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轮耕模式对黄土旱塬春玉米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1-31 07:05
秸秆覆盖深松耕能保护土壤并调节土壤结构,但长期连续深松并不能获得持续增产与培肥土壤效果。为实现持续培肥增产的目的,于2007—2016年在黄土旱塬区连作春玉米田进行了深松轮耕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免耕/翻耕/深松(NT/CT/ST)与深松/翻耕(ST/CT)轮耕处理,并以连续深松(ST)为对照,对比分析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T相比,NT/CT/ST处理机械稳定性团聚体(DR0.25)和水稳定性团聚体(WR0.25)较ST分别显著增加9.2%和21.9%,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显著增加;ST/CT处理WR0.25显著增加了11.9%。在0~20 cm土层,NT/CT/ST和ST/CT处理土壤容重较ST分别显著降低7.0%和11.5%,土壤孔隙度分别增加8.4%和13.9%;在20~40 cm土层,ST/CT处理土壤容重增加了6.9%,土壤孔隙度降低了5.7%。NT/CT/ST比ST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但降低了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NT/CT/ST处理玉...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891178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12008—2016年多年平均月降雨量
本试验于2007年9月—2016年9月进行,试验期间无灌溉措施。试验开始前土壤耕作方式均为传统的翻耕措施。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5m×22.5m=112.5m2,重复3次。试验设置两种深松轮耕模式:免耕/翻耕/深松(NT/CT/ST)和深松/翻耕(ST/CT)....
图2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DR0.25和WR0.25含量
干筛法测定结果表明,NT/CT/ST处理0~40cm土层平均MWD、GMD值较ST分别显著提高8.3%、3.0%,ST/CT处理较ST分别提高7.5%、3.7%(表2)。0~10cm土层,NT/CT/ST、ST/CT显著提升了MWD、GMD值;10~20cm土层,NT/CT....
图32016年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不同耕作模式显著影响土壤养分含量(表3),与ST相比,NT/CT/ST和ST/CT处理0~40cm土层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显著增加,并且以NT/CT/ST处理增幅最大,为16.4%。在0~20cm土层中,与ST相比,NT/CT/ST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但降低了....
图42008—2016年不同耕作模式下春玉米产量变化
0~40cm土层DR0.25(r=0.577)、WR0.25(r=0.621)、土壤全氮(r=0.617)、有机质含量(r=0.643)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与产量的关系最密切,其次为WR0.25和全氮含量。土壤全磷(r=0.218)、全钾含量(r=0.1....
本文编号:3891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8911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