可治疗食道癌等疾病;斑褐孔菌已有报道显示具有治疗心律不齐等药理特性,但斑褐孔菌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鲜有报道。为了深入认识这两种大型真菌药效物质基础,本课题研究了木蹄层孔菌和斑褐孔菌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分离获得单体化合物,发现新颖化合物结构和筛选活性成分,为挖掘大型药用真菌中先导分子创制新药以及利用其资源开发产品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硅胶柱、反相ODS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药用真菌子实体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从木蹄层孔菌中分离得到1 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附件
1 引言
1.1 大型药用真菌资源及其天然产物研究
1.2 木蹄层孔菌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1 木蹄层孔菌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1.2.2 木蹄层孔菌主要的生物活性
1.3 褐孔菌属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3.1 褐孔菌属的主要化学成分
1.3.2 褐孔菌属的主要生物活性
1.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图
2 木蹄层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材料
2.1.2 仪器设备与试剂
2.2 提取与分离方法
2.2.1 提取方法
2.2.2 分离方法
2.2.3 分离过程
2.3 结构鉴定方法
2.3.1 核磁共振
2.3.2 质谱
2.3.3 旋光度
2.3.4 紫外吸收波长
2.3.5 红外吸收波长
2.4 活性测定的方法
2.4.1 α-糖苷酶抑制活性
2.4.2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活性
2.4.3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2.4.4 抑菌活性
2.5 木蹄层孔菌子实体结果与分析
2.5.1 木蹄层孔菌子实体的化学成分
2.5.2 化合物结构
2.5.3 化合物6结构解析
2.5.4 单体化合物的波谱数据
2.5.5 木蹄层孔菌子实体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2.6 讨论与小结
3 斑褐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材料
3.1.2 仪器设备与试剂
3.2 提取与分离方法
3.2.1 提取方法
3.2.2 分离方法
3.2.3 分离过程
3.3 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
3.4 活性测定的方法
3.4.1 α-糖苷酶抑制活性
3.4.2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活性
3.4.3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3.4.4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1B)抑制活性
3.5 斑褐孔菌子实体结果与分析
3.5.1 斑褐孔菌子实体的化学成分
3.5.2 化合物结构
3.5.3 聚酮类化合物(化合物20)结构解析
3.5.4 化合物25结构解析
3.5.5 单体化合物的波谱数据
3.5.6 斑褐孔菌子实体的生物活性
3.6 讨论与小结
4 结论与创新点
4.1 结论
4.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
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发表的文章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7年中国天然产物化学研究进展(下)[J]. 杨国勋,熊娟,胡金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8(06)
[2]桦褐孔菌降血糖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吴宇锋,颜美秋. 中药材. 2018(11)
[3]南方灵芝子实体化学成分研究[J]. 葛亚哲,马青云,孔凡栋,谢晴宜,安昶亮,郁志芳,赵友兴. 中国中药杂志. 2019(03)
[4]2017年中国天然产物化学研究进展(上)[J]. 杨国勋,熊娟,胡金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8(05)
[5]3,4-二羟基苯乙酮通过AMPK途径降低肝细胞及肝脏组织的甘油三酯含量[J]. 张代娟,刘江月,王建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8(10)
[6]可作为天然产物资源的药用植物研究进展(英文)[J]. Henry Ivanz A.Boy,Alfred Joshua H.Rutilla,Kimbberly A.Santos,Allister Matthew T.Ty,Alicia I.Yu,Tooba Mahboob,Jitbanjong Tangpoong,Veeranoot Nissapatorn.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18(02)
[7]药用真菌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 钱宇,乔辉,郑天军,唐晨豪,孙佳愉,刘文洪.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8(02)
[8]药用真菌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高琴琴,包海鹰. 菌物研究. 2018(02)
[9]牛尾菜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J]. 龚韦凡,邹大江,高瑞锡,黄先菊,杨光忠,李竣. 中药材. 2017(07)
[10]桑黄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 丁云云,刘锋,施超,张月,李宁. 中国中药杂志. 2016(16)
硕士论文
[1]木蹄层孔菌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与开发[D]. 李旭阳.吉林农业大学 2013
[2]两株海洋共附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李丹.中国海洋大学 2012
[3]姜黄素类似物的合成及其对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研究[D]. 涂增清.广东工业大学 2011
[4]粗毛褐孔菌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D]. 杨修镇.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
