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皱纹盘鲍脯氨酰内肽酶的分子克

发布时间:2020-05-13 13:24
【摘要】:脯氨酰内肽酶(Prolyl endopeptidase/PEP/PREP)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家族,在医学,食品科学中有较大应用潜力。本研究选用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克隆得到皱纹盘鲍脯氨酰内肽酶的cDNA序列并进行体外表达,同时对其性质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对多个物种的PEP基因中的保守序列进行分析后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巢式PCR和RACE技术从皱纹盘鲍的肝胰腺组织中克隆获得了脯氨酰内肽酶(Hdh-PEP)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Hdh-PEP的cDNA全长共3224个碱基对(bp),包含5’端非编码区序列51 bp,3’端非编码区1052 bp,开放阅读框2121 bp,编码706个氨基酸残基。序列比对结果显示,Hdh-PEP的氨基酸序列与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和人(Homo sapiens)PEP的序列相似度分别为70%、65%和63%。经预测,Hdh-PEP基因编码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80.3 ku,理论等电点为5.55,属于相对稳定的亲水蛋白。Hdh-PEP的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模拟分析显示其具有典型的PEP家族特征,有“α-催化结构域”和“β-螺旋桨结构域”两部分形成的“匣式”结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表明Hdh-PEP在腹足纲PEP中形成了独立的进化分支。通过将编码Hdh-PEP的全长序列连接至pET-28a载体上,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ET-28a-HP。表达并纯化了具有酶活性的重组Hdh-PEP。重组Hdh-PEP的理论相对分子量为85.4 ku,包含了原Hdh-PEP 80.3 ku以及载体自带的组氨酸标签等序列4.1 ku,与SDS-PAGE结果相符。对纯化产物进行肽质量指纹质谱分析获得结果与分子克隆结果相比较,氨基酸序列100%相符,证明重组表达得到的蛋白为Hdh-PEP。酶学性质分析表明,Hdh-PEP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20℃和6.0,且在低温范围内(10℃-20℃)和pH 6.0-9.0时能保持相对较高的酶活力,在温度高于30℃时即失活。Hdh-PEP能够特异分解羧基端含有脯氨酸残基的荧光底物Suc-Gly-Pro-MCA和Suc-Gly-Pro-Leu-Gly-Pro-MCA,在最适环境下进行分解时的比活力为6.57 U/μg。选取了多种抑制剂及金属离子对Hdh-PEP进行了抑制作用分析,结果显示,特异性抑制剂SUAM-14746能够强烈抑制Hdh-PEP的活性,Na~+和Mg~(2+)对Hdh-PEP的活性没有产生显著影响。Ca~(2+)对Hdh-PEP的活性可起到少许促进作用。合成小肽EGAR和水飞蓟宾(Silibinin)对Hdh-PEP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弱。SUAM-14746对Hdh-PEP表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Cu~(2+)对Hdh-PEP的抑制类型为混合型抑制。Zn~(2+)和Al~(3+)在抑制Hdh-PEP活性时会对其二级结构产生影响,而Cu~(2+),Pb~(2+)和Ag~+抑制Hdh-PEP活性时不会对其二级结构产生明显影响。使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dh-PEP在皱纹盘鲍各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实验所用的兔抗罗非鱼PEP多克隆抗体对天然Hdh-PEP和重组Hdh-PEP均有特异性的免疫杂交反应。Hdh-PEP在皱纹盘鲍血细胞中的表达量较高,鳃中次之。但未能在腹足肌肉中检测到Hdh-PEP的表达。通过对Sigma-Aldrich公司产品化PEP储存液配方进行改良,改良后的储存缓冲液可在75天内将Hdh-PEP的活性保持在90%以上。本研究对皱纹盘鲍PEP的分子克隆丰富了贝类PEP的研究内容并建立了稳定的表达体系。为贝类PEP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91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明峰;;西盘鲍与皱纹盘鲍渔排养殖对比试验[J];海洋与渔业;2016年06期

2 朱晋杰;;海洋寓言(组诗)[J];青岛文学;2017年06期

3 林位琅;;皱纹盘鲍筏式健康养殖技术[J];齐鲁渔业;2010年09期

4 薛继鹏;刘钢;孙永欣;金礼吉;徐永平;;皱纹盘鲍配合饲料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07年07期

5 石军 ,李俊婷 ,陈安国;皱纹盘鲍稚鲍养殖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04年02期

