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2-26 20:24
  现代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生产所引发的面源污染、食品安全等诸多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稻蛙生态种养模式是一种水稻生产与养蛙相结合的农业模式,能够降低稻田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稻米品质,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大田试验,对三种不同模式(有机稻蛙种养模式、绿色稻蛙种养模式、常规水稻种植模式)下稻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影响显著。相较于常规水稻种植模式,绿色稻蛙和有机稻蛙种养模式的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9.8%和13.1%,土壤贮水量增加6.2%和12.3%,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5.5%和40.5%,土壤碱解氮含量提高12.8%和56.5%,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0.8%、22.7%;与常规水稻种植模式相比,绿色稻蛙种养模式的土壤有效钾含量降低了2.0%,有机稻蛙种养模式的土壤有效钾含量提高了28.7%。因此,从稻田土壤质量的角度来看,长期的稻蛙生态种养模式可以较大幅度提高稻田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提升土壤品质。2、不同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特性有影响显著。与常规水稻种植模式相比,绿色稻蛙和有机稻蛙种养...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发展概况
    1.3 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对稻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1.4 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设置
        2.1.4 样品采集与测定
        2.1.5 数据分析统计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2.2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2.2.3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概况
        3.1.2 试验材料
        3.1.3 试验设置
        3.1.4 样品采集与测定
        3.1.5 数据分析统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3.2.2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3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
        3.2.4 不同模式稻田土壤各指标主成分分析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氮磷流失与产量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概况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设置
        4.1.4 样品采集与测定
        4.1.5 数据分析统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
        4.2.2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磷素流失的影响
        4.2.3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稻蛙生态种养模式可有效提高稻田土壤质量
        5.1.2 稻蛙生态种养模式可显著增加稻田土壤微生物活性
        5.1.3 稻蛙生态种养模式减少了稻田的氮磷流失
        5.1.4 稻蛙生态种养模式下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本文编号:4034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4034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a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