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不同玉豆间距与结瘤品种对套作大豆根瘤固氮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4 03:17
  本研究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条件下,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五个不同的行间距:大豆净作(SS表示净作),套作下行间距分别为30cm(IS30,IS表示玉米大豆套作下的间距)、45cm(IS45)、60cm(IS60)、75cm(IS75);三个不同结瘤强度大豆品种:贡选1号(套作下弱结瘤)、桂夏3号(套作下中结瘤)、南豆25号(套作下强结瘤)。研究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大豆根瘤的数量和鲜重、细胞超微结构、固氮能力的动态变化特征;探明地下地上各部分物质积累与分配和产量的关系,如何协调地下部与地上部的养分运输和利用效率;不同玉豆间距和不同结瘤特性,对大豆各时期的生物量积累、籽粒灌浆参数和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净作的贡选1号,和IS60的桂夏3号有最高的单株荚数,套作下IS45、IS60更有利于单株荚数的增加;净作的单荚粒数低于IS60,套作下的最大值分别为IS60下的贡选1号(2016、2017)和桂夏3号(2016),桂夏3号的单荚粒数最高;IS60的百粒重与净作相比差异不显著,品种差异整体表现为南豆25号>贡选1号>桂夏3号。套作下IS60的产量最高,与净作相比...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符号与中英文对照表
1 前言
    1.1 相关研究进展
        1.1.1 玉米/大豆套作模式
        1.1.2 根瘤与固氮
            1.1.2.1 根瘤菌
            1.1.2.2 大豆根瘤发育与超微结构
            1.1.2.3 根瘤菌固氮作用对豆科作物的影响
        1.1.3 豆科植物根瘤固氮与根瘤形态研究现状
            1.1.3.1 禾豆科间套作的氮素高效利用与生物固氮功能
            1.1.3.2 影响豆科植物根瘤固氮的环境因素
            1.1.3.3 套作与减量施氮对根瘤的影响
        1.1.4 大豆干物质与籽粒灌浆与产量
        1.1.5 间套作模式下大豆地上部与地下部相互影响的研究
    1.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施肥方式、施肥量
    2.4 播种时间
    2.5 测定项目和方法
        2.5.1 大豆根瘤的数目、鲜重及固氮酶活性
        2.5.2 大豆根瘤的超微结构
        2.5.3 大豆各营养器官的生物量
        2.5.4 干物质转移计算方法及统计分析
        2.5.5 籽粒灌浆的测定方法
        2.5.6 大豆产量
        2.5.7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下大豆产量的差异
        3.1.1 大豆产量
        3.1.2 大豆的产量构成
    3.2 不同处理下大豆籽粒灌浆特征
        3.2.1 籽粒灌浆的拟合方程
        3.2.2 籽粒灌浆特征参数
    3.3 不同处理下大豆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移
        3.3.1 大豆干物质积累量
        3.3.2 不同处理下大豆各营养器官的分配率
        3.3.3 不同处理下大豆营养器官(茎+叶)对籽粒的输出率和贡献率
    3.4 不同处理下大豆根瘤固氮能力的变化特点
        3.4.1 大豆根瘤的单位质量固氮酶活性
        3.4.2 大豆根瘤的单株固氮酶活性
    3.5 不同处理对大豆根瘤生长发育的影响
        3.5.1 根瘤数量
        3.5.2 根瘤鲜重
        3.5.3 根瘤超微结构
            3.5.3.1 超微结构下根瘤的生长发育过程
            3.5.3.2 不同放大倍数下的贡选1号超微结构
            3.5.3.3 不同放大倍数下桂夏3号的超微结构
            3.5.3.4 不同放大倍数下南豆25号的超微结构
            3.5.3.5 净作下不同大豆品种的超微结构
            3.5.3.6 IS60下不同大豆品种的超微结构
    3.6 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套作大豆的稳产机制
    4.2 大豆根瘤固氮能力的变化特征
    4.3 大豆根瘤发育的动态变化规律
        4.3.1 大豆根瘤的超微结构
        4.3.2 大豆根瘤的数量与鲜重
5 结论
    5.1 物质积累、籽粒灌浆与产量
    5.2 干物质与根瘤发育和固氮能力
    5.3 玉米/大豆套作优势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表



本文编号:3781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781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e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