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紫花苜蓿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

发布时间:2023-02-18 13:06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最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解析苜蓿重要性状的遗传特性、开展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对苜蓿的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试验以早熟低产和晚熟高产紫花苜蓿的杂交F1代为材料,对亲本及杂交群体的农艺性状进行了多年多点测定。采用多元分析法和主多基因分析研究苜蓿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特性,构建了较高密度的遗传图谱并对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QTL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对紫花苜蓿杂交F1代不同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鲜重、干重、分枝数、株高、节间长、茎粗、主茎节数和茎叶比的频率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相关分析表明,分枝数、株高与鲜重、干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花期、叶型、茎叶比、主茎节数的广义遗传力均在90%以上,产量和株高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67%和60.3%,分枝数最小仅为20%。2.主多基因遗传分析表明,茎粗的最适遗传模型为2MG-ADI,两年中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3.24%和34.32%,茎叶比的最适遗传模型为2MG-ADI,两年中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1.61%和32.68%,因此茎粗和茎叶比主要受...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紫花苜蓿育种研究进展
    1.2 紫花苜蓿重要农艺性状研究
    1.3 紫花苜蓿的遗传特性
    1.4 分子标记概述
    1.5 苜蓿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1.6 苜蓿QTL定位研究进展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紫花苜蓿作图群体的农艺性状多元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点的气候概况
        2.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亲本及杂交F1代群体的农艺性状
        2.3.2 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2.3.3 农艺性状广义遗传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紫花苜蓿作图群体农艺性状主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3.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干重的主-多遗传模型分析
        3.3.2 分枝数的主-多遗传模型分析
        3.3.3 株高的主-多遗传模型分析
        3.3.4 茎粗的主-多遗传模型分析
        3.3.5 茎叶比的主-多遗传模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紫花苜蓿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DNA提取
        4.2.3 引物筛选
        4.2.4 基因分型
        4.2.5 GBS文库构建
        4.2.6 连锁图谱构建
    4.3 结果与分析
        4.3.1 SSR标记引物筛选及基因分型
        4.3.2 SNP标记筛选
        4.3.3 SSR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4.3.4 SNP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4.3.5 物理图谱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紫花苜蓿重要性状的QTL定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基因型测定
        5.2.3 表型测定
        5.2.4 关联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分枝数关联分析
        5.3.2 株高关联分析
        5.3.3 产量关联分析
        5.3.4 节间长关联分析
        5.3.5 茎粗关联分析
        5.3.6 开花期关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讨论
    6.1 影响紫花苜蓿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及遗传力差异
    6.2 遗传模型分析及受环境的影响
    6.3 分子标记在紫花苜蓿遗传图谱构建上的应用
    6.4 数量性状的表型与QTL位点之间的关系
    6.5 QTL的分布规律
    6.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7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致谢



本文编号:3745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745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c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