6 黎中宝,邓书林,许秀芹,丁洋;盘鲍和皱纹盘鲍等位酶的生化遗传分析[J];海洋科学;2004年04期

7 宋春华,张法忠,张小葵;皱纹盘鲍养殖疾病及防治[J];齐鲁渔业;2003年07期

8 石军,孙德文,陈安国;皱纹盘鲍的疾病学研究进展[J];科学养鱼;2002年02期

9 王文正;中国皱纹盘鲍壳体矿物组成[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1年04期

10 杜少波;皱纹盘鲍稚鲍消化生理和营养需求[J];中国饲料;200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明玲;包振民;;杂交鲍的养殖对我国北方皱纹盘鲍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晓;张国范;赵洪恩;;皱纹盘鲍“中国红”品系的选育[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程培周;刘晓;张国范;;皱纹盘鲍HSP70的克隆与表达[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5年

4 常亚青;许淑芬;张剑成;谭永凯;刘明泰;;皱纹盘鲍原种家系的建立及其生长发育的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黄建辉;;光照强度对皱纹盘鲍杂交鲍幼鲍行为和生长的影响[A];福建省海洋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6 陈全震;吴友吕;陈刚;吴稼祥;程岩法;吕秀莲;刘祖毅;叶亚球;;几种新型杀菌剂在皱纹盘鲍育苗期间细菌性病害防治的应用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暨张玺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7年

7 谢嘉琳;姜明;范瑞青;;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肠组织中类立克次体的超微结构与病理学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全国显微与亚显微形态科学分会第十次形态科学与显微注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邹睿;游银川;颜龙杰;刘光明;曹敏杰;;皱纹盘鲍副肌球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分子克隆[A];华东地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联合会2017年学术交流会暨安徽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会议论文集[C];2017年

9 林治术;郭新堂;郑炯;;皱纹盘鲍大面积养殖及鲍参混养技术[A];第三届全国海珍品养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王竹清;李平林;李八方;;皱纹盘鲍性腺脂质成分分析[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建高 特约记者 邢桂方;杂交鲍引领中国蓝色产业浪潮[N];科技日报;2005年

2 张自然;皱纹盘鲍杂交新品系长速快 品质优[N];中国渔业报;2004年

3 黄喜祖;东山成功育成皱纹盘鲍与黑鲍二代苗[N];中国渔业报;2005年

4 于美志;“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缩短了养成周期[N];中国渔业报;2010年

5 徐向阳;院地合作 领跑经济[N];福建科技报;2007年

6 范垂声 本报记者 金春华;与海洋生命共舞[N];辽宁日报;2001年

7 凌云鹏;我市三处海域入围[N];烟台日报;2008年

8 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高级工程师 杨铭;健康养鲍技术[N];福建科技报;2011年

9 薛艳丽;鲍的养殖方式及优劣比较[N];中国特产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军涛;科技引领转型升级[N];威海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明玲;养殖皱纹盘鲍杂交种对土著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及种间渐渗杂交的遗传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陈宏;B族维生素影响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主要营养物质代谢机理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3 邓岳文;皱纹盘鲍数量遗传与育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4 刘贤德;皱纹盘鲍遗传图谱构建及生长相关性状的QTL定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5 程培周;皱纹盘鲍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6 张文兵;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贝壳生物矿化的营养学机理初探[D];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

7 付京花;脂溶性维生素对皱纹盘鲍代谢反应和贝壳生物矿化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王品虹;刺参急性口围肿胀病和皱纹盘鲍肌肉萎缩症的病理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9 郑明刚;皱纹盘鲍表达序列标签及免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高霄龙;光照对皱纹盘鲍生长、行为、生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越;皱纹盘鲍脯氨酰内肽酶的分子克隆、体外表达及相关性质分析[D];集美大学;2018年

2 方春华;皱纹盘鲍抗氧化蛋白的制备与活性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17年

3 胡健健;皱纹盘鲍丝氨酸蛋白酶的基因克隆、体外表达及其免疫调控作用[D];集美大学;2017年

4 包郁明;皱纹盘鲍脏器糖蛋白分离纯化及其免疫活性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张腾飞;四种有害藻对皱纹盘鲍变态发育及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

6 赵敏;皱纹盘鲍表达谱基因芯片研制及不同表型家系差异表达基因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7 万敏;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营养免疫学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李俊元;不同温度条件下皱纹盘鲍幼鲍对低盐胁迫的响应及渗透压调节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9 徐艳虹;皱纹盘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及遗传图谱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刘佳乐;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C型凝集素的分子克隆、蛋白重组和活性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62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62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b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