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植高光效玉米光合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5 20:07
  本研究拟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植系统中以前期筛选出来的套作高光效玉米品种荣玉1210(S1210,净作产量≥7500 kg hm-2,套作减产率5%左右),套作低光效玉米品种众望玉18(Z18,净作产量≥7500 kg hm-2,套作减产率20%左右)为材料,通过设置3个窄行行距(20 cm,40 cm以及净作)来创造不同的光分布环境,探索不同处理下套作高光效品种在光能吸收、传递和转换的实际过程以及光合酶活性变化等的差异。以期从光合特性方面揭示套作高光效玉米的增产效应及机理,为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植模式下,套作高光效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套作高光效玉米群体光分布的特征套作高光效玉米S1210在吐丝期和灌浆期穗位叶中下部(0-100 cm)的透光优于Z18,无论套作还是净作种植中,穗位叶下层、穗位叶层的透光率较Z18分别显著提高1.72%~65.83%、12.51%~77.56%,且随着窄行行距减小,S1210中下部透光率的降低幅度小于Z18,两品种透光率分别显著降低7.52%~31.74%、12.37%~68.47...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光效作物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1.2.2 高光效作物的形态特征
        1.2.3 高光效作物的生理特性
        1.2.4 高光效作物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1.3 研究切入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基本概况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形态特征
        2.4.2 叶片解剖结构
        2.4.3 叶绿体超微结构观测
        2.4.4 光截获
        2.4.5 光合碳同化
        2.4.6 产量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套作高光效玉米群体光环境
        3.1.1 光分布
        3.1.2 透光率
    3.2 套作高光效玉米的叶形态与叶绿体结构
        3.2.1 叶面积
        3.2.2 叶解剖结构
        3.2.3 叶绿体超微结构
    3.3 套作高光效玉米光合特性
        3.3.1 光合参数
        3.3.2 光响应曲线及模拟参数
    3.4 套作高光效玉米光合色素及荧光参数
        3.4.1 叶绿素
        3.4.2 叶绿素荧光参数
    3.5 套作高光效玉米光合酶活性
        3.5.1 RuBP羧化酶
        3.5.2 PEPCASE酶活性
        3.5.3 CA酶活性
        3.5.4 PPDK酶活性
        3.5.5 NADP-ME酶活性
    3.6 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
4 讨论
    4.1 套作高光效玉米群体内光分布特征
    4.2 套作高光效玉米形态特征
    4.3 套作高光效玉米生理特性
    4.4 套作高光效玉米产量效应及增产机理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氮磷配施对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种间作用、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J]. 曾瑾汐,文熙宸,Muhammad Ali Raza,陈国鹏,陈诚,彭霄,马艳玮,李丽,官思成,杨文钰,王小春.  草业学报. 2017(07)
[2]3个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品系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及模型拟合[J]. 索荣臻,王明玖,刘雪骄,王连生,周莹.  大豆科学. 2017(04)
[3]中国玉米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少昆,赵久然,董树亭,赵明,李潮海,崔彦宏,刘永红,高聚林,薛吉全,王立春,王璞,陆卫平,王俊河,杨祁峰,王子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1)
[4]套作荫蔽对苗期大豆叶片结构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J]. 范元芳,杨峰,刘沁林,谌俊旭,王锐,罗式伶,杨文钰.  作物学报. 2017(02)
[5]外源一氧化氮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J]. 邵瑞鑫,李蕾蕾,郑会芳,张寄阳,杨慎娇,马野,信龙飞,苏小雨,冉午玲,毛俊,郑博元,杨青华.  中国农业科学. 2016(02)
[6]冬麦春播条件下旗叶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J]. 徐澜,高志强,安伟,李彦良,焦雄飞,王创云.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1)
[7]行距配置对套作大豆冠层光环境及其形态特征和产量的影响[J]. 高仁才,杨峰,廖敦平,苏本营,崔亮,邓传蓉,杨文钰.  大豆科学. 2015(04)
[8]施氮量和遮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及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J]. 潘圣刚,闻祥成,莫钊文,段美洋,董浩然,黄贵兴,田华,唐湘如.  中国水稻科学. 2015(02)
[9]不同氮肥水平下玉米光响应曲线模型的比较[J]. 王帅,韩晓日,战秀梅,杨劲峰,刘轶飞,王月,李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06)
[10]三叶爬山虎叶片解剖结构和光合生理特性对3种生境的响应[J]. 吴涛,耿云芬,柴勇,郝佳波,袁春明.  生态环境学报. 2014(10)

博士论文
[1]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光截获及光合特性的影响[D]. 刘铁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2
[2]小麦/玉米不同复合群体对光合器官生态生理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D]. 党红凯.河北农业大学 2010
[3]弱光、低温胁迫对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光合作用的影响[D]. 张广华.河北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干旱对玉米光合生理及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D]. 王接弟.石河子大学 2014
[2]延边地区不同梨品种解剖结构与抗寒性关系的研究[D]. 常红伟.东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10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710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b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