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草鱼放流亲本微卫星基因库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6 04:33
【摘要】: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四大家鱼之一。近年来因为水生生态环境的污染,水利设施建设以及酷渔滥捕等,草鱼的自然生活环境受到人为干扰和破坏,导致草鱼生物资源严重减少。为了修复草鱼生物资源,各地开始开展草鱼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但是目前为止关于草鱼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估的研究还比较少见,为了增加人工增殖放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研究利用微卫星DNA分子标记构建了2011年至2015年湖北长江江段草鱼放流亲本及子代的微卫星基因库,通过亲子鉴定技术评估草鱼亲本放流的增殖效果,同时对草鱼放流亲本对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13对微卫星引物构建2011-2015年草鱼放流亲本微卫星基因库。该基因库包括2011-2015年的湖北监利、石首江段草鱼放流群体,共记录了2516尾草鱼亲本的微卫星信息,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4.46,多态信息含量平均为0.8585,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8445,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8695,表明草鱼放流群体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2.利用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结合亲子鉴定技术评估草鱼亲本增殖放流效果。本研究13个微卫星座位的累积非亲排除率为99.85%,共检测到放流亲本子代160尾,每年的总贡献率从2011-2015年依次为6.395%、6.422%、9.708、13.602%和14.316%。说明连续的增殖放流活动对草鱼资源量的恢复具有累加效果。3.利用筛选的13对草鱼多态性微卫星标记,评估2011至2015年长江中游草鱼亲本增殖放流对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13个微卫星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8622(0.657~0.950),基因多样度为0.8555(0.675~0.936)。15个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4503~10.1536,等位基因丰度为11.483~15.204,说明15个草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总体较高。遗传分化指数分析表明,群体间不存在显著遗传分化(FST5%)。通过贝叶斯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草鱼群体分为4个组群,根据分组结果以及来源划分分别对草鱼群体进行分子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变异大部分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组间及组内群体间的分化水平较低(FCT5%;FSC5%),与FST分析结果一致。综上所述,当前草鱼亲本增殖放流模式对野生群体遗传结构影响不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91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志校;借助满潮,放流入海[J];中国水产;2001年12期

2 时雨;;各地积极开展放流活动[J];中国水产;2003年08期

3 戎海新;吴建利;;河北省生态渔业放流活动拉开序幕[J];河北渔业;2005年06期

4 张胜宇;;湖泊人工增殖放流品种选择与放流技术[J];现代渔业信息;2006年03期

5 张胜宇;;湖泊人工增殖放流品种选择与放流技术[J];江西水产科技;2007年02期

6 ;天津在渤海湾放流2.8亿水生物苗种[J];水产科技;2009年02期

7 向保明;;放流[J];科学养鱼;2010年06期

8 ;1000万尾黑龙江野鲤放流松花江[J];黑龙江水产;2010年04期

9 焦金林;日本放流海龟在舟山重捕[J];海洋渔业;1983年01期

10 徐君卓;;象山港对虾放流增殖成效显著[J];海洋渔业;198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徐君卓;;积极审慎 科学运筹——对当前对虾放流增殖工作的几点思考[A];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2004年甲壳动物学分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胡传林;沈建忠;万成炎;丁庆秋;;鱼类增值放流与现代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A];第二届全国现代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10年

3 朱俊杰;叶金云;葛亚非;贾永义;杨元杰;黄鲜明;张婉平;范益平;顾志敏;;一种钱塘江杭州段放流鱼类的资源量估算方法[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陈亚瞿;金撔;谈泽炜;;长江口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之二—底栖生物试验性增殖与放流[A];甲壳动物学分会成立20周年暨刘瑞玉院士从事海洋科教工作5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邱盛尧;乔凤琴;张金浩;李增;耿宝龙;;山东半岛南部中国对虾放流增殖效果初步评价[A];辽宁省气象局、丹东市气象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11年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锡佳;王云中;王熙杰;张永举;张宇;孙净;;山东沿海内湾海蜇放流增殖的研究[A];中国水产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4年

7 吴洪喜;彭欣;谢起浪;蔡景波;柴雪良;王铁杆;张炯明;陈清建;;浙江海洋底栖经济贝类放流增殖试验[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北省水产局;加强监管 确保放流工作取得成效[N];农民日报;2008年

2 安农;安徽放流苗种近三亿尾[N];中国渔业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苏强;春江水暖鱼先知 又到一年放流时[N];淮南日报;2013年

4 施德龙;中国对虾标志虾的制作及放流[N];中国海洋报;2004年

5 施德龙;标志虾的制作暨放流技术[N];中国渔业报;2004年

6 杨春喜 记者 贾红路;丰满水库开闸加大放流[N];黑龙江日报;2005年

7 特约记者 李真 陈仲原 徐斌;40万尾珍稀鱼放流长江[N];人民长江报;2007年

8 孟宪臣邋通讯员 宋贤成;百万鱼苗放流大海[N];烟台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芳;20万尾鱼放流澧水[N];张家界日报;2006年

10 赵雪筠;今年我市放流渔业苗种4亿尾[N];威海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艳华;鳇个体发育行为及其适应与实践意义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周全;山东沿海主要增殖放流种类摄食习性、回捕率及放流效益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2 季晓芬;草鱼放流亲本微卫星基因库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3 李宪栋;山东半岛南部中国对虾放流增殖效果评估[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4 罗新;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标志方法及东江放流技术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刘向伟;重建长江上游中华鲟种群的可行性:底栖动物调查及放流试验[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6 李伟亚;利用分子标记评估中国对虾放流效果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7 张航利;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放流群体与自然群体适应性比较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3年

8 李树华;长江中游草鱼亲本放流的增殖效果及遗传多样性影响评估[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9 耿宝龙;山东半岛南部中国对虾大、小规格苗种放流增殖效果对比分析[D];烟台大学;2014年

10 周乔;荧光标记鲢鳙对其鳃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15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15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a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