[5]木蹄层孔菌乙醇提取物(EEF)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D]. 刘量.安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10192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附件
1 引言
1.1 大型药用真菌资源及其天然产物研究
1.2 木蹄层孔菌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1 木蹄层孔菌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1.2.2 木蹄层孔菌主要的生物活性
1.3 褐孔菌属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3.1 褐孔菌属的主要化学成分
1.3.2 褐孔菌属的主要生物活性
1.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图
2 木蹄层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材料
2.1.2 仪器设备与试剂
2.2 提取与分离方法
2.2.1 提取方法
2.2.2 分离方法
2.2.3 分离过程
2.3 结构鉴定方法
2.3.1 核磁共振
2.3.2 质谱
2.3.3 旋光度
2.3.4 紫外吸收波长
2.3.5 红外吸收波长
2.4 活性测定的方法
2.4.1 α-糖苷酶抑制活性
2.4.2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活性
2.4.3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2.4.4 抑菌活性
2.5 木蹄层孔菌子实体结果与分析
2.5.1 木蹄层孔菌子实体的化学成分
2.5.2 化合物结构
2.5.3 化合物6结构解析
2.5.4 单体化合物的波谱数据
2.5.5 木蹄层孔菌子实体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2.6 讨论与小结
3 斑褐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材料
3.1.2 仪器设备与试剂
3.2 提取与分离方法
3.2.1 提取方法
3.2.2 分离方法
3.2.3 分离过程
3.3 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
3.4 活性测定的方法
3.4.1 α-糖苷酶抑制活性
3.4.2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活性
3.4.3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3.4.4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1B)抑制活性
3.5 斑褐孔菌子实体结果与分析
3.5.1 斑褐孔菌子实体的化学成分
3.5.2 化合物结构
3.5.3 聚酮类化合物(化合物20)结构解析
3.5.4 化合物25结构解析
3.5.5 单体化合物的波谱数据
3.5.6 斑褐孔菌子实体的生物活性
3.6 讨论与小结
4 结论与创新点
4.1 结论
4.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
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发表的文章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7年中国天然产物化学研究进展(下)[J]. 杨国勋,熊娟,胡金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8(06)
[2]桦褐孔菌降血糖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吴宇锋,颜美秋. 中药材. 2018(11)
[3]南方灵芝子实体化学成分研究[J]. 葛亚哲,马青云,孔凡栋,谢晴宜,安昶亮,郁志芳,赵友兴. 中国中药杂志. 2019(03)
[4]2017年中国天然产物化学研究进展(上)[J]. 杨国勋,熊娟,胡金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8(05)
[5]3,4-二羟基苯乙酮通过AMPK途径降低肝细胞及肝脏组织的甘油三酯含量[J]. 张代娟,刘江月,王建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8(10)
[6]可作为天然产物资源的药用植物研究进展(英文)[J]. Henry Ivanz A.Boy,Alfred Joshua H.Rutilla,Kimbberly A.Santos,Allister Matthew T.Ty,Alicia I.Yu,Tooba Mahboob,Jitbanjong Tangpoong,Veeranoot Nissapatorn.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18(02)
[7]药用真菌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 钱宇,乔辉,郑天军,唐晨豪,孙佳愉,刘文洪.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8(02)
[8]药用真菌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高琴琴,包海鹰. 菌物研究. 2018(02)
[9]牛尾菜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J]. 龚韦凡,邹大江,高瑞锡,黄先菊,杨光忠,李竣. 中药材. 2017(07)
[10]桑黄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 丁云云,刘锋,施超,张月,李宁. 中国中药杂志. 2016(16)
硕士论文
[1]木蹄层孔菌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与开发[D]. 李旭阳.吉林农业大学 2013
[2]两株海洋共附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李丹.中国海洋大学 2012
[3]姜黄素类似物的合成及其对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研究[D]. 涂增清.广东工业大学 2011
[4]粗毛褐孔菌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D]. 杨修镇.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
[5]木蹄层孔菌乙醇提取物(EEF)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D]. 刘量.安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10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7101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