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半干旱区膜下滴灌玉米水分养分吸收利用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8 19:28
水分和养分是限制半干旱区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半干旱区玉米生长季蒸发量大,降雨量小,土壤贫瘠,导致农作物产量不高以及水肥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水肥一体化具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微环境的作用。本研究在吉林省半干旱区,通过两年大田试验,在自然降水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滴灌方式、不同灌水量、不同施肥量及其相互作用对玉米产量和干物质、氮磷钾吸收积累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玉米需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灌水量与施肥量一定的条件下,除不施肥处理外,膜下滴灌处理(mW1F1-mW2F2)的产量显著高于地上滴灌处理(dW1F1-dW2F2)和传统施肥处理(W0F1-W0F2),表明玉米在适宜的供水量与施肥量条件下,覆膜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以mW1F1(膜下滴灌)为最优处理,在2017年和2018年两年产量分别为12941.9kg/hm2和12234.5kg/hm2;与W0F1处理(传统施肥)相比,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增加2565.9kg/hm2和2094.8 kg/...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1.2.2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2.3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1.2.4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取样时期与方法
2.3.1 植株样品的采集
2.3.2 土壤样品的采集
2.4 测试项目与方法
2.4.1 测试项目
2.4.2 测试方法
2.5 数据分析方法与相关参数计算
2.5.1 数据分析
2.5.2 相关参数计算
2.6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1.1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1.2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3.2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养分吸收积累及利用率影响
3.2.1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3.2.2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磷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3.2.3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钾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3.3 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需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
3.3.1 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需水特性
3.3.2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4.2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3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4.4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763731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1.2.2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2.3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1.2.4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取样时期与方法
2.3.1 植株样品的采集
2.3.2 土壤样品的采集
2.4 测试项目与方法
2.4.1 测试项目
2.4.2 测试方法
2.5 数据分析方法与相关参数计算
2.5.1 数据分析
2.5.2 相关参数计算
2.6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1.1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1.2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3.2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养分吸收积累及利用率影响
3.2.1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3.2.2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磷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3.2.3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钾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3.3 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需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
3.3.1 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需水特性
3.3.2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4.2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3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4.4 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763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7637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