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渔船船体用非金属材料耐久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8 10:41
【摘要】:我国作为传统的渔业大国,是世界上渔船数量最多的国家。随着国家对开发海洋渔业资源和节能环保的不断重视,对渔船的综合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渔船建造中新材料、新工艺、新规范的使用情况与渔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能耗高、效率低,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急需更新改造。本文针对玻璃钢、聚乙烯两种新型渔船船体材料,参考渔船在现实工况下船体材料的失效形式及影响因素,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建立性能变化的基础数据,为该类渔船的设计、建造、正确使用和维护提供参考。本论文通过对玻璃钢(GFRP)、高密度聚乙烯(HDPE)两种材料进行光氧、热氧、海水浸泡以及海水冻融循环等单因素的老化实验,研究了各种因素作用对两种材料性能的影响,并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建立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正交老化研究,模拟实际工况环境下材料的老化行为,分析老化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以下结论:紫外光照和氧气共同作用对两种材料的性能均产生明显的影响,辐照度越高,性能变化幅度越大。通过对比两种材料经辐照度为1600w/m2紫外光照射后性能变化率可知,HDPE的力学性能变化率较大,说明GFRP耐光老化性能更好。热氧老化研究进行1920h后,在80℃的高温条件下GFRP的质量损失率为0.75%,拉伸强度增加19.51%,弯曲强度增加14.57%,但后期有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HDPE的质量损失率为0.24%,拉伸强度保留率为91.62%,弯曲强度保留率为94.35%。而在20℃的常温条件下,对材料的性能基本没有影响,说明热是引起材料发生性能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温度越高,性能变化速率越快。在耐水性研究中,海水入侵到材料内部,破坏GFRP的界面层是力学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而HDPE力学性能下降是由于运动的水分子和盐离子对材料分子链的冲击破坏导致的。另外,不同海水盐浓度对材料吸湿率影响较大,而对力学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通过性能变化对比发现,HDPE的耐水性更强。在冻融海水环境下,海水侵入到GFRP内部,因冻融水分发生体积变化,反复对材料产生冲击应力,引起材料疲劳破坏,导致材料力学性能下降;受低温影响,HDPE非结晶区产生了由黏弹态向玻璃态的转变趋势,使材料力学强度有小幅上升的变化,而海水入侵对HDPE的破坏作用不明显。HDPE耐低温海水环境能力更强。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建立多因素正交实验,方差分析正交实验结果可知:光、热、海水盐浓度、时间等因素对两种材料的性能均有显著性影响,并得到了各因素对材料性能影响的强弱顺序。给出了现实工况下避免GFRP、HDPE老化的合理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972.7
【图文】:

示意图,玻璃钢复合材料,示意图


因此被广泛使用。(2)胶衣:它是不饱和聚酯中加入颜料和触变剂等分散而成的着色触变性产品,厚度约 0.4mm 覆盖在制品表层,起到保护玻璃钢结构层和外表美观的作用。(3)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其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铝、氧化镁、氧化硼、氧化钠等,经高温融化、拉丝、络纱形成的丝状产品单丝直径从几微米到二十几微米,再经纺织可制成纤维布等各类产品。密度在 1.5-2.2g/cm之间,是普通碳钢的 1/5-1/4,但强度却与碳钢接近,具有比强度高的特点。另外,还是良的绝缘体材料及隔热保温材料,广泛应用于军民工业各个领域[34]。(4)促进剂:促进剂是一种用量在 0.5%左右,可以提高树脂反应速率的物质,与化剂并用可提高树脂的成型速率;(5)固化剂:固化剂具有很强的老化性,用量约 1%,其作用是使树脂发生缩合、环等化学反应,经过固化的热固性树脂其化学反应不可逆。在胶衣树脂中加入固化剂,胶衣树脂发生聚合或交联作用而形成硬化材料[35]。

高密度聚乙烯,催化条件


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36]。塑料的一种,我们常用的塑料方便袋就是聚乙烯材料。聚乙是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它是由重复的-CH2-单元连接CH2=CH2)的加成聚合而成的。聚乙烯的性能取决于它的30 大气压)有机化合物催化条件下进行 Ziegler-Natta 聚合而7]。如果是在高压高温、过氧催化条件下自由基聚合,生产).高密度聚乙烯(HDPE)作为研究材料。高密度聚乙烯分子规整性和对称性非常好,是一种结晶度高、非极性的热塑性树色,无毒、无味的颗粒状,相对密度为 0.941-0.96g/cm3,在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化学稳定性好,还具有较高的性能,耐环境应力开裂性亦较好,融化温度 220-260℃,软化-50℃-100℃的环境使用[38]。在生活用品、工业、农业等领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佳乐;仝宵;;古建筑胶凝材料性能增强耐久性研究[J];居舍;2019年32期

2 韩梦泽;刘宗琦;;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年18期

3 王秀娟;;关于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年14期

4 马亚丽;王东威;;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方法的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年05期

5 赵勤贤;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研究的历史、现状及趋势[J];建筑技术开发;2002年09期

6 袁承斌,梁正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综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2年01期

7 李景仁;;温湿度对书纸耐久性影响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1989年01期

8 付凯;;活性粉末混凝土受力性能与耐久性研究[J];混凝土世界;2016年04期

9 陈勇;房贞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J];福建建筑;2010年08期

10 冯伟超;耿欧;王艳;;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夏炜;谢林君;;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A];2014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2 刘兴远;林文修;舒超;;耐久性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3 田砾;朱亚光;范宏;臧晓光;;沿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建筑材料篇)[C];2007年

4 施养杭;;砼耐久性研究与应用的若干关键问题[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5 刘艳萍;;吊扇动平衡及耐久性研究[A];2015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5年

6 卢哲安;霍凯成;;日本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综述[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92年

7 舒阳;杜宇平;王学明;闫澍旺;颜成华;;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8 周奇峰;罗小勇;;冻融环境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马保国;董荣珍;朱洪波;李晓军;;高性能彩色固化剂的耐久性研究[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10 杨健;包e

本文编号:2732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32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1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